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修行 - 剑转乾坤 - 东南星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剑转乾坤 >

第10章修行

自那一日过去后,萧莼又迎来了全新的生活,每日清晨总是坐在寒潭边摇头晃脑的念各种古书与经文,写字练字,到了午时,吃过饭半个时辰后,便又得去砍竹子。

破天峰上的紫竹是昆仑派最多之地,以寒潭为分界点,前山占了大半,右边几乎都是,至于左边的林子,则是山上弟子种植蔬菜与草药之地。

紫竹林中的竹子常年生长于灵气逼人之地,自然不同于山下那些个野竹子,莫看其外表有些还没拇指大,却是坚硬异常,据说最硬的一共有二百多根,生长上千年,即便是忘情真人也舍不得动用分毫。

萧莼头一次砍竹子时,一开始是极为不放在眼中的,可当她下刀那一刻,细竹霍然弹了一下,一道触目惊心的疤痕印在她脸上,疼得泪珠子打转,反观那细小竹子没有一点变化,那一天下午,可谓用尽手段,劈、砍、磨、锯、折,两个多时辰才凑齐三根,在那一刻,扔了柴刀,摊开双手却是止不住的颤抖,通红疼痛无比,还夹杂着淡淡白痕,身上也是汗如雨。

那一刻萧莼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了,她直接便倒睡在了草坪上,若不是卫姝将她叫醒,背着她回到院子,只怕是要睡至天黑。

忘情真人于修道一途素来严厉,即便见她劳累也并未担忧,只是让白赫廷继续授予她《大品天仙道》前三层法门。先是仔细与他讲解人体经脉、气脉运转,然后便是如何打坐、冥想。

从那个晚上起,萧莼便正式踏入修行道路。

《大品天仙道》从容而难,清微境前三层十分粗浅,却只感悟、引气、练气。所谓感悟,即是抛却诸般烦恼,放开心念静坐,感悟那冥冥中的一股能与本体相呼应的“气”,首重悟性。若能悟出那股与先天之气呼应的气,便可引渡其入体,行大周天运转,借此更好的感悟天地造化。第三层便是真真正正的练气,能够操控灵气在周天内运转并将其转化为有形之气。道门中曾有一个古老的说法:万般修行皆为气始。

至于第四层,乃《大品天仙道》中的第一个分水岭,若能达到,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物”,俗称隔空取物,到了四层巅峰,那便是许多人所向往的御剑飞行,御物杀敌了,且从御物起,昆仑派弟子便是主修元气。

人之元气,乃神魂之肴馔,故曰子丹时肴馔正黄,是以神服元气,形食五味,气清即神爽,气浊即神病,故常谓匀修炼气,常令气清,所谓炼神、炼魂、却鬼、制魄,使形神俱安,夫魂降于天,谓之神,魄本于地,谓之鬼。鬼即属阴,神即属阳,所以炼魂神,服元气,千万不死,身得升天。食五味、祝淫鬼,千万皆死,形没于地。夫魂飞于天,魄沉于泉,水火分解,各归本元,生则同体,死则相县,飞沉各异禀之自然。”(出自《古洗记云》。)

再者夫元气有一,用则有二;用阳气则能飞行自在,朝太清而游五岳;用阴气即能住世知寿,适太阳而游洞穴。是谓元气一性阴阳二体。一能生二,二能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若不得元气分阴阳之用,即万物无由生化、成长,故神无元气即不灵,道无元气即不生,元气无阴阳即不形,形须有气,气须有阴阳,阴阳须有精,精须有神,神须有道,道须有术,术须有法,法须有心,心须有一,一须有真,真须有至,至无、至虚、至清、至净、至妙、至明,至至相续,亲亲相授,授须其人,非道勿与。(出自《导引术》)

那天夜晚,萧莼初次尝试感悟灵气,便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似察觉冥冥之中有某种东西,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她实实在在认为是有的,可只片刻便消失,因着好奇心,又谨记着师父与师兄的教诲,静下心枯坐了不知多久,那个东西终于再次出现且被萧莼捕捉,原来,是一丝阴阳交汇的清气,她无数次伸出无形之手,慢慢感受、触碰、尝试着让它与自己合一,最终也的确是做到了,当萧莼再次睁眼时,竟然过了两个时辰,吓得她以为天亮,怕耽误次日功课,急急忙忙睡着。

次日,当她再次去到紫竹林时,将自己的感受告诉白赫廷,尽管白赫廷听师父郑重说过这位师妹不同于常人,是个修行的绝好苗子,可当她听闻之后,还是忍不住惊讶与感慨,想他虽不是天赋绝伦,却也领先世上许多人了,可当年初次修炼时,光是为了感悟那一股气,便用了足足半个月,后半个多月才成功引气。

白赫廷将事实说与她听,萧莼很高兴,不过他后面也再次认真教诲了些,切勿贪功冒进,需循序渐进,萧莼虽不知究竟是何意,但还是答应了。

后三个多月内,她的修为仿佛一飞冲天,已然将周天运行了一半,全身窍穴操控自如,引灵入体更是轻轻松松,所有弟子瞪大眼睛,满是不可思议,忘情真人连连大笑,第一次对她无比赞叹。

萧莼还是很自豪,从那天起,便愈发努力,连砍竹子都没觉得那么累了。

从那天告知众人后,一晃又是五六个月过去了,师兄师姐与长辈们对她甚是关怀宠爱,萧莼也渐渐习惯了山中的生活,过得甚是不错。

忽然有一日,萧莼觉得自己丹田出现了很莫名的变化,可又说不出究竟是哪里,不过她也懒得理,该做什么照样做,她如今任务已经加重了,从早到晚练拳、练剑、练字、砍竹子、修炼。

当萧莼砍完竹子,在水潭边洗把脸后,便靠在一棵大树下,砰的一声,一根木枝从树上掉了下来,刚好落在她的肩头。萧莼翻了个白眼,将树枝抛开,思绪飘忽很久,目光重新定在木枝上,想着自己若是能够控物便好了。

“唉!”

萧莼叹了口气,看向了自己手上那个金镯子,她突发奇想将镯子摘下来扔到对面,想象着自己能够操控一切的样子,吸纳一点灵气入体,而后以平日修行时那种松弛而空灵的状态,学着师兄们御物的动作,向着子母铃一指。

那一瞬间,微风拂过她平静的脸颊,在她无比期待的目光中,子母铃轻轻地动了一下!

萧莼张了张嘴,后知后觉的笑了,疲劳也随之而散,只不过,当她再次想让那子母铃挪动时,却又不管用了,萧莼愕然,十来次手势过后紧皱眉头,狐疑的看着自己的手,怎的这般不稳定,她随即转念一想,定然是自己修为不够。

于是乎,接下来的几日,萧莼每日除了做功课外,每天必然会对着子母铃施展那御物之术,即便有时给师兄们帮忙做饭,有时也会对着锅碗瓢盆一顿手舞足蹈,虽然有时不甚灵验,但她还是很高兴。

在半个月后的晚饭时分,忘情真人从紫霄峰回来,心情颇好,便与众人一同进食,刚坐上桌没多久,看了眼萧莼,说道:“你上山有一年了吧。”

萧莼点了点头,忘情真人又道:“这几日我怎么总看你时常对着一些死物手舞足蹈的。”

萧莼笑了笑,大大方方道:“师父,我觉得我应该已经修至第四层了,这些天引灵气入体,经常用念力驱动子母铃和好些厨具,动了一下,只是不怎么明显,一会儿就掉下去了。”

哗!

众人皆为动容,清微第四层,乃是《大品天仙道》修炼法宝的基础,而如今萧莼只修炼一年不到,真个是堪称怪物。

忘情真人面上掠过一丝欢喜,道:“不错,维持不久是你如今道基不稳,再加以修炼就好,等会儿吃完了你跟我走。”

“好。”

破天峰十位弟子纷纷向萧莼道贺,如此一来二去聊了好半天,饭也吃得颇慢,完事后,老五与老六留下收拾碗筷,其余人便很快出去了。

萧莼在忘语真人的带领下,绕过院落与大殿,沿着山道向后山走去,但见林间古木森森,绿意盎然,雾气弥漫中清脆鸟鸣从深处传来,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洒落,为这古林踱了一层光环。

走出光暗交织,虬枝古蔓的山道密林,眼过之处逐渐开阔,两条蜿蜒曲折的青石路分别通往不同方向,中间则栽种着不少娇艳名花,蜜蜂嗡嗡响,蝴蝶来回飞。

师徒二人走进右边那片汪洋翠竹,竹林小径上,凉爽的清风让人心旷神怡,青草与浓重的灵气环绕在身边,耳畔传来的鸟鸣声和虫鸣声越来越重,为这片竹林增添了无限生机。

没过一会儿,一片飞檐映入眼帘,随即出现了一座高大雄伟的殿宇,与前山太极殿不同的是,这里更多了一丝肃穆古朴的气息,也不知承载了人间多少岁月情愁。

殿宇牌匾之上龙飞凤舞写着“祖师祠堂”四个金色大字,二人来到殿宇前,忽然一道白光窜了出来。

竟是一只白虎,身躯庞大,高逾十丈,毛色黑白相间,白色如雪花纯白无瑕,黑色的斑纹幽深有序,大嘴巨目,双眸呈金,两颗锋利的獠牙凛然发光,让人生畏。

萧莼曾听师兄们提起过,昆仑仙山绵延不绝,其中不乏异兽神物,每座山头至少也会有一只镇山灵兽,而破天峰上的,正是常年居于后山的白虎。虽是异兽,但神通广大,乃当年第十五代掌门广元子祖师收服的上古异兽,并取名“太白”,在昆仑派至今已有四千多年,曾为昆仑派降妖除魔,功德无量,被昆仑派所有修士敬称为“太白天尊”。

那白虎见是忘情真人,悠闲的看了他们一眼,师徒二人向着它行了一礼,白虎张口大吼了一下,一个闪身便消失了,连残影都没留下。

忘情真人继续走向大殿前,推开殿门后,沧桑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斑驳的墙壁上镌刻着昆仑历代祖师的功绩,灵位供牌上都是威名赫赫,曾名动一方的名字,香案上烛火摇曳,香炉中寥寥青烟飘起,味清不腻。

二人先后点燃三炷香,面色肃然,恭恭敬敬在案前蒲团上磕了头,动作轻柔地把香插入香炉中。

当忘情真人瞥见角落中的那两个牌位时,重重地叹了口气,萧莼的目光也放了过去,只见那位置高低不一的三个牌位上分别写着:

“昆仑派第二十六代掌门无方子道人灵位。”

“昆仑派龙虎峰第二十七代弟子江潮灵位。”

“昆仑派龙虎峰第二十七代弟子林霜灵位。”

世事无常,生死有命,斯人已逝,唯有青灯相伴,忘情真人看的那三人默然不语,萧莼也下意识不说话,师兄们提起过,这三人分别是师父敬爱的师尊、无私的师兄与那红颜薄命,无缘厮守的心上人。

忘情真人摇了摇头,绕过香案灵位,来到殿宇后堂,这里比之前面更加宽敞,眼前的朱红大门没有岁月的痕迹。

忘情真人拿出钥匙将门打开,袖子轻轻舞动,大门自觉敞开,里面很宽敞亮堂,干净整齐的檀木架子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法器。

萧莼暗自咋舌,她知道这里是藏兵阁,历代破天峰弟子死后,他们的法器都会被收纳在这儿,但从来没进来过,便是连她那十位师兄也是,二师兄倒是常来,却只是因为偷跑下山经常被发现,师父罚他跪祖师祠堂与打扫这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