第117章皇权路上宁错杀不放过 - 琢琢照我心 - 年年有时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琢琢照我心 >

第117章皇权路上宁错杀不放过

他抹了头上一把冷汗,“前几日殿下宣臣下就乌蒙二皇子一事商议后,微臣暗中调查,才发现此事也有杨氏的手笔。”

林琢眸子动了动。

“早前杨氏通过嫁到肖家为媳的女儿这条线搭上了桓王,两人多年前就达成了紧密的合作,杨氏许以桓王金钱诱惑,怡王许以杨氏皇室消息,两人共谋大盛江山。”

“乌蒙二皇子达科塔一行就是桓王做局,杨氏在其中牵线,引凛王上钩的一出戏。事成,他们手握凛王通敌证据,事败,于他们也是毫发无伤。”

“消息来源孤不想问。”林琢倒了杯茶,浅饮一口,“但孤想知道,是什么让侯爷改变主意?”

从两相对立的局面,转而投诚!

袁信苦涩一笑,什么都瞒不过太子。

就这心计手段,怡王拿什么争,又拿什么斗?

他老了,没有多少年可活了。

儿子袁信爱武道,但却不爱权谋。

而怡王,虽是自己的外孙,但。。。他就不是争权夺利的那块料,若还不迷途知返,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俩的下场。

是以在早前出了刺杀事情后,他就对桓王起了疑心,没成想背后竟有与前朝余孽和敌国细作有往来,这让他很是吓了一跳。

他虽然有野心,想助力外孙怡王登上宝座,以达到自己权势升天的那一日。

但他却从没有想过为了那权势勾结外敌联手前朝余孽来达到目的。

是以得知消息后,他也很是思虑斟酌了些时日,最终还是选择投诚。

是无奈也罢,是妥协也好,总之,夺嫡之路,他袁信,汝南侯府和怡王,从今以后都将彻底放弃。

袁信撩袍下跪,“殿下,微臣多年来被权势蒙蔽了心智,误入了歧途。。。”他有些哽咽,“微臣死不足惜,只求殿下放过怡王和小儿。。。”

这么多年林琢放任凛王怡王桓王不管,一是他有足够的自信能把他们掌控在股掌之间。

二是他们毕竟是父皇的血脉,虽然父皇对他们没有感情,但他不能让父皇背上冷血刻薄,虐待至亲的骂名。

是以每次父皇想出手整治他们一番时,他都会出言阻止。

这么些年,他们以为他们私底下的小动作他不知道?

笑话!

若不是他的默许,他们能活到今天?

相比凛王怡王,一个暗中蛰伏,一个心计阴狠,桓王的狂妄自大,反而不值一提。

凛王,长得一幅清秀雅致,举止端方有礼的模样,实则城府颇深,有几分心计谋略,但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玩意,尤其喜欢躲在暗处趁人不备的时候咬上一口。

自从娶了当朝太傅曲正海的女儿为妻后,凛王争权夺位的野心就渐渐显现了出来。不过此人擅长伪装倒是迷惑了不少人。

相对于凛王有个好岳家,怡王有外家的扶持,四皇子桓王显得就有点不够看了。

他的外祖肖长福任鸿胪寺卿,正四品官职。这个职位给不了他太多的帮助,于是他也准备在亲事上做做文章。

他心中的人选倒有几个,镇国公许震的嫡孙女许云珠。康伯侯傅明嫡女傅妙妙,兵部尚书顾恒之嫡女顾妍,还有一个两司巡盐史石中山的女儿石千媛。

谋划不错,选的都是些手握重权或是有兵权家的贵女。可惜最后谁也没娶成,娶了袁信妻族的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女儿,还是桓王亲自向父皇求娶的。

那女子姓柯名敏柔,是个商户女,还是个孤女。在老家生活不下去走投无路之下投奔到袁家,成了寄养在袁家的表小姐。

要说桓王的亲事没有猫腻,林琢是不信的,首先堂堂皇子再是不得喜爱也是皇室血脉,就算娶小官之女也决没可能迎娶商户女为正妻的说法。

其次,桓王此人有野心但没显赫的母族,是不可能娶一个对他毫无助力的女子为王妃,就算桓王对商户女情根深种,顶多就是个让那女子侍妾,怎么可能亲自向父皇求了恩典。

但桓王就是有一股韧性,能把劣势变为自己的优势的韧性。他借着与商户女成婚的机会,给人营造出与人结交不看门第出身的感觉,借此得了不少商户和寒门学子的支持。

而三皇子怡王,平时一副冲动狂妄的样子,自大又愚蠢。要不是有个好外家,早就投胎转世为人了。

袁沐?

文道武道皆有涉猎。

特别是文道一途,更是受过当代大儒元须子的指点,颇有慧根。

其人虽然容易偏听偏信,但本质不坏。

“袁侯爷,你可知为何这么多年孤对你们睁一只一眼闭一只眼?”

因为殿下自大自负?因为讲究血脉亲情?因为缺乏所谓的证据?

袁信知道这些都不是。

太子骨子冷血无情,哪会对他们讲什么血脉亲情。

自大自负?那也是因为他对事物掌控之深!

缺乏证据?皇权路上宁错杀不放过!

这么多年放任他们不过因为他不屑和顾虑永贞帝在史书的评价而已。

“谢殿下多年来的不杀之恩。”袁信磕头道。

“今日你也算立了一功,将功折罪,交出袁家军虎符,褫夺侯门爵位。袁沐充军,桓王终身监禁。”

来之前袁信做过千般设想,但不管哪一种设想自己都难逃一死。

但现在太子竟留他一命,甚至这处罚比自己想的要轻了很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