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履冰
第一百二十五章履冰
◎战便战吧◎
老皇帝怎么也没想到,人在宫中坐,锅从天上来。他不过在攀星楼顶喝了三盅酒,沈一奴就苦着脸来了。
听了他的汇报,皇帝脸上青白交加,咬牙道:“苍国公府?他是疯了吗?可知那小子背后都是谁?!”
说着气的将手中酒壶从楼顶都扔了出去,恨不能也直接撒手不管。
可恨那惹祸的几人却早已经被送在了勤德殿里,那被打死的小公爷尸身听说已经送进了苍国公府,他想不管也不成了。
沈一奴低着头不敢接话。
苍国公的母亲乃是大长公主,皇帝的姑母,他娶的又是河西赵家。
赵家历经几百年而不倒,根基深厚,富可敌国,某种层面上比之大新的李姓皇族更有底蕴与资历。
而太子今日杀的小公爷,便是这赵家嫡长女的亲儿子。
赵家也是南王背后最强的依仗,他们一心想要扶持南王上位,这样以后的皇嗣便会有了他赵家的血脉。
原本不过是暗中较劲,如今是直接以那小公爷的血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他真是疯了。”皇帝感到头疼不已,大过年的,是摆明了不让他好过。
沈一奴陪笑道:“今日这事实在也是怨不得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也是被人算计了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如今还受着伤呢,沈家赵家便合该来请罪才是,哪里敢怨?若是非要怨,也该去怨这挑事之人不是。”
“你知道什么?”皇帝道,“他今日开刀的是沈赵两家,但是这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其余世家门阀必然坐不住了。”
“他这是当着所有人的面,在和新朝所有的世家宣战!”
沈一奴心下轻颤,这新朝高祖由世家支持而起,百十来年各大世家门阀自恃甚高,各自为据。
朝廷在许多事上多有掣肘。
此事上,皇帝却不欲多说,转而问道:“太子伤势如何?”
沈一奴整了整心神道:“太医回道,太子殿下受了些皮外伤,好在未伤肺腑。”
皇帝皱皱眉头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四顾而下,圣京千家万户尽收眼底,黄昏光影尽散,万家灯火点点。
抬头星子灿烂,明日该还是个艳阳天。
皇帝突然起身行到栏边,瞧着万民皆在脚下,心中无端又升出一点豪迈之情。
他前半生战战兢兢,后半生政务繁重,做事从未像如此大开大合。
就像当年第一次见她,她骑着马,迎着风,手中长剑若游龙,从此在他的心中划下再也难灭的痕。
也罢,这些年来,世家门阀把持了朝廷一半的税赋,国库空虚,导致朝廷行动间总是捉襟见肘,连赈灾的银两都不够,估计比那赵家还穷。
战便战吧,与其做一辈子的穷皇帝,不如去将钱都抢回来,左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身为人间帝王,又怕什么。
“太子人呢?”
沈一奴觑了觑皇帝的脸色,又陪笑道:“香山别院环境清幽最是养人,太子殿下受了伤,要在那里将养几日再回来。”
他早听闻那秦氏也在。他倒好,自己乐得逍遥,扔给自己这么一个烫手山芋。
皇帝灰白的头发在寒风中抖动几许,刚歇息这些日子,又要被迫起来干活。
真是被他算计的明明白白!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叹息一声不甘不愿地下楼。
。
腊月二十六,天气甚是晴好。
秦小良睡醒的时候,感到脸颊有些湿湿的,下意识一摸才发现眼角挂着几滴眼泪。
她胡乱擦了擦,瞧见屋内燃的烛火已经快要燃尽,阳光已经从窗外洒了进来,落了一地。
如此隆冬天气,窗外竟隐约传来鸟叫水流之声。
她转过头,瞧见一旁李辰舟居然也还在,此刻还闭着眼睛睡的正香。
两人平日里都是早起的人,不想这两日竟日日睡到日上三竿方起。
被窝里温暖一片,秦小良忍不住抱了抱,旁边的人却面色一紧,睁开了眼睛,眸色一团漆黑,幽幽开了口:“别乱动,我忍的很辛苦的。”
秦小良却有恃无恐,抱的更紧一些,索性将脑袋搁在他的臂弯里。
睁着水汪汪的眼睛无辜地看了看他:“昨晚我做梦了。”
“梦到什么了?”
秦小良脸色一黯:“梦到许多人骑着马,手中拿着剑对着你,而你落在地上,受了很重的伤,就快要死了。”
“。。。”
“就不能梦到我点好吗?”
“也梦到了。”
“梦到什么了?”
“好在你还没有死,大夫说你还有一口气在,还能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