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蛋糕 - 大唐:误认李二为爹 - 书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7章蛋糕

呵!男人!林秋在心中深深的鄙视着这种言而无信的行为,可是,却只能够无奈答应。

眼前之人对于自己的表现,并不像是在历史册上写的那般古板,反而像是一个乡野混子,丝毫没有一点点的包袱存在。

既如此,真把对方惹急了,不给自己分城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跟什么过不去都不能跟钱过不去吧?

挣钱吗,不寒碜…

……

聊完了正事,李二只觉得神清气爽,果然,这种商业上的小事儿让自己来思考,简直就是大材小用。

一来术业有专攻,不可能考虑清楚其中要害,二来,他还是更喜欢躺着收钱的感觉。

眼下甩了一个包袱,还不用担心身份暴露之后林秋的心中感受,会不会对他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这些虽然李二在此之前并未深思熟虑,可也始终有些牵挂的。

现在抛下这些之后,果然感觉轻松了许多。

有了兴致,李二又在庄子里随意看了看,感受了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

庄园内和其他地方,差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条件,而是一种精神状态。

李二这一次倒是从中察觉到了几分关键点。“

心态!

心态好的人,哪怕挫折连连,也始终阳光向上,而心态差的人则是截然相反。

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大部分的人只能是得过且过,此生并无上升通道,未来的日子一眼可以看到死。

如此浑浑噩噩的人生,怎能叫人提起心气?

可是庄园内的人却不同。

哪怕他们在林秋的“压榨”下,每一个都极为忙碌,哪怕是小孩儿在这大白天,都没能放肆的在外面玩耍。

从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身影,面色都极为严肃,仿佛是有人在拿着鞭子从背后抽着他们催促前进。

可是,从这些人的眼中,李二都看到了一抹光。

那是对拥有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寻常百姓,除了给地主或者商户做公外,其余之人百分之九十都是租了块地耕种,每年上交给地主租粮。

可是这个上交的比例堪称恐怖,十成的收获,最后落在自己手中的能够有三城都已经算是幸运了。

他们除了农耕之外倒也不忙,可是在干什么呢?

躺在野地里晒太阳?

还是窝在墙角聊天打屁?

无非只是在消磨时间而已,对于他们而言,哪怕再努力耕种,最终能够留给自己的也不过勉强果腹而已,不可能有所更大的收获。

日子没了盼头,自然只能一天天躺平下去。

而在这里的人却不同。

他们或许很是忙碌,可是他们能够得到的收获,也远胜于其他对方的百姓。

谁家的地主,收粮只收一到两成?

谁家的村长,动不动就发放全村的福利,糕点和鱼肉都多得吃不下?

至于土豆粮食等等,他们更是从未曾操心过,挣钱只是为了盖更大的房子,吃更好的肉罢了。

可以明显感觉到日子在自己努力之中一天天变得更好,这里的人精神头自然不是其他地方可比的。

李二默默观察着,喃喃自语:

“也不知如何才能让天下成为这个村子这般,更加有所活力?

我上一次见到如此热火朝天的景象,还是在军营之中。

那里的人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对未来还有所向往,都愿意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实力,靠着努力去收取战功,封官。

其他地方,从未曾见过这里这番气象…”

听着李二的感叹,杜如晦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不过随即他便有些哑然失笑:

“陛下,这一面恐怕很难普及于天下。

说到底,长明乡能够如现在这般,靠的是林秋给他们发的福利,动不动发肉和粮食吗?

占一些原因,可占比极小。

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并非是福利,而是措施——

林秋收粮食很少,按照朝廷政策,每一亩地粮食都要收到三城。而这个份额发到地方之后,那些地主世家,更是会将收取的份额提升到六成甚至七八成!

十分里面只有两三分是自己的,百姓们怎么可能会变得更好呢?

换做是我,依旧也会得过且过吧。”

毕竟在村子里待了接近两个月的治病,以以杜如晦的心思,自然走就将村子里的一切都彻底拿捏,对所有变化了然于胸,也深切分析出了其中原因。

可是,即便分析出来,这些事情也是无法普及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