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 大明刑事录 - 明月晓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刑事录 >

第144章

第144章

从古道上下来,距离最近的县城不到十里,距金华城六十余里。

二次见面,楚亭月杀了夜袭小元宝山村庄的匪首,东厂过来的那位上差表现得云淡风轻。不但没有替属下报仇的意思,还施施然带着人沿着古道与对方一同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彼此拱手告辞。

天色微明之时,楚亭月站在官道上想了一会儿,指向六十里外的金华城方向——回城。

至此,他们已经不眠不休了三天时间,辗转上百里,爬山越岭、激战良久。

楚亭月自己也感到了强烈的疲惫,终于接受卫堇的建议,到最近的镇上找几匹马。结果,还没到镇上,楚亭月立马吃了过于高估自己体力的苦——在一阵天旋地转后晕了过去。

晕倒前最后的记忆除了随行人员的惊呼便是一个颇为好听的女子的声音,仿佛在说她有马车可用。

再醒来,已经躺在一处干净的房间里,王实守在边上。

她在遂昌受爆炸影响伤了内脏,不但没有按医嘱休养,相反此后一个月就没过过一天安稳日子,全靠用猛药平伤,仗着年轻硬撑。

后面两句话是此间大夫说的。所有医者一样,看到这种不珍惜自己身体的行为,都会又怜又恨的碎碎念。

“幼时本有亏欠,当下能健康安稳,你家中长辈是花了大价钱的。小姑娘不好好珍惜,对得起长辈的辛苦么?受伤未痊愈,三餐不定时,怎么,仗着家中有金山银山继续靠重金来填?身体这玩意,可不是钱多就一定能……”

大夫的絮絮叨被人打断了,救了她的是个花信年华的女子。

眉目如画,风姿绰约,纵然是日常之中,一颦一笑依然写足了“风情”二字。

“巡司,刚刚多亏这位娘子帮忙。”

“官爷客气了,妾身不过是正好有一辆马车。”

楚亭月一时很想骂王实一顿,随随便便上人家的马车,万一对方是匪徒呢,车厢里可动的手脚可多了。他和卫堇还是京城上差的日子过多了,总是少了份警觉心。

“多谢……”

女子轻轻摆了摆手:“巡司不用客气,江湖儿女,举手之劳的事何足挂齿。”

“我们以前见过?”

“这倒是没有。不过,我的一个好朋友多次提起。在浙江,官差打扮的女子也只有巡司一人了。”

她轻轻抚了一下楚亭月的头发:“妾身姓秦,客居金华,日后还有相见的时候。”

说完就走了,也不知道刻意留了半个时辰到底为什么。

“她到这个镇上来做什么?”

王实愣了一下:“听说是吊唁的。”

那女子一身素衣,妆容极淡,的确像是来致哀的。

“这镇上哪家有白事?”

王实完全懵了,不明白对方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出去打听了一圈连连咋舌,觉得自己这位上司真不愧是上司,直觉怎么就那么准。

出白事的人家姓薛,遇难的是薛家公子薛涵。

从枕水园脱险的第二天,薛涵暴毙家中。

何淼镇,薛家。

此前,召集金华仕宦人家捐款赈灾,薛涵隐隐有这一代读书人领头人的气象。

薛家却远远称不上本地名门望族,两个词一个都沾不上。

和清和里苏家的数代书香不同,薛家在薛涵以前三代都是商人,大明开国后几十年里,属于见到朝廷差役都要抖一下的那种。一直熬到永乐朝,朝廷允许商人捐官,拿钱换身份,终于能过上和财力相匹配的日子。

薛涵从父辈起就致力于走仕途,找了好机会收购了一大片田地,生意也不做了,靠着田亩过日,专心致志培养四个孩子。薛涵作为长子,充分体现出家里的钱没白花,虽说比不上苏茗那样“神童才子”,到底一步步科考向前,当下算算年纪照样称得上青年才俊,前途无量。

薛涵努力读书又长袖善舞,和地方官员,乡里士绅的关系不差。薛家讣告一发,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吃过药,顶着大夫充满怨念的眼神,楚亭月出现在了薛家。

一辆马车停在街边,车厢做工精细,每一片木头上不是精雕就是彩绘,拉车的两匹枣红马打理得鬓毛顺滑,从旁走过能闻到一股优雅的香味。真正展现了什么叫做“香车美人”。

秦娘子正从里面出来,她未戴帷幄,纵是素衣淡妆照样美的让人侧目。小镇上的人哪有机会见到这般人物,往来行人似乎都为此停下了脚步,只想多看两眼美人容颜。

有人问“这是薛家哪个亲戚?”

有“见多识广”得回答:“这是金谷园的马车,那人是金谷园老板秦娘子。”

与秦娘子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个青年,同样风神俊朗,与薛家人道别之后,先扶美人上车,自己骑马随车而行。

秦娘子半卷珠帘,微微探身与他说话。

直让人想到两句诗。

郎骑青骢马,妾乘桐油车。

“楚巡司……”

声音有些迟疑,楚亭月一回头:“苏先生!”

苏茗也刚刚下马,一身素衣,手上提着一个匣子,显然也是来吊唁的。

“巡司是为薛家之事而来?薛兄之死另有端倪?”

楚亭月眨眨眼睛:“啊?”

苏茗这几天也累的可以,来回奔波,担惊受怕,眼底已经有重重青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