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贤宗法师文集(卷一)——心境》(4)
禅问·感悟
学员:我分享几点。第一,法师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简单,有吃、有穿、有一个住的地方就好了。这样人生即使有太大的变化,自己也不会失去什么,这是快乐的根本。
第二点,法师告诉我们人不可能永远善,永远恶。
第三点,法师说到自己在法门寺遭到暴晒的经历,我也体会到人要学会转变思维,外面的世界不可能改变,能变的只有自己的心。
最后,我要学会怎么样去种一个善因,最后得到一个善果。
问:人如果去世了,灵魂会到哪里去?怎么帮助身边的亲人、朋友免除痛苦?
师: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业力,这种业力就会铸造人的性格,性格就会影响他的生活。作为朋友,唯一能关心的就是通过自身的言行去感化对方。
人死了灵魂到哪里去了呢?实际上他前生表现出来的状态就决定了未来灵魂的走向。如果他一生都生活在非常偏激的思想里,他未来的人生肯定是下三道(地狱、饿鬼、畜生)。你们要反省自己,如果自己的身心经常很沉重,那就敲响警钟了,因为你死掉以后肯定不可能上升到上三道(天、人、阿修罗)。因为我们现在活着种下的因,就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结果。
问:算命、算卦、看风水这样的东西,到底在我们人生当中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师:很神秘的东西我就不说了。我打个简单的比喻。你的床跟门对着的时候,晚上睡觉肯定会心神不安,总是担心那个门会不会被人打开,会不会有什么东西进来站在我后面看着我。长期睡在这样的床上,肯定睡不安稳。时间长了肯定会生病,这就是风水。
所以,生活当中很多东西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不要听一些人跟你乱描述。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直觉。
问:那所谓磁场的东西,有吗?
师:有啊,你到太平间的感觉好吗?阴森森的,走在那里全身的毛孔都会竖起来,如果让你住在那种地方感觉自己能好起来吗?虽然那个地方可能没鬼,但是你自己会疑神疑鬼啊。
所以,住的地方要有阳光,适合自己的审美,那就是最好的。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静,都不一样。所以,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问:法师,我为了实现一个目标选择了现在的工作,但是发现这个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了,我还去坚持这个目标吗?
师:我经常告诉学员怎样去思考,就像我来到香海禅寺,没来之前听说濮院多么好,香海禅寺的未来肯定也很好。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濮院这边信佛的人很少。所以,在这里所做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是靠外缘做起来的。
不理想是不是就要放弃呢?是不是选择离开呢?实际上这是可以通过我的努力而改变的,努力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达到我的目标,那我就要坚持。只有坚持,最后的那个结果就会是你所期待的。
如果你所在的工作群体、生活方式及公司宗旨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你也可以试试看通过这个不一样的平台,能对自己有多大的提升和改变,然后慢慢地在适应和磨合中产生新的力量。
所以在生活中抱怨是没用的,只有接受,在接受的前提下你才有改变的可能性。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有更大的平台去展现自己,那你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放弃目前的工作,然后去选择它。但是在这个可能性没有出现的时候,你放弃现在的工作,又去抱怨现在没有更好的平台,那有什么用呢?
我们头脑当中期待的东西都是很美好的,然而现实却不是那么回事。当你幻想太多的时候,现实跟自己的期待永远是脱离的,这样就很难得到快乐。
所以,我们的期待要少一点,在现实中的付出要多一点。
人天长夜,谁启以光明
——以信仰点燃智慧的火焰
寺院是奉养三宝,弘扬佛法的地方。
什么是三宝?供在我们大殿里的释迦牟尼佛和其他的佛菩萨都是佛宝。我们尊重他们,膜拜他们,并不是将之作为神明来进行崇拜,而是要将他们作为我们行事做人的榜样,完美人格的象征来向他们学习。
佛陀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在古印度的传说中,佛在菩提树下开悟了脱,之后无论是魔〔1〕王摩拉的袭击还是它女儿的蛊惑,甚至是一堆魔鬼的冲击,都不能使佛陀脱离沉思。当摩拉使出他的最后一招,向佛陀的头顶扔出一个滚烫的大铁饼时,那个铁饼突然变成了一个鲜花编织的华盖。
佛陀在树下静坐了五个星期,见证了自己的所有前世。后来大风暴袭来,蛇王目査林达将自己的身体缠绕着佛,保护了他。得具究竟智慧以后,佛陀面临选择:进入极乐世界,或者在尘世奔走,宣扬大法。摩拉力劝他选择前者,但是佛陀听从了众生之本梵天的劝告,选择了后者。
佛陀之所以是三宝之一,并不是因为他所行的神迹,而是因为他通过修行,功德圆满,对于众生能够施以悲悯与帮助,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些魔鬼与其说是实有的,不如理解为一种恶势力的象征,一些不施善行的人,实际上就是这世界上的魔,而佛作为善的力量,能够保护善良的人战胜丑与恶,走向美与善。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念他的佛号,被他强大的愿力所摄受而成就道业。
中国古时候就有“五福”之说,其中一个福报就是“善终”,意思是在去世的时候不受病痛的折磨,因为这种折磨会阻碍人们往生,这就是福报不够的表现。
尊重供奉出家师父也是供奉三宝之一,因为他们是僧宝,他们作为佛子,距离佛的距离更近。如果没有僧人,那么大家也就没有地方可以听经闻法,也就没有人给大家讲经论道了。师父们在很多时候扮演着导师的角色,他们可以作为大家心灵的导师,用佛教的理念来开示大家的痛苦。他们是可以信任的聆听者,你把痛苦讲给他们听,他们不但不会看不起你,而且会帮你开解,帮你诵经加持,这就是僧宝的功德。
不要认为出家师父跟我们一样也要吃喝拉撒睡,也会有情绪,也会不高兴,就轻慢地看待他们。他们的存在形式只是为了向众生说明人间修佛的可能性。大家在皈依三宝之后,不要认为只有你“敷坐请师”请来帮你开导的师父才是你的皈依师。实际上,所有的出家师父都是你的皈依师,他们都是大家学习的对象,都要尊重他们。
我们所念的经书来自于论师的修行验证,来自译师的翻译,甚至有很多高僧为了取经、译经事业奉献了他们的生命,才使这些具有大智慧的经书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有机会学习它们、实践它们,这是非常大的福报,所以要用虔诚的心对待法宝。虔诚地对待前人修行的经验。
精严讲寺请了四十多箱《嘉兴藏》,这是很大的功德,如果大家有空,也可以去礼拜这些法宝。到时候如果寺里面晒经,你们也可以过来帮忙,翻一翻经书,这也是一种功德。你们也可以去抄写《心经》、《金刚经》,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安和,能够打开心量理解这些美妙的法门。
三宝是相通的概念。供奉三宝,体现的就是慈悲和智慧。
恭敬三宝,就会得到无量的福德;如果亵渎三宝,也会得到相应的果报。别人做功德,你在旁边随喜赞叹,那么你也能够得到相同的功德。
一切智慧,一切功德,都是从一个“信”字中得来的,信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老师是传播知识的媒介,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如果不信任老师,不相信他说的话,那么就很难学进去。同样的,我们学佛,就要恭敬三宝,对他们如果不恭敬,不信任,那么也很难学到善的知识,走向正道。
你的眼泪,就是我的悲伤
——观音法门的修行要点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礼拜观音菩萨呢?因为观音修的是慈悲,她“与乐拔苦”,把快乐都给别人,帮助别人拔除痛苦。
《普门品》中说:“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观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的法门在于,她能够根据众生的不同特质来决定说法的内容,她的说法契合众生的生活,她向帝王说法和向居士、僧众说法,都是不同的;她能够因材施教,根据众生的快乐与痛苦来向众生宣说其法;她以众生的要求为根本,所以能够受到众生的敬仰。
很多信众都会称说观音菩萨的神迹最大,那也是因为她所修行的法门施行“十二大愿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人们对观音菩萨的渴望,实际上也就是对奉献、付出精神的渴望,是对利他精神、人道主义的渴望,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越是缺失什么,因什么而痛苦,就越会呼唤什么,希求什么。人人都会遇到无助的状况,除了不可抗力的因素以外,很多时候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斗争、挤压而产生的。修行观音菩萨的法门,就教我们对待别人要善意,要乐于助人。
(观音法门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或者两个方向:第一是称名得救,你称念观音名号,菩萨就会闻声救苦,这里“信奉”第一;第二是以观音为师,学习其慈悲济世的精神,敢于牺牲自己,成就他人,这里就是“愿力”第一。法师这里开讲的,主要是以菩萨为师,展开利他的实践,在这种奉献和付出中打破小我,证悟空性的智慧。编者)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够根据别人的需要来及时帮助别人,从他人的角度来安慰、开解他,那么你就会成为别人心目当中的观音菩萨。这样你学佛也就能够做到活学活用了。
比如说如果你的身边有朋友往生了,那么你就应该帮助他料理一系列的后事,为他诵经超度,不要认为这样会带给自己和家人晦气。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也就是违背了观音菩萨的修行理念了。我们每个人都会往生,都会变成一堆枯骨,你会认为自己给别人带来晦气吗?不会的。所以,人家有困难,你能走到他身边,你就是在修行观音菩萨的法门。
金刚界宣说五智中有妙观察智,配列于西方阿弥陀佛与莲华部。身业为阿弥陀佛,口业为观自在菩萨,意业为六足金刚,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未来教主。以后去到极乐世界,就有观音菩萨会为我们讲经说法。所以我们现在就应该行她的修行法门,施善行才会结善果。当我们把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的思想和愿力作为自己的修行法门,我们的磁场就可以与他们对接。
很多年长的居士会对我说儿媳妇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不妨来做换位思考,你可以想一想当初自己刚进门给别人当媳妇的时候,婆婆是不是也对你冷眼相待,那个时候你自己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要想顺利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应当时时与善的频道对接。平时在家里,多为家人付出,想其所想,行其所行。
各位居士都是佛家的四众弟子之一,都应该护持佛法。不要认为自己没有钱就不能护持,其实你过来帮助寺院拔杂草,拖地板,都是护持佛法的表现。平常说人好话就高声赞美,一想到说人是非就咬住舌头,这也是护持佛法。有些人的声音特别好听,一开嗓别人纷纷赞美,这就是他前生对别人美言所积累的果报。当我们听到别人说是非,就应该加以阻止,正所谓:“人责人,天翻地覆;人赞人,天青月明。”
佛缘氤氲之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