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三车间的新设备
和车间师傅们有一搭没一搭的又聊了几句,又在车间里整体转了一圈,和车间主任华国强打了个招呼后,穆尧就向部门办公室方向走去了。毕竟,自己今天还有那么多事没做呢。而看着穆尧远去的背景,又回头看看刚才穆尧做事的风格和结果,再想想……华国强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也正是华国强主任的这个想法,一周以后,也就是公元2001年的元旦之后,让部门经理夏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使得穆尧陷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被动中。
“如果看到郑工,自己怎么说呢?”在走回部门办公室的路上,穆尧心里不断地盘算着。
毕竟这是郑工的工作范围,自己一个小家伙,敢在老前辈身上“动土”,是不是有点太招摇了呢?幸亏是帮助郑工解决了问题,一旦没有解决,又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和局面呢?
自古以来就有一句口头禅:越帮越忙。说白了,好心帮忙,却帮成了倒忙!不是帮忙者故意使坏,而是居然弄巧成拙了。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双方和大家也都是受伤者。
还好不是图纸问题,那么由郑工制图的工艺和技术,就不会有问题。
穆尧突然想到了技术层面上,也就是想到了这个问题,才让穆尧浑身一激灵。
“如果要是图纸有问题呢?”穆尧思路一转,又陷入了另一个思考层面里。
倘若刚才设备行程没有问题,而是图纸和技术问题,那么自己又会如何应对呢?这个处理起来,可是要有点水平地喽~
同时,穆尧也感到了一种急迫感。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问了:穆尧仅仅是去了一趟车间,帮忙解决了一点小问题,怎么就会有如此感悟?这未免也太玄乎了吧?
非若是也!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评论一下。在我们周围的所有人等,武断一点的讲,一定是只有这么4类的。为了便于理解,用《三国演义》里面的4个人来对比。
最厉害的人,知道自己知道,这类人可做成事,如诸葛亮;
最悲催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类人大都成为跳梁小丑,如蒋干;
最稀里糊涂的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这类人是可以成为辅助的好帮手,如鲁肃;
最隐忍有未来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类人必成一方诸侯,如司马懿。
因为穆尧“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在参加工作这一年半时间,自费订阅了《机械工艺报》,目的是不断接触外面更前沿的技术。也经常在周末时跑x城图书馆,把自己泡在知识的海洋里,让自己不断变得充实起来……
随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应用,穆尧也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与外面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不能被时代抛弃呀!”这是穆尧经常勉励自己的话,也在时刻鞭策自己,要时时刻刻保持向上的斗志和状态!
所以,刚才穆尧“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车间的技术问题,这归结于自己的日常积累和总结。但这终究是汇总之前的!如果遇到真正的技术问题呢,倘若是新技术问题呢?自己还会有这么好的运气吗?
“还得加快新技术的掌握!”穆尧边走边想。
可是瞬间,穆尧又回到了现实,关于看到郑工后怎么说的问题。还是“实话实说”吧,穆尧快速决定了这么说。但是,还是不能说自己是“听出来”的。这对于自己来说,绝对是“绝密级”秘密,轻易不可示人。
而这种特殊的能力,在日后的工作中,也帮助穆尧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
快走到部门办公室的楼下时,穆尧突然发现三车间在进场新设备,远处看着好像都是崭新的。放在地面上的,还未拆开外包集装箱;放在叉车上的,外包装箱拆了一半。
新设备,必然就会有新技术,看到眼前这些,穆尧眼前一亮。
哈哈,刚才还在想这个问题呢,这不就来了,真的是无巧不成书。但同时也说明一个现象,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既然赶上了,就过去看看吧。”穆尧边想边走了进去。
“这里,这里,这边,慢,慢,再慢点。”过国梁正在边上指挥着。
过国梁,男,部门三车间的主任。目前三车间属于穆尧所在的配套部门代管,后面如何归属,集团还未最后定。
为什么属于配套部门代管?
因为三车间的加工产品范围,正是属于穆尧所在部门的加工范围。只不过,三车间的设备、工艺都是崭新的,是目前最前沿的技术。
就在穆尧盯着起吊的设备时,突然发现设备的外包装箱上都是国外字,好像不是英文。
“难道是从欧洲引进的cnc设备?”
当时,世界上有3个国家生产的cnc设备,是最顶级的,分别是德国西门子、法国法兰克、日本三菱。而cnc是computerizednumericalcontrol的简称,中文全称是计算机数控技术。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是小穆哦,过来转哇?”过主任老远就打着招呼。
“恭喜过主任呀,这都是集团最好的设备,也是行业最先进的!”穆尧不失时机的恭维着。
“是呀是呀,这都要感谢集团支持,也仰仗部门信任,更离不开大家的协助!”过主任边忙着指挥大家干活,边堆砌着一连串的感谢之词。
卧擦,这也太牛掰了吧?
穆尧心里不仅暗竖大拇指,这一波恭维,比我刚才1秒前的那一波操作,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姜,到什么时候都还是老的辣,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还不是过主任的实力,大家都认可!”穆尧继续拍着过主任的小马屁。
之所以穆尧不断的在奉承过主任,他是有自己的小算盘的。尤其是看到眼前这些新设备、新的不认识的洋字码,穆尧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进一步多了解一些。而眼前的这位过主任,有完全的权利决定穆尧是否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的!
特别是刚才穆尧进三车间时,在地面上捡起来一本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因为有的集装箱被拆开了,部分物品就散落了出来。
上面的所有文字,都是外文。这就是穆尧最震惊的地方!
穆尧根本看不懂,因为不是英文。于是趁大家都在看起吊车搬运新设备时,穆尧顺势就把这本说明书,塞进了工作服的大口袋里,回去慢慢研究。
就这么一个动作,注定了穆尧后面在技术层面的“一飞冲天”,也让集团对穆尧在技术上的造诣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