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老本行 - 大唐:误认李二为爹 - 书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9章老本行

在长安城之中,光是在这三个月之内,收到林秋恩慧,上过学的人已经足足有五位数。相比较于百万人口而言,也足足占了五十分之一。

别看这个比例很小,可是一旦将总人口的数量转化成家庭的话,最多也就二十余万户。

也就是说,每五户之中,就有一人学会了读书写字,生活质量的提高肉眼可见,让无数没能成功进入第一批的百姓们眼馋不已。

等到第二批招生开始时,即便马上要进入春天农忙,也有无数人为之心动不已,宁愿每日多辛苦一些,也要坚持学下来。

毕竟,就算是那些没能够顺利毕业的人,也认了不少的字。

最低的生活水平都能够吃得起肉了。

在这个年代,平常人家除去过年之外何时能够吃得起肉这种奢侈品?

眼看着一个个不如自己的人,尤其是那些乞丐,一个个都摇身一变,不说穿锦衣华服,可那质地也不是寻常麻布。

百姓们看到那些熟面孔,往往会想到我当初还打赏过他两文钱呢,他那都是用我的钱买的!

当然,这是玩笑话。

不过随着时间发酵,读书成了长安城之中的一股热潮确实是真的,并且还在向周边城市进行肆虐传播,让无数人向往不已。

……

村子里。

“少爷,按照您的要求,太医署已经重新整顿,接收了一批新的学员。”

林安向着林秋汇报道,说话间感觉有些不解,

“少爷,太医署的那一群人,这几个月来,产量还是可以的,每时每刻都在出产药品。

让他们去教授一批新人,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大材小用?”

即便林秋已经离开了太医署,也没人敢无视了对方。

毕竟,且不说大部分的人都在想着该如何去从林秋手中掏到更多药物的署名权,只是林秋这三个月来的疯狂举报之态,就足以让他们噤若寒蝉。

林秋举报别人,那说不定还要花费一些精力去搜寻证据,可真想要收拾他们的话压根不用这么麻烦。

药房之中的典籍记录,林秋可是都看过的,随随便便就能找出一连串的真人来举报他们。

这些人虽然冷血无情了一些,可还真没有到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去故意杀人的地步,能下得了这么狠的心思的,早在林秋进入太医署的第一时间就已经踢出门了。

“这无需担心,经过了三个月,所有的主要城市之中,大规模的隔离点中的所有病人已经清零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最近一段时间的生产,都只是在为将来备货准备底蕴而已,已经不必过于大量的生产了。”

“趁着现在这个时间点,第一批的基础人才通过考核以后,可以让他们试着学习一下医药。

毕竟,按流程生产药物,又不需要他们如同平常的中医一样掌握所有的疑难杂症。

只需要能够识别专一的几份药材年份,以及掌握制药的流程而已。

这一点并不比学会几千个字更加困难,让他们进行自主报名,把待遇说清楚,能够通过太医署的培训之人,将来的工资会翻三到五倍左右!”

林秋给太医署准备的提成加分红,零零碎碎的加起来足足是一般百姓收入的数十倍之多。

不过这些识了字的人在林秋手底下,目前的待遇也不算太差了,所以才只翻三到五倍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也足够令大多数的人眼红了。

太医署。

原本古色古香的一座小小庭院,如今已经是扩张了数倍。

在林秋的要求下,这里新建的房屋,已经被齐刷刷的刮上了大白。

看起来已经有几分现代化厂区的意思了,林秋的这种装修要求,一开始让许多人感觉有些不值,纷纷暗骂是个败家子。

腻子不要钱的吗?

在给那么多人义务教育的情况之下居然还能掏出钱来做这个,宏记商行的赚钱能力还真是让人眼红不已。

那些做建筑,卖石灰的商会也借此小发了一笔横财。

不过,随着房屋的逐渐成型,看着那是鳞次栉比的厂房,原本还颇有些怨言的众人都纷纷安静了下去。

和以前逼仄昏暗的一间间教室改做的实验室相比,现如今的厂房无疑更让人赏心悦目。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连心情都会舒畅几分。

太医署署长杨成,少有的召集员工开会:

“大家都把这里的活停一下,林大人派了新的工作。”

“难道又有新的药品需要生产了吗?”

以前还跟林秋不断作对的曲梁眼睛一亮,现在已经彻底的成了林秋的小迷弟,

“我可以加班学习新的生产线!”

“我呸!姓曲的你不要个脸!这么好的事居然还想独占?”

“就是就是!老实的滚一边去,这个事情,我来做!”

蒲江、孙盛等人纷纷开口。

这三个月,林秋抽着空,出产了十多种新的药品,每一种都是针对当下传染性极高的流行病而研发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