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救回储之行动二
事情进行到这里还算顺利,朗心义毫不客气的接过了王手中的金牌,授勋仪式结束以后大殿中安静了下来。
王走上王座台再次坐在王座后,中帅突然对王说:“王,关外的军城建设不易,要不是储带领劳工,不畏艰难日夜赶工,恐怕北国冻土之地,永远建不成军城,储有功。”
王坐下后对手拿金牌的朗心义说:“首席执政官大人,您家族中有功之人自然应该赏,但是有罪之身即使有功却也难以嘉奖,大人有了金牌,作何考虑?”王这话的意思大殿内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王是要朗心义用金牌赦免储,王和朗心义这是在联合上演救储的大戏。
朗心义听了王的问题,他不紧不慢的说:“功过是否可以相抵?如果······”
朗心义后半句话还没说出口,就有法司的监察官大叫道:“功在千秋,也不可滥用功绩之名行祸乱朝纲之事,罪臣储犯得不是小罪,是不赦之罪!”
法司的监察官跳了出来后,民司和财司还有捕盗司的监察官都不约而同的跳了出来,他们都强烈反对朗心义用金牌赦免储。
王对此并不意外,对于赦免储之事,朝中有人反对是自然的,有官员表示强烈反对以金牌赦免储以后,官为大臣站出来说话了,他说:“罪臣不假,不赦之罪也不假,但是王已颁发了金牌,众目睽睽之下,我等臣子也未加劝阻,木已成舟,金牌可赦免所有罪责已是事实,不要对首席执政官的作为加以无理干涉。”
官员们不服,他们说:“我们作为臣子对王的决定应该有所建议,但是今天的事怎么可以联系到过去,金牌可以豁免日后的罪,可是金牌出现之前储已获罪,就算是王法也不能改变法律生效前的事。”
官为大臣笑着说:“你们说的都对,但是你们没有理解王的意思,王是说既往不咎。”
官员们听到官为大臣说“既往不咎”他们更来劲了。
他们说:“没错,就是不能既往不咎,王给了首席执政官金牌就想对储既往不咎,那怎么可以!已经有法律定下的事要改,不是既往不咎是举枉错诸直。”
听了官员们的话,官为大臣大笑,他收住笑容后,对情绪激动的监察官员们说:“你们就是不懂!王刚才那里说对储已经定下的罪既往不咎了,王明明说“有罪之身难以嘉奖”王看到储建军城有功,并未嘉奖,王也说“有功之人应该赏”储是首席执政官的女婿,现在首席执政官大人有了金牌可以赏赐储,所谓的既往不咎是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对于储以往的罪已经判罚了,就不要再提及过去的罪而抹杀现在的功了,再说,首席执政官是拿自己毕生的贡献为储请功,有何不妥!首席执政官大人您说是与不是?”
朗心义没有接上官为大臣的话,官员们还是不服,他们请王明示,王已经给了朗心义金牌,王也不能再多说什么,应该朗心义说才对。
南坝义对大臣们说:“大家还是看首席执政官的态度吧。”
法为大臣突然跳出来对官为大臣说:“官为大臣对锐蝉法之深意理解的透彻,为玉名情开脱时,就说的头头是道,你当时对我们说,我们作为大臣行事都应以锐蝉的根本为宗旨,锐蝉法的根本就在于保护锐蝉,今天你的所作所为不像啊!储犯得是什么罪,他还可以论功行赏吗?他也能回来的话,锐蝉军还有安全可言吗?我看让军方的人说一说吧,玉名情你说,储可以回来吗?”
玉名情听了法为大臣的话,不回答也是不行,他看出王是想让储回来的,但是他内心不愿意赦免储之罪,他对王说:“储之罪不可赦免,但是储可以不是军人,他有功,可以作为一个普通人以平民的身份加以赏赐,这就与锐蝉军无碍。”
睦为大臣说:“说的好啊,平民百姓也是该有功即赏,还是让首席执政官大人看看赏些什么吧。”
财为大臣说:“看来军队中也是有人是非不分,储之罪还可以摆脱与军队的关联,那当时革除储的军籍也就了事了,何必发配关外永不入关,军人也是会谄媚!”
财为大臣的讥讽与挑唆,把军中少壮将领的情绪激发了起来,他们本就看不惯玉名情,他们不服玉名情,他们中有人火冒三丈的说:“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不同意玉名情的说法,储现在的行为根本不值得论功。”
有人开了头,殿内看不懂王意思的将领还真不少,他们也大声提议,不要嘉奖储,更不能让他回来。王看到朗心义迟迟不出手,有些坐不住了!官为大臣此时已经看出情况不妙,朗心义反应太慢!
王坐不住了!王要说话了,官为大臣抢在王说话前,大声的说:“军方的主帅们都那里去了,乱成什么样子了,身为军人成何体统,你们代表军方发言表态。”
左帅听了官为大臣的话马上大声说:“光之队没有异议,首席执政官大人赏赐储也无不妥!”
左帅表达了这个意思后,南坝义、上义、玉名情、右安礼都这么说了一遍,主帅们发声后,军方将领们的声音立刻就没有了,将领们再木讷听了自己主帅们的话也都明白了,不能说不同意储被嘉奖的话。
主帅们表态后,军方没有人再乱说话了。官为大臣继续说:“看来军方的态度就是各位主帅的态度,我们官员的态度虽不统一,但是有一点,没有人反对首席执政官接受王的金牌,至于金牌如何用,我们的意见只是参考,还是请首席执政官自己决定吧。”
官为大臣最后把话语权交给了朗心义,接下来事态的走向就看朗心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