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人间客|五 - 问道之远 - 我怀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问道之远 >

第105章 人间客|五

道士将竹帘挑起一半,对面也是酒楼,太学生的代表和御史台的官员聚在一起,正给因一封奏章而名动京师的云御史接风洗尘。

透过晃动的酒盏,隐隐绰绰的人影,他瞥见了那个自己养大的青年。青年在人群里待人接物游刃有余,一个多月的牢狱之灾让他身形消瘦许多,却也增添了更多稳重、沉静的气质。

――阿一的确长大了。又一次,长大了。

说是自己养大的,其实也不尽然。

十几岁时便狠心将小孩送去私塾,又过几年,旁观他千里迢迢求学。落雪时那身形单薄的少年躲在道观歇脚,枕著书箱入眠,一个人孤孤单单,有时半夜火盆熄了,道士才会悄无声息出现,替他挑明炭火。

抱元子将竹帘放下,留出的空隙足以让他瞥清对面情形,又不至于被对面的人发现。

人群中微微一笑的青衫官员将外放岭南做官。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皇帝饶了他的性命,可年轻御史的前程早就注定,至少在本朝本任皇帝之下,再无翻身之日。

对抱元子来讲,做国师实是件不足道哉的事。毕竟,他前一世便有担任过国师的经验。眼下这国师只是挂名职位,他仍可来去自由,只要皇帝传召时他能及时出现就可。

清都山上的师父常年闭关,对他担任国师的态度无可无不可。玄天观的人也有不满的,但也只是少数――他有实力让那些前世的同门,在他面前将嘴闭得紧紧的。

倒是师弟笑红尘极为反对,前几日还来信吵了一顿。不过,当然是单方面的吵架。

他常年不理门内事务,这些事务也有更合适的人来处理。比起清都山弟子的身份,他更像一个散修,多年来游历于门派之外,行踪琢磨不透。

师弟笑红尘就是他在游历途中捡到的。或许是出于这样的印象,叫师弟并不愿意他牵扯旁人因果。

当年逐渐放养阿一时,笑红尘便对此举双手双脚赞同。

而笑红尘的那些话,对抱元子来说并不陌生。

这是他被贬下凡的第二世。在他还是三清境的神君玄微时,座下弟子、裨将中便有不少人劝过。

其中便有还未下凡的染霄子的前世。

其实别说他们,玄微自己有时都没弄懂,修行十几万年以来,他也自认道心不浅,为何执着于这一个凡人小孩身上――难道天底下需要神仙来救的人还不够多吗?

或许是道心愈深,他愈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神垂眸众生,可神并不救人。

神的职责只是奉行天道,维持天地运行、人间衍化的规则。正如阴阳、刚柔、轻重、男女之事,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神的职责只是叫万事万物行于此道之中而已。

凡人的悲苦该如何救?垂眸众生的神仙告诉他们:你们要修功德,你们要渡自己,你们要得道。

所以古今多少凡人,无不向往得道成仙。

成仙似乎便能脱离五行之外,游离规则之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若是如此,那玄微便不必触怒于天尊,也不必下凡来寻什么道了。

神仙与凡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不仅仅要遵守道,还要将自己也修成道的化身,成为道在天地间的发声者、代表人。

而玄微执意反天道而行之,因此成了不合格的发声者、代表人。

玄微也曾是天尊最器重的弟子,天道最偏爱的天尊未来的继任者。可阿一――那个小小的凡人孩子,也就像那一颗极小极小的石子,不慎掺进了玄微的心海。

那心海流淌过十几万年,也曾有巨石挡道、泥沙入海,可在一日复一日的苦修之中,终被奔腾不息的汪洋化解,消融于烟波浩渺之中。

只那一颗石子,碾过他心海之上,冲蚀不尽,消磨不了。

或许,那孩子已成了他心中关于道的矛盾的象征。那是他埋于心底已久,经那孩子的事才浮出水面的不解――既然道无时不在,为何还需要神仙来维护?既然道无处不有,为何还需要一位执行者、发声人?

更让他动摇的,是那一次转世为女子的阿一在紫虚观前问道:他的道是否便是天道?

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可道是否便是天道?道是否仅仅就是天道?

如果是,那为什么天道不容那一个小小的孩子,而他的道心却叫嚣着要那个孩子活?

而有时,那孩子在他心里,并非什么符号或象征,又仅仅是那孩子本身。

那样一个脆弱的小孩,在他眼皮子底下慢慢长大,柳枝抽芽一般,得宝贝似的护着,才能渐渐长成和自己一般身高的大人。他知晓他的品性,共情着他的人生。仅仅是出于感情,他也无法忍受这孩子再次在自己眼前死亡。

何况,这感情并不简单。

师徒,同门,伙伴……人的一生,无数交叉的感情关系之中,他发现,阿一在他心中,早站在一个截然不同于前面所有关系的位置。

那位置他一直没找到词来形容,也不是那么在意。

直到下凡为人后,少年的阿一将青涩的吻珍惜地捧到他面前,这位曾经的神君似乎才有了凡心,为之怦然心动。

……

青瓷杯里斟满浅黄的茶汤,抱元子单手支颐,望向竹帘之外,有些出神地转动手中茶杯。碧绿的叶片在杯中沉沉浮浮,一如楼下三两行人,在这红尘里沉浮半生,作客一遭。

青瓷杯忽然扣下,杯底与茶托发出清脆的声响。

道士深深望向对面酒楼之下,刚走出马车的“少年”。

那“少年”一袭青衣,青丝由白发带捆起,翩翩玉树之姿,由兄长陪同着,与店小二说了几句便上楼去。

“舟遥兄舟遥兄!大事不好!”郑允珏举着折扇,三步并两步从楼梯口冲来,附耳道,“那柳公子又带着柳小……呃,反正他们又来啦!”

话音刚落,未等云舟遥有何反应,那头柳家“兄弟”便走过来与他们问好了。

由兄长引荐着,青衣“少年”浅浅一笑,姿态落落大方,拱手道:“又见过云御史了。”

大柳公子则借口喝酒,不由分说拉着郑允珏便走,在窗边落座。

郑允珏只好一面和他应酬,一面偷偷关注着那边的舟遥兄和“少年”。大柳公子似是注意到他视线,又斟酒一杯来敬:“允珏兄看那边舍妹与舟遥兄,可否称得上郎才女貌一双?”

郑允珏纳罕地瞥他一眼:“怪哉,你这个做兄长的,怎还急着把妹妹送出去?”

大柳公子苦笑一声,独自将那杯酒饮尽:“女大不中留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