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积极的拾荒者
第263章积极的拾荒者原来是那位在他们公寓外不远处的那位拾荒者。
由于杨立新所居住的地方属于城中村,而这公寓没有物业,只有包租婆。
当然,也没有人会去管理这公寓外面的事情,大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理这事。
所以,这位拾荒者也没有多少人管他。
而他其实也很识趣,平时为了不影响人,也都不在的,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悄悄回来,睡个觉。
不知不觉中,杨立新对他产生了兴趣。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窝,还很简陋,也只是铺了简单几张废纸而已。
看见他一点一点地靠着捡垃圾,实现了有“床”、有“房”。
不知不觉中,他的窝规模也越来越大了。
远远看上去,还以为是一间小屋。
这间小屋也逐步地从纸质到铁皮,实现了质的飞跃。
有了这铁皮小屋,拾荒者也逐渐较长出没了,偶尔还会用生锈的破锅,煮点汤水。
看到这里,杨立新有些心酸,也难免有些惭愧,虽然自己也没有真正脱离贫困线,但至少生存线还是守住了。
不要说这名拾荒者为了实现自己的住所,而作出了努力,他自愧不如。
反观自己,却并没有真正融入深滨的生活当中去。
深滨人为了搞钱,会有多拼?
曾经有人给深滨人,做了一份调查。
得出的结果是,深滨人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坐地铁往返与公司和家里,压根就没有生活。
他们走路的步伐快、说话也快,做事情更快,整个人生就像是过着三倍速的快节奏人生。
最让杨立新无法适应的是他刚来到的那段时间,他简直要崩溃了,因为,他的工作岗位就是客服,就是在倾听客人的一些意见及投诉,可是客人说话的语速实在太快了,就跟机关枪一样,他自己甚至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客人就已经把话给说完了。
虽然,还可以继续咨询客户让他重复一遍,可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机会了,因为假如你再听不清楚,那么客人就会觉得你在怠慢他,届时,不止投诉的是产品,甚至还有你了。
杨立新十分感触,他还是将窗帘拉上并关上了灯。
他刚躺下床,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他瞬间就睡着了。
第二天,他居然比闹钟还早起,那不如到楼下锻炼锻炼,再吃个早餐?
原本,杨立新是可以到公司里吃早餐的,而且也十分丰盛,可是吃多了,他也想尝尝外头的东西。
他到了楼下,去了一家包子铺买早餐。
无意中,听见有买包子的人议论:“你知道吗?这家店铺啊,养活了父母、两个孩子,连同店主夫妻共六口人呢。”
另外一个人立即表示不信的样子,还立即反驳他:“这样一家小店,居然能养活一家人?”
那个人回答道:“你还不信呢,他日赚好几千元呢。”
当然,道听途说,等于谣言,杨立新还是想听听真正的店主的现身说法。
开始,店家都不肯透露太多,可是在杨立新诚恳追问之下,店家才终于肯跟杨立新聊。
“你真的靠这家店,养活了一家人吗?”
对于杨立新的提问,店家也只是淡淡一笑,说道:“我每天早上五点起来,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一天大概工作十八个小时,每个月,也确实赚十万元。”
听完过后,杨立新十分感慨,一般人哪里能吃得了这个苦啊!
一铺养三代,这一点都不假。可这是用命来换钱啊!
然而,这个案例,也仅仅是深滨千千万万的个案例中的一个。
在全民搞钱的深滨,也每年都涌现出成百上千家创新型企业。
又因为诞生出那么多的新企业,也最终造就了北山区的某个街道,一年的gdp,甚至超过了很多省份。
其实,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残酷真相之后,依旧热爱着生活。
面对现实,养家糊口的是深滨人;
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也是深滨人。
上班就是为了“搞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这是每一个深滨人心中坚定信念!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努力搞钱,就会被时代狠狠甩出去,并抛弃掉。
无忧患,不深滨,不焦虑,不是深滨人。深滨人的进化,就是生于忧患,成于焦虑。
深滨人比他们更懂得市场竞争的残酷,更了解未来的变幻不居,因此也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率先进化。如果你的资产增值速度赶不上货币超发的速度,那你的资产就在缩水,未来的通货膨胀就将考验你在深滨的生存能力。试问,深滨人如何能不焦虑呢?
杨立新相通了这些之后,他也不再迷茫了,现在他进入了深世代这家公司。
虽然只是一名小小的客服,但是,只要潜心下去,好好地提升自己,终有一天,他也能突破自己,实现财富自由的!
虽然,他不一定要跟随深滨人,样样事情都做得那么极端,也无需真的说跟他们比拼速度,毕竟自己生活的城市,本就是比较慢的节奏的,来到这里是百分百的不适应。
把身体累垮了,等到后面,又要花钱去医院,那岂不是很亏?
所以,这些对于杨立新来说,都不妨碍,也无所谓,杨立新相信,只要跟着时代的洪流走,不偏不倚,意志坚定,一直走下去,就算走慢一点,那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