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名人效应
奶酪能够胜过黄金?对林秋说的话,程咬金将信将疑,无他,虽然牛奶什么的不算便宜,可是想要跟黄金的价格相比,那还是差了不少的吧?
他姑且将这当做是林秋的胡言,只是想要借此抹消掉自己的感激,别让自己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林秋此言还真没说谎。
普通一小块奶酪不值什么钱,可是,要知道一公斤的奶酪需要十倍的牛奶才能够做出来,而在现代意大利,有专门的奶酪轮。
一个奶酪轮,重量三十六公斤,价值昂贵,并且跟红酒一般,每一份奶酪轮在出品的时候都会被印上出产年限,年份越久的奶酪越香。
在当地的一些银行,这玩意儿都能用来当做抵押物进行贷款,可想其价格不菲。
哪怕目前程咬金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利润,林秋还是慷慨的向其承诺,会在将来分润三城利润交于他们。
程咬金自然是大为拒绝,在他看来,不过是一点牛奶而已,能够产生得了多少利润?
牛奶这东西又不好保存,来回的路上时日漫长,路途之中就早已经放坏了。
林秋此举能够保证不亏本已经是极为难得了,又怎么好意思去分润他的利润呢?
对此,林秋只是淡淡的笑了笑,人不会赚到超出他认知以外的钱,程咬金这就是受到目光的局限了,并没有顺手推舟地将利润收回。
挣的钱多固然是好,可是有很多东西,是你花钱也买不到的。
比如说,将军的人情。
这玩意儿谁会嫌多呢?
当然,平白无故经常欠人情义,这对于这些将军们来说也是颇为不自在的事情,所以才会三番五次的想法补给林秋。
因此,想要仅仅通过一两件事,长时间的坐吃山空,那是决然不可能的。
这也是林秋为何要又一次分出利润的原因,现在程咬金觉得这点利润没什么所谓,等到真正发分红的时候,看到那惊人的数字,他们才会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之中又欠下一个大人情。
可是他们能够拒绝不要吗?
怎么可能!
两万盒伤寒药,真要换成银子的话,其实也不过只是上千两白银罢了。
就连这点东西,程咬金她们都有些穷酸的不好意思拒绝捐赠了,更遑论是那数以万计的利润呢?
定然是会一边含泪吃下这个诱饵,一边想办法再从其他方面找补。
这一来二去的,坚固的统一战线不就确立起来了吗?
这就叫做人情世故。
……
两个多月来,长安城之中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距离林秋将土豆分出去,到现在已经九十多天了,第一批土豆早已成熟,开始出现在粮油商店的货架上,顿时大受欢迎。
土豆这东西,淀粉含量极高,而且存放什么的也非常简单,哪怕是没有专门的粮仓的寻常百姓家里,多囤个几十斤的几个月内都不用担心会有损坏。
就算是放置时间太长,土豆表皮变青。
林秋也通过人介绍出去正确的方法进行应对:
土豆表皮变青就是发芽前的准备,发现青色之后就莫要再吃了,土豆芽中含有龙葵素,这玩意儿人体无法消化,轻则拉肚,重则会有生命危险。
看到有发芽的的土豆,可以找一花盆或者旷野之中切割成块,埋入土中,过两个月,又是一堆白胖的土豆子。
土豆的种植难度可远比水稻什么的简单多了,对于种了几千年地的人们来说,想维持这东西的安心生长,再为简单不过。
因此,土豆的销量甚至一度超越水稻小麦等主食,如果不是这玩意儿主要由朝廷把控,一开始就定死的价格,加上产量确实不低,即便广受欢迎也没有出现断粮的现象,这才保持了市场的稳定。
不然的话,就按土豆子的受欢迎程度,恐怕从十文一斗升到四五十文一斗都有可能的。
而这只是在吃上面产生的变化。
在其他方面,林秋带来的影响也进入到了生活的细节当中。
比如说伤寒、肺痨药物,经过太医署的人不分昼夜,日夜赶工之后,这两款药物也开始在长安城的各大药房之中开始出售了。
至于药性疗效,一开始百姓们还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的。
可是很快,在宣布长安城所有的隔离点,里面的伤寒和肺痨病人全部清空之后,城内就开始不声不响的流行起了购买两种药物作为储备的热潮。
史上也有过隔离点清空的例子,为数不少。
可那大多都是战乱年代,百姓连生活都成问题,更无人去照顾隔离点内的人,被以什么样的方法清空,不言而喻。
但这一次,有无数安然回到家中的人为其作证,三人成虎,消息传递的极快,眼见得有了如此好药,曾经家中因为相关病症失去过亲人的家庭纷纷疯狂备用。
这甚至一度导致,各大药房开启了限购策略,以此避免有人大量购药之后,有到外面高价售卖的情况发生。
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林秋也是确实没想到的,只能不禁感叹,果然,赚钱这玩意儿不分年代,什么时候都能出现黄牛。
然而在外包装上印刷制作发明药物之人姓名的行为,也着实让许多商家发现了其中商机。
要明白,长安城之内,有许多病人在康复回到家中之后,都为救治它们的林秋立上了长生祠,而在具体研究人员出来之后,长生牌位背后也默默多刻了几个名字。
这还说明不了什么。
让商家发现额外问题的是由于一个意外——
来运商会有一个伙计,在向客户推销的时候,无意间提到了这东西就连伤寒药的研发者之一,郝元洲,都经常来他们这里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