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贤宗法师文集(卷三)——快乐》(6) - 贤宗法师文集 - 贤宗法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贤宗法师文集 >

第二十九章《贤宗法师文集(卷三)——快乐》(6)

快乐与不快乐

持炬的人生有没有问过自己,我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了解多少?在你们的眼中,寺院是不是古画中深藏大山的庙宇,或是一些慈祥的老太太,背着黄色的包包,结伴到一个香烟缭绕的地方去?你们也许很少像今天一样盘腿坐下来,参加早课诵读、一起打坐、一起吃饭吧。

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中国本土已经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思想文化,先秦时期甚至被称之为哲学的“黄金时期”。那么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思想为何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呢?历史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曾经大举进入中国,然而他们都未能开创出新的局面。只有佛教,不但传遍大江南北,并且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结合,开创出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今天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如果都能怀有这样的愿景,为了时代的进步,甘愿奉献自我,以此建立积极的人生使命,——那我们就能成为精神的火炬,可以照亮这个世界的黑暗。

我上过很多企业的管理课程,也做过各种各样的互动交流。经常遇到很多社会精英,会跟他们聊到这么一个话题:中国的企业怎样站起来?可能你们会觉得:这个问题不是杞人忧天吗?一个出家人关心这种事干啥?但我认为不是的。国家的兴旺涉及到每一个炎黄子孙,包括我们出家人,如果我们不关注社会,不关注中华民族,不关注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那么,佛教存留于世,还有什么可以振奋人心的价值呢。

这几年患癌症的人为什么那么多?因为我们喝的水、吃的菜、所吸进来的空气,都会在人身上造成污染,形成毒素。如果我们还不去面对这个问题,终有一天我们就会被它消灭。

健康,除了身体层面,还包括心灵的健康。一个人只是身体健康,心理却不健康,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个社会,行为偏离正常的社会轨道,背大潮而逆流,那就不叫健康。

享受喧嚣,也享受孤独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是人的修行;众善奉行,是天人的修行;自净其意,是诸佛菩萨的修行,这就是佛教修行中的三个层次。

如果只是不做坏事,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做得很好。进一步,如果我们不但不做坏事,而且还主动地去做善事,那就不一样了。古往今来的贤人志士,他们会为这个社会奉献自身的力量,这就是天人所展现出来的行为和境界。

那自净其意呢?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洗刷自身的不足和烦恼。我们为什么有烦恼,因为我们每天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影响;身边朋友的背叛、家庭的不和谐,以及工作的不顺心等,都使我们的内心不清净。别人骂你,你为什么会生气?我经常打一个比方,你如果是个穷鬼,人家骂你穷你就会暴跳如雷;假如你是亿万富翁,你只会一笑置之而已。

你有相同的频道,相同的磁场,才会受不了外界的扰乱。之所以被别人的话语一点就燃,因为你刚好是柴。情绪被外在的境界左右,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当中有这样易燃的东西。

有人说,在寺院里睡不好,我不高兴;没有肉吃,我不开心;电视也不能看,晚上无聊,没事可干。心如果不能安宁,总会找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抱怨。人家说内心知足之人,虽卧地上,亦为安乐;内心不知足者,虽卧厅堂,而不知足。如果我们内心不知足,即使现在让你住在天堂,你也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抱怨。

所以内在的喜乐取决于哪里?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丰富的人生境界。如果我们拥有这份境界,我们就能在任何一个环境里面找到快乐。在闹市中,能享受喧嚣;在深山中,能享受孤独。

昨天在一个总裁班上,我问他们,原始时代的人类,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无非是在白天找到食物让自己填饱肚子;晚上,能找到山洞遮风挡雨;到了冬天,能找一张兽皮围在身上。没有功利,人在物质层面上的要求最为简单。

我曾经到杭州一个朋友家做客。她是一位女士,有一间房装着几百双鞋,衣服更是不知道装了几个房间。她说,有的衣服和鞋子买来就放在那里,一直都没动过。

实际上,我们贪婪地向地球索取,最后报应就到了自己身上来。我们现在喝的水,吃的东西,呼吸的空气都很糟糕。我曾经听到一个地质学家讲过,通过对比历史记载,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地震,还没有我们现在这五十年发生的多。所以灾难是大自然的警醒:物欲,不单会吞噬自然,也会吞噬我们自己。

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一个人从开始发一个善念,要上行佛道,下化众生,就要做四件事情: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要帮助和度化一切众生;要断除一切烦恼;要学习无量法门;要成就无上道业。

佛教推崇奉献的精神,你越是不断地去奉献,人生的价值就越能体现出来。如果总想索取,你的状态,你的能量,就会大打折扣。

“烦恼无尽誓愿断”——就是要让自己内心没有染污,时刻保持清净喜乐的状态。然后,我们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习善巧和方便,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帮助别人。最后,让自己成就一切道业,得到解脱和自在。

如果我们总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东西,别人就会把自己的口袋捂得紧紧的,怎么会给你机会呢。但如果你去关心他,呵护他,不断地给予他爱的时候,他会坦诚的面对你,愿意跟你分享,愿意为你付出。

有一次在安利做分享,我说如果要把直销做好,就不要问别人能为我做什么,而是问自己能付出什么。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当你想成就一个事业,首先要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做别人之所做。如果你有这样的心,你的事业,就是众人的事业,就算你不想做,别人都会推动着你做。

想尽办法帮助别人实现他的理想,让他解脱,让他成就,让他开心,让他幸福。其实,你帮助别人成就他的理想,那么他的理想,自然就变成了你的理想。

所以,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你们想想看,如果对方是一个吝啬贪婪之人,你愿意跟他交朋友吗?反过来讲,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不断为你付出,一点都不计较个人私利,全身心地为你着想,你会把这样的朋友拒之门外吗?

我经常跟一些做企业的朋友说:我们做事的时候,往往只想着让自己生活富有,让自己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实际上,这样的思维模式走到最后,总有一天就会发现怎么都走不下去了。如果有一天,什么办法都解决不了企业生存的困境,而你一筹莫展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要反省,肯定是“私利”的心在作祟,那才是真正的症结。

一个中国百强企业的老板跟我说,他突然悟出一个道理。刚开始的时候,他只不过想赶快脱离贫困,让自己赚一些钱。后来他就想到了:人家跟着我,我一定要让他们衣食丰足,人家帮助我,我一定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回报。甚至有时候,本来合同成交金额是十万,他觉得能共赢才能长期合作,就主动加到十一万。后来他的事业碰到任何困难阻碍,身边的人都会推着他向前。他总结出一个经验:只要帮助你的伙伴去实现他的梦想,当别人梦想实现的时候,你自己的事业也就水到渠成了。

佛教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奉献。大家看,菩萨相好庄严,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很美的饰物。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告诉我们,人的美和丑由什么决定?——内在的精神和道德是最关键的。菩萨发出善念,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成为菩萨。所以菩萨在人的心目当中,是最可亲的,也是最庄严的。

性格决定命运,胸怀决定未来

早上,有几个朋友跟我聊天说,这几年悟出一个道理:以前觉得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改造命运,通过努力就一定能突破命运对自己的约束。这几年,越来越觉得改造命运真的很难,就发现其实人的性格决定着他的命运。如果命运让你得不到的东西你一定要想尽办法追求,比如通过各种手段坐上某个职位,最后你的能力不行,德行架不住,也保不住它。下面的人不听话,事情办不好,这样那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三两天你就会被人轰下来。

有句话叫“欲得其终,必求其善”。处在任何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更高层次的东西。比方说我当乡长,那我一定要站在镇长的角度来考虑乡长的职能;如果你是志向远大的人,你就应该从中国经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自己,从世界发展的格局了解中国社会的趋势,有这样远大的视野,那么前途就会不可限量。这就是你的胸怀决定你未来的事业究竟能走多远。

为什么要有丰富的学识?为什么要有高远的境界和开阔的心境?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其思维和格局,以及认识事物的角度,与常人不一样,成就也就不一样。

我在杭州上课的时候,几个小姑娘问我怎么样找男朋友(笑)。我就跟她们讲,在什么样的场合就会找到什么样的人。酒吧里找的大多是登徒子。在图书馆或美术馆里面找到的朋友,多半有上进的精神和更高的人文素养。当然了,要找相同频道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很低俗,要想找比你更好的人是不可能的。

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先要改变自己,如果我们的境界提升了,就能吸引相同频率的人走到我们身边来。我推荐大家看一部电影《秘密》。影片说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传说,有一盏灯叫阿拉丁神灯,如果你有幸得到并点燃它的时候,灯神就会跳出来,跪在你面前说:“你是我的主人,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请大家记住这句话:“你的愿望就是我的使命。”

大家知道吗?那盏灯每一个人都有。只要我们把自己的愿望不断地在心里加强、放大,然后付诸实践,最后你就能实现。那部电影讲到,从古至今所有的思想家、科学家、大政治家、大文豪都发现了一个宇宙的秘密,当他们把它开启的时候,所做的一切都能符合宇宙的规则,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

我们不愿意去付出,总是把别人当做恶魔来看待,因此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阴暗面。电影《天下无贼》里面,在一个内心纯净的藏族少年心目当中,天下没有贼。所以贼碰上他,也会被他淳朴的心所感化。

大家知不知道“阴阳”的法则:阴代表负面;阳代表正面。任何事物总是存在这两面。把手伸出来,这是手背,这是手心;我们站定,这是前面,那是背面;一个凳子摆在这里,就有它的上面和下面。当你的内心处于正面的时候,所有负面的东西在你面前都展现为正面;当你内心处于负面的时候,所有正面的东西在你面前都变成负面。

所以佛教讲,当你以佛心看人,你身边都是佛;当你以鬼心看人,人人皆是鬼。心念决定你的世界。对这个世界起什么样的心,这个世界就展现什么。女孩子喜欢月亮,因为“月亮代表我的心”。当你快乐的时候,月亮很柔美、很清凉;你悲伤的时候,就感觉它会跟着你一同哭,一同掉泪。你欢喜它也欢喜,你悲伤它也悲伤,实际上这还是自己心的投射。

在这个世间,如果想去营造自己的人生,就要修正自己的心,所以修行不仅是出家人的事,凡是想积极向上的人,每天每时每刻都要修正自己。

很多人碰到逆境,很少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思维观念。没有改变自己的心,却想改变别人,那是改变不了的。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如何去面对不同的生命状态,完全取决于自己的观念。

一个人从起一个善念开始,要修到佛陀的境界,就靠两个字:——“奉献”。

稻盛和夫的秘诀

稻盛和夫先生的公司连续四十三年没有亏本,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利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