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诉说创业苦衷
“徐经理,不会也去参加广交会吧?”穆尧换到了主题上。“啊,这么巧,我还真是!”徐磊突然眼前一亮。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和穆尧,又多了一个共同话题。
“那真太巧了,w集团安排了12个同事一起去参会。”穆尧简单说了一下。
“大集团就是好,财力雄厚,一参会就是组团!”徐磊不由感叹着,眉宇间流露出来的,尽是羡慕和惋惜。
这个微妙动作,迅速被穆尧捕捉到了。穆尧不由得想到了刚才徐磊说的自己“有点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而在穆尧的记忆里,徐磊肯定是不抽烟的,怎么烟瘾这么大?才说了一会儿,这就又抽上一根了。难不成就是传说中的“一天只点一次火”?
“徐经理去广交会也是看设备吗?”再加上刚才徐磊说w集团财大气粗,穆尧想不出什么缘由,索性就继续顺着问。
这个本事,也是职场之人必须要掌握的。就是当自己知道对方肯定是有事,但自己又不知道是什么事的时候,再加上对方又不肯说……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顺着上一句的话问下去,直到问出核心问题来。这可是非常有用的方式哦,要不,您也试试看?
另外,穆尧的这句话,其实是隐含着2种意思的。
意思1,直接问他是否也去看设备,这就等于告诉了对方,自己是去看设备的,也让对方知道了自己此行目的。
先说出来自己的意图,才会先让对方“放心”,然后双方才有可能更进一步深入交流。
意思2,穆尧在给了徐磊足够的选择空间,因为除了看设备,在广交会上还有太多的事可以去做。
这就更进一步地,从侧面“考察”了徐磊的诚实度。那么下面的,就看徐磊怎么去接这个话茬了。
“唉,穆工呀,实话告诉你吧,我不是去看设备的!”徐磊说完,又狠狠地吸了一大口烟,浓重的烟圈在徐磊头部不断扩散着~
穆尧一听徐磊这句话,看来自己刚才的猜测,完全正确!所以穆尧再一次佩服自己的直觉,简直是太出神入化了,太不一般了!
其实,这哪里是什么出神入化呀?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有那些很容易就成功的事。这分明都是穆尧经历了苦难、磨难、刁难、责难后,不断咬牙坚持后总结出来的。
一个人历经沧桑、饱经风霜、千锤百炼后,再回来时,已不再是少年!
为什么?因为历练后的人,脱胎换骨了,洗经伐髓了,浴火重生了、焕然一新了~
当然了,容易变胖、容易变老、容易颓废,却是很容易“成功”滴!
“啊?那去广州干嘛呀?”穆尧装作很吃惊的样子。
这一招,可是穆尧的王牌演技,必要时绝对管用。
“我是去找合作厂家,顺便看看能不能拉点投资回来。”徐磊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听到徐磊这句话,穆尧瞬间就明白了,他肯定是自己开公司了。否则,干嘛说合作厂家的事?在他所在的公司,再怎么折腾,也轮不到徐磊一个技术部门的副经理,去找合作厂家吧?
还有就是,徐磊开公司后,因为一时半会还没有销路,或者说还没有成熟的产品,而这个阶段要不断往里面砸钱~所以,徐磊缺钱了!
有了这2条,穆尧瞬间就想到了金婧华。想到她做什么?因为想到了金婧华,穆尧就想到了魔都a公司是否要吃下m公司,或者两家合作的事。如果再加上徐磊公司的力量,岂不是超级完美?!
因为不论是魔都m公司,还是魔都a公司,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设备,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nc设备。那么后面机械工业肯定会再继续高速发展下去,一定会对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cnc设备必然是一条最有竞争力的途径。
在保住基础设备的同时,开发cnc设备,这条路,必须得走,而且一定能走得通!
书中暗表,正是今早穆尧在火车两节车厢处的一番极速思考,让金婧华的a公司,很快便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了。
“徐经理,我记得好像你是技术经理吧?怎么这些事,销售部门不去做呀?”穆尧既然已打定了主意,就开始试探着去提问了,但还是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和你说实话吧!”徐磊又点了一支香烟,“其实我半年前就已经辞职了,但是原单位有很多事情,还得我过来帮助。”随着烟圈飘散,徐磊也平缓地说着。
“你们三车间的设备,就是原单位请我回去帮忙的。我觉得既然是原单位培养了我,自己有能力就去帮一帮,何况还能赚点兼职的钱。”徐磊说完这句话,很不好意思的看着穆尧,随即吐了一口大大的烟圈,短暂遮掩了自己的难为情。
穆尧一听,有情有义真汉子,敢说敢干最豪横!呵呵,穆尧自己随便就能吟诗一首。
而真正让穆尧感兴趣的,就是这样的人,如果被请进金婧华的新公司,一定会发挥他最大化价值的。
简直是太棒了!穆尧越来越期待这个结果了,所以张口便说:“赚钱是对的,我也在考虑找点兼职做,增加自己的收入。”穆尧跟了这么一句,也算是有感而发吧。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可是呀,这点钱杯水车薪呀!”徐磊继续抽着烟,“半年前辞职,我自己成立了一家cnc设备研发公司,因为不想和原单位做一样的产品,也是不想同室操戈,所以就选择研发更高端的。”说到这里,穆尧明显发现,徐磊眼睛一亮。
穆尧知道,徐磊做出的这个决定,一定是他非常得意的事,否则他不会有这种表情。
另外,就凭徐磊不想和原单位发生业务冲突这个观点,就凭借他的这个价值观,这个人必须“拉拢”过来。人才很多,但是价值观很正、且能相同的人,着实不多!
比如穆尧自己,他在外面搞兼职,首先考虑的,都是怎么能优先满足自己所在的单位x城w集团。在原单位自身无能为力时,穆尧然后才考虑向外去发展兼职的。
这是做人的本分,而不是本事;这是做事的原则,也不是原理。试想一下,一个连做人做事的底线都没有的人,还有什么可信度?
也就是徐磊的可信度,在日后金婧华旗下集团的发展中,让他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