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惊人之论 - 大唐:误认李二为爹 - 书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2章惊人之论

周围一直都是李愔这种性格顽劣的皮猴子,偶然间碰到一个知礼懂礼之人,倒是让苏幕有些不太适应,反应了一会儿后,才道了一声无妨,令众人落座,算是替林秋暂时遮掩了一下插曲。“今日的教习内容,乃是论立身之道。”

苏幕轻咳了一声,温和说道,

“身为皇亲贵胄,可做之事有着千千万,找不出两件完全相同的事。

可内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事之道。

如曹操,奉行枭雄,又如刘备以仁义为名,这便是两位王者立身的道路。

尔等虽不为太子,可这皇室立身之本还是要学的。

立身之道,最常见的为王道与霸道——王道之事,仁也;霸道之事,雄也……”

苏幕也不停顿不看书稿,踱步在过道之间,轻松写意的叙说着早已铭刻在心间的底蕴。

只不过,这一席话却只是鸡同鸭讲了,林秋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前面坐着的那些人眼歪嘴斜,思绪早就不知飘到天南地北去了。

不过林秋本身也没听进去半点,先前刚刚睡醒还没反应过来,现在一听这些人的名字,李愔、李恽、程处寸、张大象…好家伙,凌烟阁二十四任的子嗣全在这儿摆着呢?

自己这便宜老爹花了多大的代价,才把自己弄进这个教室来的?

国子监之中也分诸多课室,林秋原本以为他进来也不过只是随一个普通些的班级,里面成员父辈最高不超过四品大员罢,却没想到,自己居然走进了大唐最大的二代聚集地。

“夫皇道,由天而承…”

耳边苏幕说着的旁白突然映入了脑海,林秋更是有些发愣了,这教学内容是不是有些超纲了?

学皇道?

在场的人里面有文臣之子,也有武将之后,鱼龙混杂,几乎没人有资格学这个吧?

就算是李愔李恽,也不过是两个顽劣之子罢了,尤其是李愔,心态恶劣。

如果说李承乾是因为脚疾导致心理逐渐扭曲,尚且情有可原,那李愔纯粹就是以虐待为乐趣,记得在历史上,用不了两年就会被发配边境吗,也没有学着的资格吧?

还没等林秋从一连串的震惊之中回过神,便有听到苏幕指点了一人提问:

“李恽,你来回答,何为王?”

“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莫能用,又名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看来这内容不是第一次在教了,李恽直接凭着肌肉记忆将答案背诵了出来。

苏幕接着问道:“何谓霸道?”

李恽:“王道务德,不来不强臣;霸道尚功,不伏不偃甲。”

“二者分为何意?”

李恽:“啊这…”

看到面前之人不出意外的再次卡壳,苏幕眼中闪过一抹黯然,为人师本是他所好,可是身前这几位不学无术之徒,不仅自身不求上进,还耽搁了其他子嗣的求学,当真是有些不知所谓…

可惜,哪怕苏幕几次面见李二恳请,想要将这几人踢出,以免破坏学风,却始终没能得到应诺。

踱步几圈,苏幕倒是停在了林秋身前,开口道:

“你如何看待王道与霸道之别?”

“坐着看呗。”

林秋眨了眨眼睛,颇为无辜的说道。

苏幕:?

“老夫是让你讲讲其中内里!”

他话语声变重了些,眼前这个插班生,莫非又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班级之内,分明也有张大象、程处寸这般不骄不躁,已经有官录出身之辈,并非全都是不教之徒,为何非要分一些无用之人来破坏风气?

其他人也投来了饶有兴趣的目光,这场面他们熟啊,杀威棒嘛!

在座的哪怕是那几个皇子,刚来的时候也是经历过的。

苏幕恩师曾给李二授课,贵为帝师,若真要论一论关系,他还是李二的师弟呢。

故而哪怕是几位皇子也不敢缺席他的课程。

不过让他们庆幸的是,苏幕只会管自己负责的时间段,其他时刻,哪怕教习被气走了三任他也未曾管过。

“先生这就是折煞了我了,草民出身,怎敢言谈皇家形势。”

看到插科打诨绕不过去,林秋索性摇了摇头,目光清明道,

“唐律第二百页,官言论罪第三条,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

上朝堂汇报国事,言语在无意间犯了忌讳,轻则鞭笞五十,重则关押三年,无意间有所冒犯,下场已经如此凄凉,而先生却叫我在这里讨论王家行事之道。”

林秋摇了摇头,哂然一笑,

“先生见谅,小子还年轻,也不想创下第一天上学就被抓去见阎王的历史记录。”

此言一出,全场都惊了。

不过,他们却不是震惊于林秋的条理分明,而是一个个捧腹大笑了起来。

“他…他到底是个什么出身啊?连这里的规矩都不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