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友谊飞鸿
第68章友谊飞鸿
进入大学以后,我们的侃帅在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仍然不忘继续保持自己鲜明的“侃帅特色”。但是,由于大家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再加上性格方面的差异,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我们的侃帅既然想保持自己的“特色”,就不想与某些人“同流合污”,去适应所谓的“新潮生活”。尽管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有几分古怪和固执,也一再强调自己要与大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他又避免不了要和别人“撞车”。侃帅日记:“……或许上天早已注定了我的多愁善感与劳心费神;或许自己就是喜欢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生活!从内心里讲,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坚定信念,不为世俗之气所沾染,不为私欲丧大节:既不要让自己耽误别人,也不要别人耽误自己。站在大学新的起点上,把握机遇,努力为自己开拓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既然侃帅的思想,在d市广播电视大学校园里,没有人能够理解,那么他也只好和自己的老朋友来交流了。10月10日,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周末,我们的侃帅是在写信中度过的。带着进入大学的兴奋与激动,他一口气写出了七封信:首先是给父母和周莹表姐的家书,讲述一下自己的情况,别让他们担心;其次便是身处各地的几位朋友:远在h省y市的杨悦和s省x市的李德天,在本省w市二中复习的永安秦丽和在本县一中复习的幻帅陈心诚、聊帅唐荣廷,还有在本县通信公司上班的永宁池晓琳。在信中,除介绍学校的情况和自己的独特体会外,还表达了对各位好友的深深祝福和殷切希望。虽然这里不是什么名牌院校,但是毕竟还是“高等学府”嘛。在这里继续深造的侃帅,也还是多少有一些发言权的。
信件寄出后,侃帅便开始了充满期望的等待!盼信的心情是不言而喻的,自己那颗空虚寂寞的心灵,是多么希望得到一种慰藉和满足。短短几天,侃帅却感觉是度日如年!有道是:“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奇迹出现了:10月19日,正在课上打盹的侃帅被同桌叫醒,两封书信“唰”地一声落在桌上。他立刻睡意全无,拿过一看,更是兴奋不已!原来是永安、永宁二位姐妹的来信。侃帅急忙拆阅以后,更是激动万分,连刚有感觉的感冒,也马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她们在信中都极力回顾高中三年的难忘岁月和真挚友谊,畅谈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
永安讲述了她在w市二中复习的情况:“……我之所以到这里复习,是因为我觉得自己原来吃的苦太少太少,以至最后不能成功!……虽然第一次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异地求学,刚刚开始也是很不适应。但是,人似乎有某种本能,很容易接受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很容易被陌生的环境所接受。现在的我,已经完全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了!”
“w市经济很发达,环境优雅的白浪河就在我住所的不远处。每天,当我骑车上学经过河上的亚星桥,观赏周围美丽的景色时,我才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我应该学会‘独立’,‘享受’一下人间的酸甜苦辣!”
“二中是全市重点中学,我所在班级又是全校的‘尖子班’。这样也正好让我得以重新开始,使我对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虽然我有时不免想家,但是想想以后自己的路,也不怎么想了。毕竟这条路是我自己选择的,我要对自己负责!”
“这几天,我正感到几分空虚和孤独,有些不知所措。你的来信也正好让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从信中得知,你过得也很不错,真替你高兴!……我知道:我们的侃帅可不是一个愿意默默无闻、平平凡凡过一生的人,你总是那么充满自尊和自信!这也正是我向你学习的地方!”
“愿我的祝福陪伴你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永安的信中充满了她的雄心壮志,而永宁的信里则是满腹牢骚。毕竟她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身份都不一样了,自然思想意识也就大不相同了,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的永宁,已经承认了她与侃帅之间的那种特殊的“姐弟关系”,信的开头便是“侃帅弟”,接着才是正文:
“上班后的那种‘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感觉,让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是很烦闷。在这里,每说一句话,事先都要仔细考虑。否则一开口,不知又得罪了谁。想起以前的学生生活,真是让人留恋不已!”
“高中三年,我们相处的日子里,几位朋友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的脾气太坏,说话又很直,难免和大家有些冲撞。可是,你们谁也不怪我,还说我挺厉害。其实,我自己有时也觉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但是脾气难改,也就只好这样将就了!”
“从信中得知,你在大学里过得相当不错,姐姐为你非常高兴。说句实在话,我为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而感到特别遗憾。现在的我,仍然向往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然而,现实与希望往往相差太大。上了一个多月班,我也逐渐地适应了。或许人们都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理!”
“还有,你说你喜欢称我为‘永宁’,那你随便好了。其实,我也挺喜欢这个名字的。‘永远康宁’是你对我的祝福,也是我内心的希望。侃帅弟,姐姐也祝你天天快乐,事业顺心,学习进步,好梦成真!”
侃帅一口气读完两封情意浓浓的信,心中无限感慨:“能与远方的朋友保持这样一种默契与信任,是多么美好!友谊万岁!”
时隔不久,作为“老战友”的幻帅陈心诚与聊帅唐荣廷也分别复函侃帅。除介绍自己目前的复习情况外,还共同祝愿侃帅学习进步,生活愉快,继续努力,早日成材!昔日的兄弟之情和朋友之谊,如同一泓清泉流淌在彼此心中!
……
在与侃帅通信的朋友中,还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从他们相识以来,随着关系的日益密切和友谊的逐步深厚,彼此之间在思想方面的交流也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此人便是侃帅高中时期的第四任同桌、曾与侃帅“亲密合作”的“战略合作伙伴”、现在就读于省城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九八级热能工程一班的朱翔宇“元帅”!两位“战略合作伙伴”高中三年里的交往自然不必提及。高考后到各自接到录取通知书以前,他们也是频频会面。只是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一时无法知道对方的详细通讯地址,才未曾联系。不过,他们都没有忘记对方。
我们的侃帅在11月21日去高专拜会永平肖玫时,方才从振武那里得知朱翔宇的详细通讯地址。向来重视友谊的他,自然是争取主动,先入为主。第二天,他就紧急致函朱翔宇,介绍自己的学校情况和学习生活,并对他表示真挚的问候和热烈的祝贺。说句心里话,当他们在一起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乍一分开,尽管也有许多的肺腑之言,但是却不知从何说起。“距离产生美”,也产生了某种隔阂。因此,两人的书信之上免不了有几分不自然的客套!
很快,11月30日,朱翔宇就从美丽的省城反馈回来相当不错的信息。浓浓友情,同样令侃帅感动不已:
“侃帅,我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刚刚看完你的信不到两分钟!你可以想象我激动的心情。其实,我早就想与你联系了,只因不知道你的通讯地址,方未动笔,万望兄长见谅!”
“进入大学已经两个月了,我对这里的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实,这里第一感觉就是累:一是因为学校管理严格(新生尤其如此);二是由于我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生活。不过,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们学校一大特点:就是男女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女生极少。这大概是工科院校的‘通病’吧。班内共有37人,女生只有5人,男女比例接近8:1。唉,真是没劲!她们在班上可绝对是‘珍稀动物’,属于‘重点保护对象’。正因如此,我们的情况也就是‘惨不忍睹’了。我想,侃帅你那里恐怕不至于如此吧!”
“两个月来,我觉得自己还算不错,如今出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也算是过一把‘书记瘾’吧。从信中得知侃帅你过得也不错,很为你高兴。说真的,远离家乡,远离父母,远离朋友,一切都得靠自己了。异地求学的难处,我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虽然,只有短短的60多天,但是,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成熟了许多。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大学校园里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了,也明白了为什么有人说‘大学生活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了’。侃帅,我想:这一切你应比我好得多!”
“高中三年,说实在的,我真正的好朋友并不多,而你却是其中之一,所以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这份友谊。曾记得我们的‘战略合作’,一次次会谈,一次次思想交流,那段美好的时光真是让人留恋不已。以后我们仍然要举行‘高级会晤’,来进一步扩大合作,加深友谊!”
“最后祝福侃帅学习进步,万事如意,一帆风顺!”
……
几位朋友与侃帅之间的书信往来,使得侃帅那近乎封闭的心灵又敞开了许多。因为只有她(他)们才能与侃帅在一起高谈阔论,也只有她(他)们才能理解侃帅的理论体系和心理感受,毕竟大家都是老同学、老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