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方来在书房里坐了很久,也沉思了很久。他一直在等。。。。。。
只是还有一件事情他心里有些纳闷,几个月前,倭国人曾告诉他想要大汉王朝的一些土地,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虽然没有同意,但也没有反对,沉默,就表示默认啦,可这么长时间都过去啦,丝毫没有得到郎将军有关战争的的一点点消息,他方来原来曾经答应过倭国国王的事情,要解决那一个叫孟水生的人,可一次次都失败啦,他一直不能给倭国国王一个合理的解释,本来这一次他想给倭国人一些甜头,算是做出一些补偿,日后关键时刻还能让他们帮助自己一把,可这么长时间都过去啦,都没有消息,难道倭国人放弃啦,还是有别的事情。。。。。。
“老爷。。。。。。”
这时,方华推开书房的门,闪身走了进来,来到方来面前小声说道。
“方华回来啦,辛苦啦,坐下喝点茶水再说。”方来收回了心思,看着方华点点头笑笑说道。“茶,我已经为了泡好啦。”
“是,谢谢老爷。”方华这才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老爷,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自从陛下那一晚到了后院雪妃的寝宫之后,这几天几乎天天退朝之后就匆匆赶往后院寝宫,陛下一到,雪妃立即让所有守卫都离得远远的不得靠近,但我也不好离得太近,所以具体也不知道陛下和雪妃他们说过什么。”
“就他一个小小的妃子,掀不起什么大浪。”方来淡淡一笑说道。
“老爷,还有一件事情,我觉得很奇怪。。。。。。”方华有些犹豫的说道,“我就是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情况,所以不知道该怎么样老爷说。”
“没事,你慢慢说。”方来身体向前稍稍靠一点,方华的性格他了解,说话、做事永远都是小心翼翼的。
“老爷,连续几天,陛下每天都会留下一个大臣在他的书房里呆了很久才离开。”方华小声的说道。
“哦,陛下这是想要权力、拉拢群臣啊。”方来大笑说道,“你发现哪一个大臣和陛下谈的最多、交往的最多。”
“御史大夫卫东这几天连续出现在陛下的书房里,就他和陛下谈的时间最长、交往的次数也最多。”方华老实的说道。
“御史大夫。。。。。。卫东。。。。。。卫大夫。”方来停止了笑容,嘴里不断的小声重复着,站起身在书房里踱了一会,脸色一直很平静,看来这个卫东卫大夫野心也不小啊,方来心里淡淡的想到,但心中一股无名的火却腾然升起。
蛇的要害在七寸,一定要把握好分寸,一定要看准时机给这些人以致命的打击。
卫东原来只是王莽当政时期的一个记录官员,算不上什么重臣,王莽政府下去之后,方来看着这个人很聪明,做事思路很清晰,有条理,况且,他原来一直都在朝堂帮助王莽整理很多的奏折、资料,可能见的多啦,对整个国家、军队的管理也很有一套,方来就让子规让他做了御史大夫,没想到啊,没想到。。。。。。
“老爷。。。。。。”方华也跟着站起身体。
方来轻轻摆摆手,没有让方华继续说下去,神色严厉的说道,“方华,陛下他不是想拉拢群臣,掌握大权,孤立我吗,好,我就让他陛下知道,他子规只不过是我方来手中的一个棋子,我方来既然能拥立他为陛下,我就能把他从帝王位置上赶下来,我要让他知道大汉王朝是我方来说的算,而不是他陛下子规说了算。”
“老爷,那我们该怎么做?”方华小声问道,随后坚定的说道,“但有一点我非常清楚,谁和老爷过不去,我一定不要放过他。”
“好,方华,这些年我一直没有看错你,也很感激你,你已经为我做了很多啦。”方来拍拍方华的胳膊,笑着说道。
方华连忙低下头,“老爷言重啦,没有老爷,就没有我方华的今天,就是做再多也弥补不了老爷对我的恩情。”
“好,好。”方来笑着点点头,随后有沉思了一会,这才看着方华小声说道,“既然陛下想拉拢大臣,那我们就用卫大夫把他们都全部给吓回去,让他们都不敢和陛下走的太近。”
“老爷,我听你的吩咐就是。”方华点点头。
方来伏在方华的耳边悄悄交代一番,最后说道,“明天你办好事情之后立刻告诉我,后天我就去上朝。”
“是,老爷。”方华点点头答道。
第三天一大早,天色刚亮,宰相方来一大早就早早的来到了皇宫,来到了朝堂之上,静静的坐在议事大殿里等待来上早朝的陛下子规和一些文武百官们。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陛下子规从后面来到大殿的最高处,在帝王之位坐下的时候,方来宰相和众多文武百官们一起跪下大声说道。
“众爱卿请平身。”陛下子规挥一挥衣袖,满脸笑意的大声说道。
昨天夜晚退朝之后,陛下子规和御史大夫卫东两个人谈了很长时间,也谈的很投机,这已经是他和卫大夫多次在一起沟通、商谈,两个人从当前的文武百官谈到大汉王朝的发展,从各地的将军谈到以后对周边各国的关系走向,从当前的制度谈到以后的治国理政,卫大夫思路明确,条理清晰,有他自己很独特的见地,深得陛下子规的赏识,而且,卫大夫还明确表示誓死拥护和跟随陛下,万死不辞,深夜,陛下子规满心高兴的在送走卫大夫之后,陛下子规又匆匆来到后院雪妃的寝宫,他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他心爱的人一起分享。
文武百官起身之后都静静的站立着,没有一个人说话。
“众爱卿,怎么啦,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啊,大家依然可以像前些时日一样,畅所欲谈。”陛下子规说完这才看到宰相方来今天也来到了朝堂之上,连忙说道“国丈大人,身体养好没有?”
“托陛下的福,老臣的身体已无大碍啦。”方来看着陛下微微弯腰笑着说道。
“难得国丈大人的一片忠心,身体刚好就来参与朝政,实在是我辈之楷模,我大汉之幸啊。”陛下子规站起身笑着说道。
“陛下所说极是,宰相大人都是我辈效仿、学习和追求的楷模。”文武百官们都纷纷看着宰相方来点点头笑着说道,“希望方宰相一定不吝指教。”
“陛下和大家都客气啦,我们都是为了陛下和我大汉效力,我只是趁着自己的身体还能行动,还有口气,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罢啦,谈不上指教,大家在一起多多商议才是。”方来看看陛下和文武百官们大笑着说道。
“宰相大人过谦啦,大家知道方宰相做人做事兢兢业业、尽心尽力,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很多文武大臣连忙笑笑说道。
“好,既然我们大家都是为了大汉王朝,那我们就开始议政吧。”陛下子规脸色一惊,这国丈大人今天一来,这些文武百官们就和前些时日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现在又不好说什么,随后又有些吃惊的看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卫大夫呢,怎么没有见到御史大夫卫大夫过来上早朝啊。”
下面依然寂静一片,文武百官们一个个都低着头,每一人都相互惊讶的看了看,今天卫大夫怎么没有来,前些时日卫大夫每天可都是第一个来到这大殿之上的。
“来人,去卫大夫家,把卫大夫请到这里。”陛下子规微微一笑,心想,卫大夫是不是昨晚商议的太晚啦,故而,今天不能醒来上早朝啊。
这时,一个皇宫侍卫匆匆走了进来,跪在大殿下面,“陛下,刚刚得到情报,昨晚卫大夫从皇宫回家的路上,因为马车受到惊吓,在大街上疯狂逃窜,卫大夫他。。。。。。”
“快说,卫大夫他怎么样啦。”陛下子规急忙大声问道。
“回陛下,卫大夫他从马车上甩了出来,头部正好撞在路边的大树上,已经不治身亡啦。”侍卫跪在那里小声的说道,“马车也不知跑到哪里啦,卫大夫的尸体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是被巡逻的人发现的,知道是御史大夫,不敢耽搁特来通知陛下,属下已经派人通知了卫大夫的家人啦。”
“什么。。。。。。御史卫大夫身亡啦。”陛下子规嘴里小声喃喃道,身体差一点晕倒在上面,他极力稳了稳自己的神情和身体,在身后的椅子上慢慢坐了下来,怎么会是这样呢,事情一切来得太突然、太快啦,根本不给他子规太多思考的时间,昨晚商议和计划的事情那么好,谈的那么美好,前景那么光明,今天一大早确实这么一个结局,一切的一切就成了一场空,让他子规心里如何能接受,沉静了一会,陛下子规这才轻轻的挥一挥手,“通知蓝青将军,速速查清此事,赶快报来。”
“是。”侍卫点点头,这才起身快速离开了大殿。
下面的文武百官并没有子规陛下所看到的那样惊慌失措,每一个人反而表现的出奇的平静,好像事情就像他们心中预想的一样。
陛下子规忽然一阵胃疼,脸色也变得苍白起来。
“陛下。。。。。。你没事吧。”方来上前一步看着陛下赶紧问道。
“陛下。。。。。。”文武百官也连忙上前一步紧张的问道。
“国丈大人,我有点不舒服,退朝吧,你代表我全权处理此事,和大家商议一下,做好御史卫大夫家属的安抚工作和善后事宜。”陛下子规慢慢站起身,看都没有看方来宰相和众多文武百官一眼,转身摆摆手轻声说道,慢慢向大殿的侧门走去。
“是,陛下,臣等尊旨,定当竭力为陛下分忧。”方来和众多文武百官们纷纷跪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