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事件发酵
京城隆冬,寒雪白城。
苏亦在寒意中醒来,迷糊着双眼看向屋子角落,原来那里的炭炉早就熄了。
打了个哈欠,苏亦从被子里钻了出来。
在仆役的伺候下洗漱更衣,苏亦看着床上叠得整整齐齐的太傅官服一时有些出神。
随着赈粮一事的推动,大大小小粮商不得不捏着鼻子把粮食卖给了官府,然后在苏亦的授意下,无数运粮的车马分批开往了各大汇集流民的城池——同时还带去了苏亦交于地方官员的一封密信。
但得罪人是肯定的,今年这强收粮一事,苏亦几乎是得罪了整个朝堂——其实并不是每个官员背后都有粮商这条线,只是苏亦在行事期间的手段太过强硬,动辄就拿出官员把柄来威胁,让很多大臣都有了危机感,毕竟这朝堂上,几乎没有谁的屁股是干净的。
昨日苏亦已经收到了消息,说是有大臣得知了苏亦在运粮到达地方后的举措,自觉是抓住了苏亦的命门,所以今日早早就去了宫中,打算联名进谏。
苏亦昨日中午收到消息,晚上就去找了陈勋,将自己已做的事,即将做的事,以及陈勋又该如何应对,一一交代了清楚。
陈勋知道苏亦的决定后惊愕了许久,直到苏亦离开了都没有回过神来。
“老爷,老夫人等着您吃早饭。”仆役小声出声提醒,打断了苏亦的思绪。
苏亦回过神,点头应了。
饭桌上,于老太太亲自替苏亦盛了一碗粥,嘴里念叨着:“大冬天的,还是喝粥热乎。”
苏亦低头喝粥,一声不吭。
于老太瞥了眼苏亦:“最近可有相中的姑娘?”
苏亦抬起头,愣了一下才说道:“娘亲,我可能要出一趟远门。”
于老太也愣了,下意识问道:“去哪?”
“北边吧。”苏亦想了想,“哪里流民最多我就去哪里。”
于老太一下就急了,打了苏亦一下骂道:“臭小子你疯了!那流民都是些命都不要的疯人,你去找他们作甚?”
苏亦忙安抚道:“莫担心莫担心,有官差护卫,当然是安全无虞。”
于老太还欲喝骂劝阻,却忽有下人来报,宫中来人。
苏亦长呼一口气,脸色浮现出一股道不明的轻松神色。
于老太见下人神色紧张,自知不对,忙问道:“是哪位公公传唤?”
下人看了眼苏亦,神色担心:“并不识得,不过,不过……”
“你倒是说呀!”于老太急道。
下人咽了口唾沫:“……同行的还有几位差爷。”
“官差?”于老太大惊,“又不是抓人,怎么会有官差?!”
苏亦站起身,正衣冠,抬了抬下巴示意:“走吧。”
一众人跟着出了府,府门外已经有人等着了。
一名公公当先站在最前,恭恭敬敬候着,他的身后是数名禁军甲士,手持枪戟。
苏亦拱手笑道:“原来是蒋公公。”
蒋公公连忙回礼,赔笑道:“见过苏太傅,陛下有请。”
苏亦轻描淡写扫了眼蒋公公身后的甲士,笑道:“那还等什么?”
蒋公公笑容带着丝尴尬:“例行公事,委屈苏太傅了。”说罢,冲着身后甲士使了个眼色。
两名甲士上前,掏出镣铐,二人走上前,神色反倒有些紧张,低声告罪:“得罪了,苏大人莫怪。”
苏亦笑着点头,伸出了双手。
于老太大急,跑上前来一把把苏亦拽到了自己身后,厉声喊道:“你们做什么!我儿是朝廷大官,你们凭什么拿他!?”
两名甲士不知所措,站在原地也不敢上前,只能把目光无助地望向苏亦。
苏亦叹了口气:“娘,我没事,真的,你回去吧。”
于老太一下就哭了:“这哪里还是没事,儿啊!你到底是犯了什么事啊!”
苏亦无奈道,只得压低了声音,悄声在于老太耳边说道:“假的,是假的,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于老太一愣,苏亦连忙走上前递出手,那两名甲士也赶忙胡乱把镣铐往苏亦手上一套,然后拉着就往外走。
虽是犯人,但蒋公公等人还是备好了马车,把苏亦请了上去。
众人策马往宫中赶去,快到城门下时,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闹哄哄的声音。
苏亦撩开帘子,看到城门下围了好大一帮人,这群人大多素衫纶帽,都是读书人打扮。苏亦轻轻一笑:“还整这一出。”
马车走近了,吵闹的声音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堂堂太傅,贪墨赈粮,此子不诛,天理不容!”
“想不到苏亦看起来人模狗样,居然还要去流民的碗里抢食!”
“吃相实在难看……”
“早就听说苏亦并无才能,只是仗着与天子亲近,才成了权臣。”
“国之大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