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平衡
事实证明,不论身处何职,拥有一手完善的甩锅技术,那都是必备技能。当然,那也要看自身身份如何,卜昊英也成功甩了锅了,不照样被直接扔出来准备受死了吗?
这一刻,李二眼中都冒出了几分杀气,他要是愿意让林秋走上朝堂,又何必去派人给其特权呢?
戴胄这一句话,确实是在力有不及时的最佳解决思路,可是,这与李二的本意相悖啊。
可是在朝廷百官众目睽睽之下,李二又不好直接驳斥,他目光扫视了一周,希望有人能够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然而,无一人有所言语。
显然,这已经是众人达成的共识了,以林秋如今在民间的声名而言,已经远高于大部分的官员了,无论是砍厮杀,当面斥之才是最为妥善的。
若是突兀的给其一个通知,紧接着准备抄家杀头,这固然是满足了太子的意思,可是恐怕会让百姓产生哗变。
二者选其一,那么,太子年年有,民意才是汪洋大海,孰轻孰重自然可见分晓。
看到事情结论真要以此而定,李承乾略有几分不满,继续上书道:
“父皇,儿臣以为此事略有不妥,以林秋之身,还不足以踏入朝会殿堂之中,这有些僭越了。”
李二目光中有着一丝失望:“你待如何?”
纵然在这大殿之上没人可以对你耳提面命,教你如何去做,所以不应该如此没有眼色吧?
李二不曾想到,每一次的相逢,李承乾表现出来的总会突破自己想象之中的下限。
李承乾笑道:
“应当直接剥夺他的官身,见于他确实有几分本事,可以免去死罪,可是活最难逃,便让他关在天牢之中,终日苦心研究制作吧。
等制作发明满了一百个物品之后,可以让他出来养老,不过,终生不得为官!”
若是有能力,李承乾当然是想要直接弄死林秋,一了百了,这一次后者给他造成的损失不可以银两计数。
然而在任的苦心劝导之下,他终究还是明白了几分,异议二只贡献,放在史上都是足以拿免死金牌的那种。
他想要一把弄死对方,怕是还真不容易。
故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如此严惩,也算是解了自己心头的一口恶气。
他却不知,此言一出,朝堂之中的许多人面色都变了。
譬如户部尚书刘政会,虽然于林秋只有一面之缘,而且对这个给程咬金他们出主意,让他们来或不骗钱的小家伙颇为厌烦。
可是在本质上,他还是实为欣赏林秋的能力的,况且此次事例完全是太子再无端生事,若是因此就无情的掐灭掉这样一个新人,他心中有所不愿。
不仅是他,还有更多的人同样如此。
比如因为太医署利润狂增,导致他的上级部门也吃饱喝好的那些个官员,对林秋的感觉还是十分不错的。
又比如掌管军事的各位将军,他们这些人又有谁不知道林秋的本事呢?
现如今征战在外的程咬金李靖,都是享受着林秋带来的福利,而眼下战事还未结束,背后有着极大贡献的人就被偷了家,就让他们又如何能够无视呢?
这种事情的恶劣程度,堪比于军士在外拼命,回家之后满门皆斩了吧?
甚至还有一两个热衷于房事却苦于身体不行的老家伙,都有些想要为林秋辩驳…
纵然林秋本身懒散,也未曾故意是联络熟悉一些关系,可是毕竟他带来的好处就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但凡是一个重情重义之辈,在受到恩惠之后,断然不可能漠然看着林秋无辜受到这种生死不如的痛苦。
李二看着殿堂之下已经有些躁动,倒是略有几分好奇了,林秋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本事啊。
人还未至,就让朝廷之上为他分成了两派?
这还真是本超第一次见到呢。
他瞥了李承乾一眼,略有些烦躁的说道:
“你…有何贡献?”
我站在这里,就是大唐的定海神针,大唐的未来和花朵,这还不是天大的贡献吗?
李承乾下意识的昂起了头,心中自信无比,可很快察觉到此时此地是在何处,收敛了一些,双手拱起:
“儿臣愚笨,并无惊世之才。”
“既如此,为何连御人都不会?”
哪怕明知此时此地并非教子的好地方,李二也忍不住微微摇头,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不过此话也是点到为止罢了,明与不明,他也懒得在管,只是平静道,
“一切如戴爱卿所言,明日朝会,命令林秋在殿外等候。”
……
林秋还不知晓,某个不想社死的皇帝,再次被逼上梁山,不得不令他求见一事。
此刻的他,在忙碌着商会事件带来的余波——
经过了名声崩溃再重建的事情之后宏记商行在百姓之中的印象自然是更加深入人心,自然而然的,对于各地的销售额都有了一个极大的增长。
之前每个里坊只有一个销售点的规模,到目前看来,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
毕竟商会做的是类似于百货商行一样,衣食住行皆都顾及,自然而然的,所涉及的潜在用户是极为庞大的。
因此,人手的招纳也就成了目前的头等大事。
林秋慢慢思索了起来,再想招人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了,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福利补贴都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