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试验区
不甘心吗?当然会有。
所有人原本以为这一次是可以用来制裁林秋的最好机会,但却没想到,往日里可以轻而易举舞弊的科举,这一次却被管辖的滴水不进。
他们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可是林秋不仅毛都没有掉一根,反而还赢得了一批过考学生的全部感激。
这一批人甚至有投身在林秋门下的趋势,这就让众官员接受不能。
在一些人眼中,钱固然重要,但是和权力相比较,无疑是妥妥的一对废纸。
别看林秋的商行现在在民间搞的声势誉众,可是他能够借此和官方掰一掰腕子吗?
那纯粹就是在做梦了,朝廷一张封条,就可以让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
因此,他们对林秋在民间搞出来的动作并不算特别在意。
但是在官场之上发展,无疑是在触动着他们的底线。
想想苏轼苏辙,前者连年被贬,美食吃遍全国,后者官职达到宰相,每天都在捞自己的冤种哥哥。
这才是苏轼能够随便浪的最大底气。
林秋这边也将会是同理,各大世家眼中,虽然房玄龄等人都表达过对林秋的支持,可这大体上都是对事不对人,并不会有太多私情夹杂在其中,因此朝臣对于他们并没有太大的顾忌。
但是一旦出现门生二字,那情谊可就重了。
除了少数的白眼狼之外,门生是和其主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原本在朝堂之上孤立无援的林秋,这一次却会一次性获得几十门生。
虽然相比较于世家百官的庞大势力来言,这么一批刚踏入仕途的年轻人发挥的影响极为有限,但是这无疑是一个极差的苗头。
原本几乎九成的官员都是与其站在同一阵地之上,对林秋同仇敌忾,剩下的一成也大多都是站在中立,不偏不倚。
但是这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让百官都觉得林秋门下可入,那难免就会有人动起其他的歪心思,林秋这么疯狂,但也总不至于去抓自己人吧?
投了他的门下之后,安全是不是会有更大的保障?
别看林秋现在惹得天怒人怨,地位岌岌可危,但是他毕竟还没倒嘛不是。
再说了,就算是倒了又能如何?
正常人都会对付政敌,但是当其倒下后,他相关的所有人员都会受到牵连吗?
恐怕未必吧。
甚至于,如果有人能够从林秋那里套到一些核心的技术,作为供给其他世家的门票的话,换他三世荣华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此之前只是没人敢吃这个螃蟹,可是一旦真让这批人倒在林秋的手下,那么未来跟着尝尝鲜的人恐怕少不了。
一人两人不算什么,可一旦形成了势力,就连李二在拔钉子的时候都要考虑影响,更别说是一群臣子了。
众官在朝堂之上喋喋不休,挥斥方遒,一个个喷着口水面红耳赤,竭尽所能对着林秋进行批判抹黑。
皇座之上,李二不动声色的又听了半个多时辰,只觉得耳朵都要起了茧子。
他开口,缓缓说出了近日来深思熟虑而得的想法:
“既然众爱卿都觉得这一批录取人员不堪大用,那么,索性将他们安排在一处,由他们任职该地区所有对应官职,验查半载,以观后效。”
此言一出,百官都觉得有些不妥,他们想着的是最好能将这一批人全部料理一番,该贬到哪儿贬到那儿去,杀鸡给猴看,让所有人都知道,接近林秋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第一批立下雷霆之威之后,未来再想吃螃蟹的人都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还有没有那个能力去承担被打击的后果。
林秋可以保自身无虞,但是他能保得住手下吗?
那可就未必了,对于几位朝臣而言,他们支持e二也只是看在后者本身的价值之上,为了保一些没什么用的下层人员,去和整个世家对上,谁都不想干这亏本的买卖。
因此,依旧有人在不依不挠,继续开口,想要让李二更改决定,将这一批书生全部都拿下。
李二有些不耐烦了:“朕有心重举科举,往届人员重新补考一份,查验现今能力,能者上,费者下,众爱卿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面色都有些变了,李二这话指的是,他可以拿下这一批人,但是,往届的科举录用人员,需要重新补考一次吗?
那一一些被录取的,水分究竟有多大,只有各家自己知道。
在科举考试期间,李二进行的查验内容其实是很通常的,只要是一个做事稳妥点的人员,基本都能够保证不会被抓到什么马脚。
然而,那些官员当中被拉下马的,足足有二十一个,而剩余之人也有六成以上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贬职,办事能力极差。
再来一次彻底查验的话,那还不如干脆撸到底得了。
往届,谁知道李二说的究竟有多远。
万一查个十几届,各大世家在朝廷之中的视力都会大大缩水,这带来的打击,可以比林秋之前三个月疯狂把人拉下来要沉重的多。
这让众多官员都有些难以承受,他们对视了一眼,面面相觑,最终拱起手来,深深的低下了头:
“陛下圣明,一切听由陛下所言,建立实验区为妙。”
看到众人这瞬间变脸的本事,李二眼皮子也有些耷拉下来,大唐以来科举奉行已有十二届,录取人员足有两千之数。
这其中靠谱的能够有百分之十吗?
如果有能力的话,他还真想趁这次机会狠狠的筛查一番。
不过,正如世家不愿折损势力一般,李二擅自将他们拿下的话,也会给自身带来极大的动荡。
为了中庸,为了这平衡,他已经忍受了数载时光,未来也将会一直忍受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