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考生之功
李二给予了支援之后,同样也补充了一些对林秋有利的条款,勉强让他看起来显得不那么像一个吸血鬼。李二说出的只有一句话:林秋在研究期间,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皇上金口玉言一诺千金,有了他这么一个承诺作为底蕴,林秋自然可以更加放心的去研究自己的事务。
这也算是半块免死金牌,李二对于林秋所言的关于蒸汽机火车这一事项,抱有了极大的重视。
在没有产出成品之前,如果有人敢去找林秋的麻烦,恐怕会招致李二的雷霆之怒。
毕竟,在此之前林秋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在于民生之上的,军力之上的补充,除去程咬金当初找来,询问的关于棉花以及冰刀这样只在一部分地区可以起到作用的物品之外,唯有手雷。
可手雷这玩意儿的破坏力虽然奇高无比,但是他的制作门槛却并没有多大,各大世家在知晓的方向之后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成功将手雷搞了出来。
对于他们而言林秋在这方面提供的只是一个思路,并不能让这成为大唐独有的物品,等到在战场之上投入使用之后,无论是哪家敌人,但凡智商正常的,在见识到了手雷之后基本都能够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来,没办法形成技术封锁的话那这对于整个大唐国力的提高并不算唯一性的。
甚至于有些人还在暗自抱怨,原本大唐的战斗力已经是首屈一指了,有了手雷之后,反而让个人的勇武变的占比降低,这其实是变相的拉近了其他国度与大唐之间的距离。
一个个对于手雷并不是那么抱有友善,之所以大力研究,只是想要避免出现人有我无的情况,变成挨打的落后人士罢了。
但是,相比较于此物而言,林秋口中所言的蒸汽机和火车,那就是妥妥的跨越时代的发明了,林秋把原理掰开揉碎了给他们去解说,都依旧让很多人无法相信,更别说是仿制了。
有了此物,大唐的运兵速度将会成为天下第一,速度就意味着战斗能力,有了这个之后,那便意味着,整个大唐的国力都会更上一层楼,完全是值得举国去支持研究的…
……
时间流逝,所有科举的新录入人员,全都在长明乡显现出了自身极高的素养。
林秋原本是打算让他们全部作为自身的助力,并不对其有高的期望,但是他发现他在这件事上却是大错特错,所有的考生虽然入了林秋门下,但是却不愿意变成傀儡任由林秋去摆布。
他们在完成林秋的吩咐的同时,同样也是在大力的推行着以自身为主进行的变法。
以秦嗪为首的一众官员,在民生、科考进度、教育事业等方面,都提供出了可以切实以实行的改进方案。
他们的举动并不会如同林秋那般冒进,或者说,是他们没有那样的底气去冒险做事。
林秋的行动乃是暴戾的春雷,每一次都是直接抛出划时代的发明,先把牌桌掀了,让所有人都只能按照他的路数去走,不跟着的话遭受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
就好比地摊分销模式,在长安城的脚下,难道有人敢直接用棍棒去赶走销售人员吗?
既然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还需要保留明面上的规范,那么所有的商会都只能去抄作业,林秋在长安城建立下了无法超越的根基,那么就曲线绕过,农村包围城市,从其他市县地区搞也是一样的,一座城市可能没有长安百万人口带的利润多,但是多几座那不就得了吗。
其他的也是一样的,无论是药物还是军械,难道其他人能够放弃去不用吗?
因此,林秋所做的一切都如有神助,旁人无法与之比拟。
再加上他的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大佬站台,在明面上没人敢扒了他的皮,在暗地里也没人能拔得了,这才是他愈加壮大的基础。
而这一届录取的考生虽然也都是精英,可是他们一无跨时代的发明,二没有顶尖大佬站台,至于林秋…
呵呵,他们投靠林秋,一半是为了感恩一半是为了梦想,只有那不足百分之零点一,才是真正觉得林秋能够作为后台帮助他们站稳的。
事实上,但凡有点脑子的都该知道,林秋在朝政之上四面皆敌,他能够保得住自己就不错了,想要让他背后的人跨两级来保,那纯粹就是在痴心妄想。
因此,他们所推行的试验项目,都是以小见大。
比如说划分车行道和人行道,随着街面上的自行车销售数额越来越庞大,人车混杂的情况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碰伤。
又比如说在交通路口处派人员站岗,在林秋承办的学舍里额外补充一些关于交通安全教育的话题。
有一些不准随地大小便,不准在非工作时间吵闹,影响他人等等。
虽然每一件事看起来都是极小,但是当真正的推行之后,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这条条框框所带来的便利,就连走在大街上闻到的空气都感觉清新了许多。
除此之外,他们还学个林秋当初给村里搞基建一样,开始在整个长明乡进行试点,推行以工代赈,帮助修筑道路乃至修缮房屋等等。
长安城是在唐朝建立时,从原本的城市上进行扩改修容的,有一些房子也确实有些年头了,看起来摇摇欲坠。
经过了这一次的修缮之后,那些房屋墙壁,街道市容,都有了一次极佳的改变。
在有了自行车之后,人们之间的交通变得更加便利,每日行动范围加大。
因此,流动经过长明乡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多。
仅仅一间之隔,一边是臭气熏天,房屋破旧,另一边却像是个新时代一样,各处都有着工人动工,崭新的铁轨被鳞次栉比的铺设在外围道路之上,内围的房屋,除了富丽堂皇不如中心城区乃至皇宫那般,各处巡逻的守卫没有宫里那么多之外,其余的程度不输分毫。
若是不曾见过光明,百姓本可以忍受黑暗。
在见识过这样的场景之后,所有的百姓都升级了无比的怨念。
大家同样是交着个税,凭什么你们就能够活得这么舒坦?
有点资本的,都开始重新在长明乡置办房屋,有能力的话,谁不愿意让自己过得更舒服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