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 我和男知青有个娃 - 鱼乐于余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19章

永远不要小看人民群众散播八卦的能力。

赵家重新找了个城里媳妇的消息传得有多快,赵文斌被打得鼻青脸肿不能见人,冯柳花心肠歹毒,装病骗米家退亲的消息就有多快!

别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父老乡亲们,就连被排斥在村子之外的知青大院也听到了风声。

纷纷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

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冯柳花这回真被气病了。

赵小桃脸皮薄,一面怪她哥和方安娜不检点,一面怪她妈做得过火。

整个人被浓烈的羞耻感淹没的同时,她对米秀秀也很有意见。

想找个人诉诉苦话都不敢出门,就怕人家拿那种“你们家居然是这样”的眼光看她,这么一躲就是好几天。

全家尚算平静的要许赵大有父子俩。

他们倒是不恨米家把这层遮羞布掀得那样彻底,哪怕不想承认其实自个儿心里还是有数的。

说来说去这事的理原就不在他们家,明知道媳妇/老娘想要压米家一头,一点亏都不愿吃,还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明确表态制止。

这不,一闹就闹这么大!

可再怎么样,米秀秀不是好好的没受什么伤害吗?

米家何苦做这么绝呢?

“斌子,这两天你就回部队去吧。反正他们议论也就议论这几天,过阵子有了新鲜事儿,大伙儿肯定就记不得了,你还是咱们大队最有出息的年轻人。”

赵大有满面愁容,闷着说道。

“爸,如果我走了,你是不是要跟着米三叔出海?”

赵文斌私心里也认为自己现在不适合再呆在家里,只要他多留一天,这场流言蜚语就不会消停。

但他十分担心赵大有的身体。

毕竟快五十的人了,不如年轻人健朗,今年偏偏轮到他们家出海,这也是赵文斌特意挑这个时间段探亲的原因。

“爸,你抽空找中华叔问一问,看看能不能不出海,咱们拿钱抵工分。”

大队的捕捞队有约定而成的俗规,只要家里有劳动力的就不能躲着,必须轮流出海。这是因为出海捕捞存在风险,若运气不好或是稍有不慎,人就可能死在海上了。

而捕捞队弄回来的海货并不属于他们自己,其中七成卖到渔业公司作为年底给家家户户的分红,另外三成直接分到乡亲们手里。

每年的捕捞队成员顶多比其他村民多点分红。

像前些年,按照家家户户的工分来算,劳动力少又懒一点的家庭每年年底能分个五六十块,勤奋耐劳的家庭最高能分到一百三四。

如果家中有人在这一年出过海,那可能再多个三四十块。

别看三四十不少,如果有选择的话,家庭条件好的未必愿意出海。

不过,老话还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呢。

有人拿钱补工分,可有些人兜里没钱啊。

那日子久了肯定要心理不平衡的,万一哪家死了人事情就更大了。

像合安村这种靠海吃海的渔村,一旦没人出海,年底分红往哪来啊?

单靠种地吗?

这点田地的产出交完公粮,也就够一家老小勉强温饱罢了。

一旦遇上生病受伤绝大部分家庭都承受不起,直白了当地说,合安村村民的日子比附近别的村子过得好,都是建立在渔汛期的丰收上。

是以明知出海可能有生命危险,大伙儿还是对这条规矩没有异议。

即便是条件不错的米家,也一次没落下。

除非身体确实吃不消,已经成为队员的负担,这样队里干部就会酌情考虑。

赵大有显然不符合这个情况。

并且,他自己也不赞同:“没有这样的先例。你爸还能干几年咧,你看看咱村里的老渔民,五六十岁不是照样上船吗?”

“咱们村这些人你还不知道?多善良不至于,但再坏的事他们也干不出来,我这张老脸不怕被人说几句。”

“斌子你尽管奔前程去,等你出人头地了,我跟你妈,你妹都沾光,到那时谁还敢提这些陈年旧事,是不是?家里嘛,就别担心了。”

赵文斌心情依然有些沉重,不过父亲的谆谆话语令他重新燃起了奋发向上的动力。

他扯了扯笑,说道:“爸,我明白。”我一定会光宗耀祖,让你跟妈都过上好日子。

赵文斌心里暗暗发誓。

“明天我就回部队。”

“嗯,秦城比咱们这儿冷,一会儿我让你妈弄点咸菜鱼干,你带回去吃。”

“还有啊,你跟小方的事既然传遍了咱们也别拖了,回去就打结婚报告,下回探亲假时再回乡下摆酒席。这些年你寄回来的钱你妈都替你攒着呢,一分也没花。我和你妈商量好了,彩礼给一百二十八,你再带小方买块手表,这样成不?”

赵文斌没意见:“行。”

他没意见,方安娜却有。

方安娜听到彩礼就这么点时,脸上的失望明显到了无法掩饰的地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