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鸿门宴
李二可不同于那些庸碌之徒,这位军事素养放眼历史那都是排在三甲之位。虽然借着势力,让着对方有所顾忌不能随意对家族进行迫害,压缩,可是真要以为如此就能够为所欲为,那可真是成了个笑话了。
谁敢真正逼急了李二?
彻底给这小子惹毛了,举起长剑跨上战马,领着麾下三千玄甲军,除非四五家族合力,恐怕都挡不住这阵容吧?
大唐武德三年,当时的李渊虽为一代帝王,可是距离统一全国还有着极大的差距。
彼时,李二率三千轻骑破窦建德十万大军,以史诗般的成就,一次性奠定了大唐统一全国的基础。
而如今的玄甲军,无论是素质还是战斗能力皆远胜当初,有谁有这样的自信能够发挥出更胜过十万大军的战斗力呢?
就算他们能够合力,可是,李二又不是光杆司令,手底下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李靖,哪个不是无双的大将?
合力之下,彻底撕破脸的话将整个大唐都清理一遍都未尝不是不可能之事。
当然,若是那样的话,恐怕这个世界上的文化经济水平得倒退数百年了,不是彻底疯狂,没有人会愿意这般做的……
……
在各家动用各自能力,打探着相关的消息与变化时,林秋这边也陷入到了尴尬之中。
杂七杂八的事情暂告一段落,几次三番提过的文教一事再次被摆上台面。
林秋看着桌上的策划书,感到有些头疼。
翻来覆去说到底,还是教育难度太高了,哪怕是林秋如今的能力,也不可能白养几十上百个闲人啊。
就算他愿意,光养这么一些有什么用呢?
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思维习惯已经固化,记忆力也有了极大的倒退,想要让他们学会相同的字数,恐怕耗费时间在儿童的三到四倍以上。
最少也要半年左右才能成型吧。
这已经把学习的人的智商算在平均线以上并且愿意刻苦认真了。
即便如此,这样的时间周期也未免太长了一些。
而且一批就几十个人的话压根成不了器呀!
等到半年之后,商会估计都扩展到七八个城市,甚至更多,对于这个愈加庞大的规模来说,需要的识字人员只会越来越多。
如果从外界招聘,且不说人愿不愿意干这跑腿的活,就算愿意,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难以估量。
一个人的工资估计都要比他这个月能接收到订单总额都要高了。
在这般情况下,顿时让林秋陷入了两难之境,不知该如何是好,
而这也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将来的人才缺口只会越来越高,
哪怕打破世家豪族的文化封锁对于林秋来说估计要遭受难以想象的阻力,此举也是势在必得。
从各个商会之中薅羊毛吧,想了想,林秋也只能做如此打算了。
虽然读书人贵,可是那个商行都会供养一批人的,无论是做账,还是应付官府文书,都需要这样的人来进行打理。
不过在平时,他们也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属于锦上添花的那一种人。
如果林秋愿意付出代价,让这些商会进行配合的话,或许这件事情还有往下走的门路。
说做便做,林秋给各家商会写下了请帖,邀约,明日午时,天岭阁相叙…
“林秋邀约我们做什么?”
长安商行,能够取这般名字,便已经证明了他的底蕴,古老至极,不比一些家族要弱了。
商行之主名为卞永言,是一个身材大腹便便的中年,他看着管家带上来的拜帖,陷入到了思虑当中。
林秋此人,近日以来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哪怕是以他们这等传承了数百年的商会,都陷入到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如果没法跟林秋的棋,未来只能坐看着这个商会逐渐壮大,无能为力!
最近,卞永言已经在考虑着,是否要答应其他商会建立的联合战线,彻底对宏记商行宣战了。
不过这样的难度也不小,供货方面已经让林秋拿捏了不少,
即便像他们这样的老牌商会并不会主要依靠那些供货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没有了这些人的供应,他们的成本上涨是必然的。
在被林秋先行一步的情况下,卞永言一直在犹豫,不想彻底和这个朝廷的新贵撕破脸面,可又不忍坐视着自己商会慢慢被他吞并,让其成为龙头老大,陷入两难之中。
这一次林秋的请帖,在其的意料之外,卞永言面色有些沉重:
“莫非林秋现在就想要撕破脸皮,想要让各家商会老实归顺吗?”
“应当不至于,他不是这么没脑子的人。”
管家斟酌道,
“林秋在行为做事之间,可以看出它的行事风格是极为谨慎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嚣张狂妄,可实际上却是一步三算。
虽然太子的手下这一次的手段太过粗糙,不过其中两点就可以看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恶劣的后果,还是林秋故意为之的。”
“第一,太子手下并没能查到他两成身份之间的关联,光是这一点,就已经出乎意料了。
哪怕他们小看了一家商会,可我们并没有。
在消息反转,林秋亲自选择暴露身份之前,我们能够查到的也最多只是他和供货有些关系,压根不知道他居然就是宏记商行的少主,能够隐藏这般消息,背后的手笔可不小。”
“第二,自然是一切的顺水推舟,平时他如果亲自传播消息,扩大声名,会遭受到各方势力的联合阻击,甚至直接把威胁掐灭在幼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