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与过国梁的差距 - 职场沉浮又一年 - 高谈阔论慢生活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5章与过国梁的差距

“卧靠,小穆你又在乱说,过老大才是老大!”唐春边指着过国梁,也边向穆尧走过来。从这几句对话里,不难看出穆尧和唐春的关系很好,事实也的确如此。

为什么呢?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整体来说就一句话:唐春在工作2年后调到了“总经办”,这一年穆尧刚毕业参加工作;而在唐春工作的第3年,就结婚搬出去住了。所以唐春也曾在集团的员工宿舍楼里,与穆尧他们住了一年。

不论在上个世纪还是现在,有太多的企业从各方面考虑,都给员工安排了统一的宿舍。有的宿舍是在企业的厂区内部,有的是在外面。而在1999年穆尧刚参加工作时,就住在集团厂区内部的员工宿舍楼里。

宿舍楼是一栋4层简易老式楼,估计已有五六十年历史了吧?具体多少年了,穆尧也说不清,但肯定是比穆尧父母的年纪还要大很多!宿舍楼坐落在集团厂区的最里面,要绕好几个弯弯才能走到这片角落。宿舍楼北楼是职工楼,住的人相对比较杂;南楼是主楼,住的都是非一线的公司内部人员。主楼的一层是宿管办公室、员工活动室、公用厨房、杂物间,二层是男单身宿舍,三层是女单身宿舍,四层是管理人员临时短住房、储物间。

而穆尧和唐春都住在宿舍楼主楼的二层,两人的房间中间,隔了一个周淳华的房间。特别提示,小周也是爷们一枚哦!

之所以穆尧喊唐春“唐老大”,是因为这家伙神通广大,可以消息灵通集团很多新鲜事,关键还都蛮准的。所以,穆尧他们背地里,都叫唐春“百事通·唐”,哈哈,有点像外国人名字。

这可能与他所在的部门有关,他还几乎认识集团里所有的人,而且和集团里所有分公司、所有部门的管理层都熟,至于说是否“关系到位”,那就不得而知了。

因此,穆尧他们还住在单身宿舍的,都戏称唐春为“唐老大”。

而唐春也很喜欢找穆尧聊天。一来大家都是单身,还都住在一个楼层;二来穆尧嘴巴很严,唐春无论对他说了,他都不会说出去的;三来唐春觉得,穆尧人品好,素养高,能力强,是可以长期交往的人。

在西汉时期,大汉王朝开国帝王刘邦的异母弟之玄孙,刘向所著之《战国策》中就有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放在这里,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同样,在养生圈又有句话,那绝对是响当当的至理名言,虽朴实却非常适用,那就是“管住嘴,迈开腿”。而在职场界,同样也有一句话,对于所有人都是管用的,不外乎是“能做事,会动脑,话不多”。所以不论是养生还是职场,都是先做好自己,或者说先管好自己,这一点都是想通的!

“怎么有空来三车间了?”穆尧继续问着。通过称呼的随意性、再加上穆尧笑呵呵的样子,说明两个人很熟。

“这不是新设备进厂嘛,就过来看看。”唐春随口说了一句。

不对呀,新设备进厂的事,总经理办公室也过来“插一脚”了?还是也开始在负责了?穆尧有点蒙圈,真的搞不懂。

“配套部门,欢迎唐老大来指导!”穆尧继续调侃着。

之所以穆尧没说是“三车间欢迎来指导”,那是因为你穆尧能代表三车间吗?答案是“不能”!既然不能,你就不要装什么大尾巴狼,也就别在这里嘚瑟了。否则,人家过国梁主任,情何以堪?

但穆尧说“配套部门”,这就不一样了。既然小范围不能说,那大范围总归可以吧?说得越大,在这个特定场景下,就越安全!因为谁都知道,这是在调侃。

看看吧,说话的艺术在这里,就体现得淋漓尽致了。说得小了,就太过于集中,很容易伤到某些特定的人;而说得大一些,就太过于笼统,反而呵呵一笑……

还有一条非常有水准,那就是“指导”,而没有说“指导工作”。唐春是非技术条线的,在技术层面是插不进手的,但在其他方面是完全可以“指手画脚”的。而三车间作为新车间,目前技术问题才最大的问题,谁要是能来指导一下“技术工作”,估计车间主任过国梁一定会去跪舔的~~

而不久之后,穆尧在三车间的惊艳发挥,也让过国梁想来跪舔,但是穆尧却“没给他机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过主任,听小穆一说配套部门,我差点给忘了。我刚好要去一下你们部门办公室有事,就先过去了。刚才你的想法,我会带回去的!”唐春没有继续搭理穆尧,转身和过国梁打了一个招呼。

唐春的这一句话,就是“借坡下驴”,顺势而为。穆尧说到了配套部门,而自己刚好原本就是要过去的。那为什么我还没有过去呢?还不是因为你三车间的大主任过国梁同志?!为了和你多聊几句,我居然把去你们部门办公室的事给忘了。看看吧,你过国梁在我心中,还是蛮重要滴嘛!

而现在的三车间归属配套部门代管,我以后真的来“指导”,也不是来你这个小小的车间,而是去你的上级主管部门。你,可别想得太多喽。

同时这句话里,也埋伏着一个“大彩蛋”,让有的人超级期待。那就是最后一句,这也正符合过国梁拍马屁的目的。

在我们中国人的沟通里,大多数都习惯了“含蓄”。点到,而不点破,这就是人际沟通的精华所在。或许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形容,正是恰到好处吧!

“好的好的,欢迎唐老弟常来指导!”过国梁又借机狠狠滴拍了一波马屁。

不过过国梁称呼唐春是“唐老弟”,这句话是非常到位的。既然想借助唐春的嘴巴向上传话,就要搞得热乎一点。所以称呼老弟恰到好处。

而三个字“来指导”,没有说“来指导工作”,这就呼应了穆尧刚才的话。就是这类模棱两可的话语,在很多时候的沟通,又是非常有效果的,也是很清晰明确的。

穆尧和唐春分别向过国梁点点头,就一起走出了三车间。后面过国梁还在那里喊:“今天有点忙,就不送两位啦!”

更多最新热门小说在6.9*書吧看!

卧擦,这个时候都不忘记pmp就是拍马屁,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才呀!

不过人家过国梁拍得非常到位,就如同江南水乡的气候一样,温润中又浸透着清爽。

特别是刚才,穆尧和唐春两个人走出去,过国梁说的是“不送两位”。看看吧,做人点滴不漏,做事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

虽然就目前为止,穆尧对于过国梁来说,其实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但是人家过国梁却没有因此故意疏远和冷落穆尧,表面功夫做得那叫一个“左右逢源”。

这就像是国宴大厨做出来的红烧肉一样,端上桌,吃一口,吧嗒吧嗒嘴,再闭上眼回味一番~~那家伙,那种赶脚,入口即化、油而不腻,此乃上品呀!

也正是今天与过国梁的“正面交锋”,让穆尧清晰的明白,过国梁这个人身上,有着太多他要去学习的。

而就是这个一念之差,在不久之后,造就了穆尧在三车间的技术传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