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布局天下
李喜李雷迎上去,齐声道:“母后。”
悦儿和静儿也跑来,“皇祖母。”
姜太后默默地注视着孩子们。好久,也不说话。
此时,夕阳犹如金色的纱幔,温柔地洒在德胜门的城墙上,为古老的建筑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温暖的外衣。
姜太后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落寞,仿佛是一幅被时光遗忘的画卷。
原来,她一直默默地关注着这场战斗,李喜说过的每一句话,都如同清脆的钟声,一字不落地传入她的耳中。
姜太后的心中顿时感慨万千,情绪如汹涌澎湃的大海般难以自控。
姜太后的内心犹如一团乱麻。
她看着李喜,这个义子在她心中的分量愈发沉重。
这些年在北凌的日子,李喜对她关怀备至。
每逢佳节,总是亲自陪伴在她身旁,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那温暖如同冬日里的炉火,炽热而珍贵。
而自己的亲生儿子萧昭呢?只知道争权夺利,为了自己的野心,不惜一次次地伤害他人。
尤其是对李喜,那股嫉妒和忌惮让他变得面目全非,仿佛一个被恶魔附身的陌生人。
回想起被大和尚劫持的那一幕,李喜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只为了救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
那千里大漠追赶大和尚的场景,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里。
而萧昭呢?却在关键时刻贪生怕死,退缩回去。
那一刻,她的心就凉了半截。
这次回来,她在无地自容的窘迫处境中,又是李喜出面,给打了圆场,给了以一个体面的台阶。
本满心期望萧昭通过这次,能改过自新,不再忌惮李喜。
可现实却再次给了她沉重的一击,如同一块巨石砸在她脆弱的心上。
晚风吹起姜太后的衣角,仿佛也在为她的无奈而叹息。
姜太后望着熟悉的亲人——李喜、李雷、悦儿公主、静儿公主,眼看他们就要离去,说不定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
她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无奈,静静地伫立在德胜门口,心潮如同翻滚的海浪般起伏不定。
她多么希望时间能停留在这一刻,让她能多感受一些这份难得的亲情。
那亲情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她黑暗的心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李喜、李雷、悦儿公主、静儿公主按照大小个整齐地排好队,恭恭敬敬地给姜太后行礼告别。
就在这时,姜太后的内心彻底崩溃了。
她觉得自己被儿子萧昭当成了挡箭牌,而萧昭却有恃无恐地对李喜加害,自己却无能为力。
她在心中痛苦地呐喊:我这个母亲当得如此失败,竟不能让儿子走上正途。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就一直这样看着他们争斗下去,看着萧昭越陷越深吗?
那呐喊如同受伤的野兽在咆哮,却被无情的现实淹没。
姜太后缓缓开口,声音中满是无奈:“喜儿,别为了母后,委屈自己。”
说完,她猛地一头撞向城墙。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
“太后!”李喜大喊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上前去。
大家都以为姜太后死了,一时间场面混乱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李喜紧紧地抱着姜太后,悲痛欲绝,那模样仿佛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萧昭也愣住了,他完全没想到母亲会做出这样极端的举动。
“都是你的错!”李喜怒视着萧昭,那眼神仿佛能喷出火来,“要不是你小肚鸡肠,猜忌嫉妒,母后也不会如此绝望。”
萧昭也不甘示弱,立刻反驳道:
“明明是你一直在威胁我,若不是你,母后又怎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两人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那场面就像两只愤怒的狮子在争斗,谁也不肯退让一步。
就在这混乱之际,太医匆匆忙忙地赶来。
太医急忙上前查看姜太后的情况,经过一番仔细检查,太医松了一口气,说道:
“太后还有气息,只是昏迷过去了。”
众人一听,顿时如释重负,仿佛压在心头的巨石被移开了。
太医赶紧进行抢救,经过一番紧张忙碌的救治,姜太后终于苏醒过来。
萧昭看到母亲醒来,急忙上前,满脸关切地说道:
“母后,您没事就好。”
姜太后虚弱地看了一眼萧昭,又看了看李喜,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
她在心中暗暗想着:萧昭啊萧昭,你何时才能明白自己的错误?喜儿如此重情重义,你却一次次地伤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