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给华主任提建议
走进调度室时,三车间主任过国梁已离开了,华主任正坐在里面看着什么。看到穆尧进来了,笑了笑,并招呼坐下。“华主任,如果时间方便的话,有点小事,想请示您老一下。”穆尧笑嘻嘻地说。
华国强听了以后,明显是吓了一跳。脸上表情非常丰富,像是吃了什么好东西脸上突然绽放了一下,然后就昙花一现了。
“小穆,这是刮了哪门子风哇?”华国强也笑呵呵的说,不过眼中尽是不解。
华国强不理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穆尧很少和他开玩笑,部门的一些工作,他也是通过郑工去转达。
“华主任,如果现有t产品升级优化了,车间哪台设备能适用呢?”穆尧直奔主题,脸上瞬间平静下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秒变脸,超级快~~
“老尤操作的那台可用,但是不敢动;其他设备不大行,也不能用;练习机倒是可以试试,不过要部门朱经理批准。”华国强更是直截了当,没有任何废话。
真正想做事的人,都是如此,开玩笑时无所谓,甚至有点十三点兮兮的;可一旦回到正事上,绝对的简单直接高效!
同时,华国强也给穆尧指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练习机也试试。不过启用的权限,不在他手里,而是需要部门同意。
明白了基层管理者的真实意图,那么下面就可以继续交流了。让我们一起,去揭开穆尧背后的这个大的回顾吧——
“华主任我是这么考虑的。”穆尧边说着,边留意华国强的那张脸,因为他需要判断华国强的内心变化,“合资公司明年的产量增加了近3倍,对应我们车间的配件产量肯定也将大幅增加。那么车间的生产能力一旦跟不上,势必会影响明年整体的效能和利润。而上周尤师傅操作的那台设备出现了行程过长问题,这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车间设备的使用年限毕竟都比我的年龄大了。我们是否要提前考虑一下,设备产能提升的解决策略呢?”穆尧说完后,目不转睛的看着华国强,尽是期待!
这句话,穆尧是没有任何腹稿的,完完全全是临场发挥。之所以穆尧能说得如此全面、透彻、有高度,得益于这几晚他对那本说明书的深入研究,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这一大段话,包含的信息和内容太多了,通篇可都是学问哦。我们慢慢研究——
学问1,先说这是穆尧自己的考虑,与其他人无关。这就是告诉华国强,这是他穆尧个人的想法,那么接下来我俩谈的内容,暂时最好也仅限你我之间,不要外传。
缩小范围,有时就是最好的保护!
学问2,关于合资公司的产量,刚才穆尧对尤师傅说的是“听说”,给的信息是模棱两可;而这里对华国强说的,却都是确切的,更是肯定的。
这其中的区别,又是什么呢?让尤师傅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可以;而华主任是必须彻底知道的,因为后面需要华国强来做决定。
学问3,说明后面的目标。因为合资公司的产量大翻番,那么我们的也会跟着增加,目标很明确,何况这还只是车间的目标之一。
学问4,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对于传统行业来说,产能决定效能,最后就是决定利润了。这也为后面说其他的,打下了伏笔。
学问5,存在的现状。设备老化、性能不够、年限太长,这些问题都是制约产能的核心,也是放下的真真实实存在的。这就为穆尧提出自己的想法,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前站”。
学问6,再次明确要说的内容。有了前面的做铺垫,那么我现在提到的这个问题,是不是能给你华国强主任一些启发呢?何况原本这些问题,都是你应该考虑的呀!
穆尧的这句话,让华国强非常震惊!
“一个刚来才一年半的技术员,能考虑到这么多,又能从这么多有现实意义的点上去思考,难能可贵呀!”华国强边听边想。
“小穆想得很周全,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我今天下午也想着找朱经理提这些,刚好你来了,我俩就研究一下,后面怎么弄?”华国强没有任何隐瞒,又是直截了当。
而华国强高明的地方,就是也把穆尧“拉了进来”。他为什么这么做?很简单嘛!既然你想到了,那么索性就一起聊,也显得我这个车间主任,对你穆尧很重视……
高手的管理者,都善于运用这种处理方式。就是问题是你提出来的,那我们就一起谈谈,听听你的想法,看看你认为怎么弄才更有意义。然后大家再形成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方案,这样就比较全面了。
这种管理方式,其实是有一个术语的,叫做“教练式管理者”,是不是很有趣?
另外华国强说自己也是这么想的,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到了穆尧,让穆尧觉得和车间主任想法是一样的,那自己得多厉害呀!
所以,穆尧马上就紧跟了下面的一句话,算是验证了华国强的目的。
“华主任,就现在的情况看,直接用练习机是比较靠谱的。如果把尤师傅以外的设备改造一下,虽然能最大化提高车间整体产能,但这么做的不可控因素又太多;而采购大型设备是一劳永逸的,就不知道费用是否做进明年的预算了?”穆尧不动声色的说着,没有任何的打埋伏,直接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就穆尧这句话而言,任何人听了都比较舒服,也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了。这就给建议的最好境界!
为什么这么讲?让我们学习一下。
境界1,给出了最适合的。练习机器闲着也是闲着,索性用起来。不过也留给了华国强一个思考,怎么能让部门经理同意这个做法,这可是既省钱又快捷的方式哦……
境界2,最优解。购买是长效机制,但也只是一个点的解决了问题;同时哦缺少预算就是空谈,这个就只能车间和部门一起想对策喽。
境界3,全员设备保养,这可是确保车间整体产能提升的根本,而不是一个点。但是,风险太大了,问题太多了,周期太长了。
华国强听了穆尧的建议,略微点点头,不仅暗暗叹服,小伙子厉害!
设备全员保养,他想到了,也知道难度很大;启用练习机,他没想到,这是思维定势决定的。而购买新设备,他连想都不敢想,没有先例!
可是,就是这个大家眼中的“没有先例”,很快就被穆尧给“破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