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相恋“李淑平”
第57章相恋“李淑平”从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起,侃帅就对一位“美女”发起了“爱情攻势”。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她”追到手,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是,直到高三,侃帅也没有追上“她”,更没有得到“她”的任何回报。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他们在初中时候的关系就很糟糕,几乎是“势不两立”。按说,时间长了,关系应该有所缓和,然而……此“女”是谁?“李淑平”是也!
其实,“李淑平”并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侃帅对高中数学课里的“立体几何、代数、平面解析几何”的谐音简称。初中时候,侃帅的数学成绩就很差,勉强升入高中以后,他也下决心补课。可由于他的基础实在是太差了,方法也有问题,因此数学成绩仍然是很可怜的那十几分、几十分。侃帅为此苦恼不已!
高二后半学期,数学课已经基本结束,进入全面复习阶段。与此同时,五科会考的复习也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教数学的王清刚老师虽然业务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教学态度非常认真,喜欢向同学们征求意见和教学建议,试图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成绩。当时,班上流行的口号是:“一切为会考!”同学们都在为会考而努力奋斗!对于非会考科目的数学自然也就松懈了下来,也无人响应老师的要求!
也许老天非得让奇迹出现。就在此时,平时数学成绩差到极点的侃帅竟然出乎意料地毛遂自荐,斗胆向王清刚老师进言,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的建议。全文如下:
王老师:
您好!当前,会考复习和数学复习都进入了最为紧张的阶段。如何处理二者关系,使之都能顺利进行,已经成为多数同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应您的要求,我特意提出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1.每次上课前,说明本节课复习的内容,让同学们复述重要公式、定理和结论,制造一定的课堂气氛。
2.出1---2道低难度的练习题,直接运用所学的公式、定理解答,可以照顾到90%以上的同学。
3.出2---3道中等难度的练习题,需要理解、变通所学内容。老师只讲解答思路、技巧和方法,不说答案,可以照顾到75%以上的同学。
4.出1---2道高难度练习题,老师重点讲解,包括解答思路、技巧和方法,并且进行题型归纳,扩大知识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可以照顾到50%---60%以上的同学。
5.及时总结,反复强调,分别照顾不同水平的同学,让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不同层次知识。
愿王老师与我们共同上好数学复习课!
学生张玉杰
1997年6月3日
侃帅此举颇令人不解,但是他自觉问心无愧!既是为大家,也是为自己!因为班上除了侃帅,再没有别人进言,所以他也得到了王老师的大力表扬和热情鼓励!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我们的侃帅在高度的兴奋中,顺利地通过了期末考试,升入了高三。
高三伊始,侃帅就下定决心:在这一年里,一定要让数学成绩来个“零的突破”!此时,我们的侃帅才将数学定名为“李淑平”,并看作一位矜持傲气、冷若冰霜的“美女”。他要尽全力去追求“她”,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然而,决心好下,实施很难。高三的“题海战术”很快让侃帅忙得手脚无措:既要学好基础知识,又要好大量的练习题。面对严峻的形势,他明显地表现出力不从心。不过,令他“欣慰”的是:他并非一点都不懂、都不会,而是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做题的速度比较慢。只要态度认真,严格要求,还有学好的可能!
但是,数学课上,我们的侃帅仍然感到痛苦不堪。每节课后,他都浑身无力,就像被抽去了筋骨一般,四肢都无法支撑起瘫倒在座位上的身体,脑海中也是一片空白。几位朋友了解到他情况以后,都劝他:“可以去找老师谈谈,讲一下自己的感受,请老师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或许会好一些!”侃帅连连称是。经过一番考虑,他终于鼓起勇气,硬着头皮,向王清刚老师说明了自己的情况。王老师说:“……你要以课本为本,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都掌握好,做做最基本的练习题;不要光求速度,而要求质量;该记牢的一定要记牢;对于学校统一发的练习题,你不一定都做,只要把最基本的做好就行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使你在高三的成绩有所提高……”
听到鼓励,侃帅的心里不由得一阵激动,又暗下决心,想要拼杀一番了。可是,冲动过后的侃帅,又很快被一种悲观的情绪所笼罩。他对一些有难度的练习题干脆不做,更不想去问别人。因为这样与抄袭无异,吃力不讨好。这就是我们的侃帅,要不怎么说他性格怪僻呢?
随着日月的流逝,街头的树叶在秋风中枯了、黄了、落了,又在春风中泛出了新绿,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侃帅的数学成绩仍然不见起色。他觉得王老师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已经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反动”。当然,大家都明白这些,只是王老师的做法,非但没有能够激发起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变压力为动力,反而从另一个侧面上加剧了同学们的厌烦心理。
在一次“自由发言”的班会上,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我们的侃帅竟然首先发言,用“弹簧与烂柿子”的例子,说明采取“激励式教学法”的好处,并且针对王老师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我们不是属‘弹簧’的。弹簧所受的压力越大,它的反弹力也就越大。当然,它也有自己的极限:压力过大,它也会崩断。我们大多数人是属‘烂柿子’的,用手一摁,就全烂了。在重大的压力下,根本就鼓不起动力!”好家伙,侃帅的发言也得到了部分同学的支持。他们纷纷发言,一致同意侃帅的观点。主持班会的杨老夫子一见如此,也就赶紧采取强制措施,宣布:所有发言,一律无效!给予全盘否定!
从此以后,我们的侃帅再没有对“李淑平”产生多大的兴趣。在会考勉强过关以后,侃帅对“她”就更加不重视了。当然,高考时,“她”也不会将高分数和好成绩给予侃帅。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无缘对面手难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