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孤臣和早朝
“陛下只是要让我以一人之力,得罪整个朝廷呀!”回到屋中,林秋依旧有些失神,喃喃自语。
林安站在一旁,也有些不知所措。
他确实是稍微年长一些,可是再长的生活经历,也没有这几个月这么刺激呀。
接连不断的扬名天下,打脸各家人士,甚至自己还指挥着人把太子门客丢了出去。
他原本以为这就算够疯狂的了,却没想到,少爷不愧是少爷。
轻易不出手,一出手那就是石破天惊。
居然让一个官职衍生了新的用法,此等史无前例之事,就是编成话本写出来,也未免有一些太不真实了。
他想劝说林秋都不知该从何说起。
沉寂了一会儿,林秋忽然开口:
“林安,你怎么看?”
相比较于太极宫中李二的寥寥几句,圣旨之上写的内容要更加完备,现在还贴心地增加了一条,只需准备奏折上放,无需亲自出场,与朝堂臣子对峙。
林安细细想了想,思索着说道:
“不得上朝,看似是在为少爷你考虑,避免话多出错,可实际上算不算是一种打压呢?
毕竟早朝才是议定国事的最高殿堂,少爷您本就有权力进去,可是圣旨上面却突然加了这么一条,不得不让人深思。”
林秋赞同的点了点头,确实,我不想要,但你却不能不给这个权力呀。
林秋怀疑,这个职位其实是李二在公报私仇。
他让太子大事颜面,也是丢尽了皇家的脸,即便李二如何大度,也不可能毫不表示吧?
已经在林秋看来,一个是堂堂太子,养育了许久的长子,另一个只是素未谋面,近来声名鹊起,甚至还是已经搞掉了自己一个儿子的小蝼蚁。
两者相比较,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上一次六皇子被拔除,林秋本就以为自己恐怕要遭受一些无端的祸事了,可是实际上没有分毫的针对,这让他见识到了李二的心胸。
可这一次毕竟差距更大,太子和六皇子的地位,不说是天壤之别也相差不多了,一个是游手好闲注定的散王爷,另一个可是被认为要在接下来接手大唐的。
让太子丢尽了脸面,事情严重程度要更胜过于罢黜一位没用的皇子吧?
所以李二是想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孤臣,如同魏征一般吗?
既然皇家你不亲近,那就谁都不要亲近了,如此最好,是这个意思吗?
林秋揣摩道。
可是那为何不干脆给自己调一个职位,去如同那魏征一般,专职找皇上的麻烦呢?
估计是心脏受不住吧,稍微幻想了一下,李二在朝堂之上,众臣面前被两个人轮流指着鼻子骂的场景,林秋忍不住会心一笑。
也罢,如此也好,免得自己受苦受难了。
林秋想了想时限,感觉自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罪证了。
说来,这倒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那些最大的官儿,屁股不干净的话,李二肯定是知道的,自己想着麻烦可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以自己此刻的体量,不可能找到确切的罪证。
而至于其他的,林秋可就没有了那先知先觉的优势了。
随便找一个人,能够了解凌烟阁二十四臣子是谁,都已经算是九年义务教育没白读了,又怎么可能会往下更细分那些只在史书之中寥寥几笔略过的人呢。
对于这些人的品行,林秋自然也并不知晓,只能靠着自己慢慢去调查了。
不过,有一件不知道该算是悲哀还是幸运的事情值得一提——
林秋如今用的最顺手的下属,那些乞丐,因为一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见到的最多的,其实就是各种黑暗面了。
或许他们见不到过于太过于高层次的肮脏,可是那些格局不大的人,还是都有几分了解的。
想来这些人应该不都算是李二口中的小鱼小虾吧…
林秋细细思忖了起来,对于一些事情,他的心里早就跟明镜似的。
只不过,往日自己从来没有这个能力去管,那个时候的自己,就连一个小小的九品县令,都能够轻易密谋着抄家的事情,光明正大的往自己身上栽赃。
自保尚且都做不到,哪里有多余的能力去为那些乞丐主持公道呢?
能够补给一些食物,都还是他从自己的分子里抠出来的呢。
可是现在,倒是可以考虑考虑这些事情了。
一来可以为兄弟们主持公道,二来也可以给自己刷一刷业绩,就算鱼不够大,可是交上去一框的话,也应该能够算作相应的补充吧?
林秋想着,所以角露出了一抹不怀好意的笑容……
朝会。
李承乾久违的出现在了众臣的行列之中,看着这位太子殿下的出现,有人觉得突兀,也有人觉得理所应当。
突兀自然是因为太子闭门数月,出来之后又是荒银无度,只拍两个狗腿子给他打理正事,现在突然出现,所有人的排位都还向后顺位挪了一位,未免有些陌生。
可理所应当自然是因为,太子丢了那么大的脸面,想来必然是要报复回去的。
只不过,看来这位太子殿下,并不打算着私下里报复,反而是想要在明面上堂而皇之的镇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