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六处处长”
第203章“六处处长”2007年9月1日,各年级正式开学的日子,一切均在忙碌之中。当然,学校的工作步入正轨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原因在于诸多方面,老师与学生是学校的主体,自然处于突出位置。不过,由于刚刚开学,各个班级明显处于“将不知兵,兵不认将”的状态。
侃帅今天是早早来到了学校,根据昨天的会议精神,抓紧时间完成各项任务:课程表、值日表、考勤表等材料全部从电脑里出来。作为“宣传部长”和“文员”,他自然要坐在电脑前忙个不停了。
与此同时,校长室、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的主要领导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本身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而一旦牵扯到电脑操作的问题,差不多都要找侃帅来做,都让侃帅当“副手”,闹得侃帅比“最高领导”还忙。于是,侃帅此时非常希望能像齐天大圣一样有“三头六臂”的分身术,或有“七十二般变化”那样的本事,好让自己能够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除去上述五个部门之外、侃帅称之为“第六处”的机构也就应运而生了,自己则是“第六处处长”。更有意思的是,侃帅摩托车的牌照号码为“6023”,他对此组数字做了非常幽默的解释:“‘6’代表‘第六处’,‘023’的谐音为‘零而散’,形象地概括了我的工作特点!”
下午,侃帅参加了由教办周敬伟主任主持的2007年教师节庆祝大会筹备会议,明确分工,落实任务。今年,侃帅要在陈心诚的领导下负责材料的打印工作,算是“材料组成员”,任务肯定不在少数;好在陈心诚也不是外人,毕竟原来都是“元帅”级别的“战友”!
9月3日,星期一,各年级的时间表、课程表均已到位,正式开课也势在必行了。然而,侃帅的任课安排又发生了变化。
原来,早在十天前,学校安排课程时,曾经征询过他的意见。侃帅明确表示,自己愿意继续担任历史课的教学,原因一是连续两年,对教材已经比较熟悉;二是上一学年的成绩还算可以,甚至还能得到表彰奖励。不过,学校的意思是让他担任七年级(2007级)的生物或地理。由于一时不好定夺,这件事暂时搁浅了。
到了正式上课的时候,问题重又浮出水面,学校与侃帅也都必须面对了。这次,学校的侯选科目是八年级(2006级)地理和七年级(2007级)历史,侃帅自然倾向于后者。然而,这样选择的最大障碍是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高宁枫。原因在于此人系某名牌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正宗的科班出身;刚刚参加工作,他自然希望专业对口,顺风顺水。人还没有来到单位,他早就通过电话向教办周敬伟主任表明了自己的意向。结果是:周主任介绍了中学的情况后,高宁枫的态度竟然是“专业不对口,我就不去报到!”毕竟此时的主动权还在他的手里,年轻气盛的人们最容易犯错误,也最能显示出自己的本事。
针对此种情况,周敬伟主任想出了折中的办法,他让冯志文校长和侃帅一起到教办来讨论对策,听听他们的意见。冯志文校长只表示希望新老师早日到来,马上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其他的事情他可以不管;侃帅的意思则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周主任的想法是先让高宁枫报到再说。这样一来,侃帅明显地处于被动状态,毕竟两位领导都可以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改变自己的意愿。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软磨硬泡”,侃帅也终于不得不妥协了,“借坡下驴”地选择了八年级(2006级)地理,条件是自己只担任一半的工作量(两个班)。因为他那“宣传部长”、“文员”、“多媒体教室管理员”、“远程教育管理员”的工作也不在少数!
侃帅日记:“……无论是办公室和住所的调换,还是年级和科目的变更,我们均已服从大局为出发点,让领导好安排工作,让自己好有个退路。当然,条件要讲,要求要提。否则,什么也说不过去了!……正式上课,虽然我第一次教学地理课,虽然学生们一时还不怎么适应(从‘历史老师’变成了‘地理老师’),但是我们的努力毕竟要有效果,也尽力让地理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们差不多还是自己的老学生,偶尔几个新面孔(重新分班所致)也不是很陌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和’是古代大学问家的标准,我们由此开头,但愿能够开始新的征程!”
9月5日,侃帅匆匆赶到学校,依旧是一大摊子事情,尤其是“办公室”的任务实在是太多了。“办公室主任”对电脑一窍不通,并且还不闻不问。然而,任务却都压在“第六处”这里,侃帅也就无法推脱了。恰好,他也用自己的实际工作,从旁佐证了“办公室主任”的“空壳地位”!
下午,周敬伟主任点名侃帅随同他去县教育局参加特别会议,同行的还有教研室陈心诚主任。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学籍管理问题,由于侃帅连续几年来来都在为学籍录入做工作,因此能够参加这次会议,也就标志他正式成为学校的学籍管理员了。会议的级别很高,分管副局长、基教科主任、县局学籍管理员分别做重要讲话,为参加会议的人员敲响学籍管理方面的警钟;而参加会议的除了侃帅之外,一般都是县属学校的正副校长和乡镇教办的正副主任。
会议进行了近两个小时,侃帅与陈心诚匆匆返回单位。他抓紧时间向冯志文校长回报会议内容;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能够开始的工作应立即着手做起来,争取早日完成。于是,由侃帅负责召集七年级四位班主任(从一班到四班分别是刘素霞、刘莉、孙芳菲、王天琦)开会,布置相关情况。一时间,晚上又要加班了。关于统计学生信息,对于侃帅来说自然比较容易,但是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刘莉、王天琦来说,绝对是一头雾水。于是,侃帅也只有手把手地教他们怎样去做了。当然,年轻人学东西比较快,到晚上十点左右,各项原始材料基本完成,剩下录入电脑的工作就靠侃帅完成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我们的侃帅一直忙于2007级学籍信息的录入工作,放弃了去县城参加全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师节表彰大会的机会,这不仅有中学的内容,还有各小学新一年级的学生信息,统计、录入、核对,三番五次地进行,一点也不能马虎。
侃帅日记:“……作为‘不是分管领导’、却是‘责任人’的我,必须相当谨慎。因为这既要对上级部门(教育局)负责,又要对主管领导(周主任),更要对自己负责。一旦出现什么问题,首先挨处分的人肯定是操作人员,所以我这一关着实严格:及时与各位接洽,保证数据准确无误。……对于电脑操作方面,我们本身的知识有限,不过既然已经把任务揽过来了,也就没有理由不去做好了。‘尽力而为’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必要时也要请专业人士和领导出面协调,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问题的实质!”
9月8日,学籍问题暂时告一段落,侃帅全力投入到筹备全乡教师节庆祝大会中去。根据事先的分工,侃帅主要是在陈心诚的领导下完成材料的打印工作,这是他的“文员”职责所在。同时,作为“宣传部长”,校园环境的布置也要完成,尤其是宣传栏的手抄报,他曾经在班主任联席会议上特别强调:任务紧急,突击完成;作为“多媒体教室管理员”,他必须做好清理工作,毕竟这里是主会场;还有主席台的布置问题,一声令下,调集各路人马为之服务。好在,此时此刻,无论调集到哪个班级,班主任都比较痛快,小集体自然要服从大集体的利益,一切工作中心都围绕教师节进行。
9日,各项筹备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侃帅心中很是欣慰,最主要的希望第二天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10日,全乡教师节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侃帅作为工作人员,从主席台的布置到整个会场的座次安排,从沏茶倒水到音响调试,从节目顺序到最后结尾,哪一项也要有自己的一份付出。连续几年来,每年的这个日子,侃帅差不多都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从开头到结尾,经历庆祝大会的全过程,收获的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9月11日下午,中学召开了开学以来历时最长的全体会议,从6:15一直开到8:45;主席台上的“七大常委”(校长冯志文、前勤副校长张恒志、后勤副校长刘同利、教务处主任冯志武、德育处主任胡新玲、总务处主任王东辉、办公室主任王非凡)分别就全局和分管的工作做了非常详细的安排与部署,制度管理加上人文关怀,成绩与友谊双丰收,既是领导的愿望,也是全体教师的心愿。当然,一切计划、制度关键在于落实。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尽力而为,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成绩!
随后的日子,侃帅的工作仍然处于忙碌之中,包括落实县局学籍管理会议精神,反复整理和核对各年级的学籍信息到最后的上报;包括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也要跟上;包括“校园风广播站”新一届播音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根据自己的用人原则和以往的工作经验,侃帅终于又组建了一支播音员队伍:袁海燕、江春花、张湘、崔文宁、陈翠华、唐志刚、刘宗敏、江珉瑛等人的加入,让这支队伍增添了新的活力。
当然,由于他要照顾夫人祁霞的工作情况,需要在学校与驻地之间来回奔波,让每天多了许多的行程。再加上孩子们跟随祁霞上幼儿园,也凭空增加了太多的家务事,这些都是对侃帅的“严峻考验”。“干好工作,顾好家庭”,应该是侃帅心中天平的两端;他只有多多付出,才能保证天平的平衡状态!
转眼到了月底,侃帅日记:“……整个9月份的30天,从开学到规范,从筹备教师节到学籍管理,从多媒体教室到校园风广播站,我们一直处于忙碌之中。别管职位的变化与否,工作必须要做。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增长能力与才干,这是我们一直所期望的。但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能够保持这样的姿态,争取以后又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