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修炼体系
黄昏的荒原苍凉无比,尽头悬着一颗火球,散发的光线蔓延广袤,四周一片安静,偶尔几只羚羊跳跃,孤鹰盘旋,高鸣几声,便散了去。
空旷的原野上,一棵大树仿佛与天交接,枝叶遍开,繁盛高大,倒是添了几分生机。
四个人,同时往三个方向走来,很有默契的聚集在那棵大树下围坐,若李长生与那座小镇的人在此,定然会很惊讶,那其中一个青衫拢袖的俊俏男子,可不正是小镇学墅先生吗?若萧莼在此,定然也会认出,青衫男子以及坐在他身后的白衣少年正是上次她于古道中碰到的人。
而另外一人,头戴鱼尾冠,身着朴素道袍,却不是道士江乘又是何人?
最后那人,是个道士,貌若幽莲,二十出头的年纪,一袭蹁跹白衣,头戴偃月冠,绝世出尘,背后背着一把无鞘的单薄长剑,清亮如秋水,有莹莹红光。
女子蹙眉道:“叫我前来所为何事?”
道士江乘乐呵呵道:“贫道以为你会说好久不见呢。”
女子淡笑道:“是好久不见,所以才问。”
斐然微笑道:“好了好了,百年之约还差十年,你们有何看法?找到人了没?”
女子道:“无甚意思,善与恶总是如此,我懒得找。”斐然道:“的确无意思,我也知道你懒得找,所以今日请你来,是想给你一个惊喜。”
女子蹙眉没好气道:“惊喜?别是惊吓吧,早说在哪里,我直接去不就好了?何需如此弯弯绕绕?”
…………
再说那桃叶巷李家,如今破旧的房屋外面,李长生呆呆的坐在台阶上,在他对面,萧莼正在用布条擦拭天权剑身,她斜举着剑,一只眉眼被剑身遮挡,另外一只,很平静的欣赏着。
当她把剑放回去时,道:“怎么样?想好了什么时候出发了没?”
先前,崔明说出不仅是陈春生想让他送四个学子去清秋书院求学,连崔明自己都觉得李长生很可靠,于是在问过几个小孩意见后便这样决定了,回来路上,李长生说过,他少时家中困苦,连几颗铜钱都拿不出手,只能悄悄的蹲在学堂外面,聆听他们诵读各种各样的圣贤书,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他听得很幸福,虽然那位先生从他第一次去就发现了,但从来没有阻止过。
李长生沉默片刻,苦笑道:“崔爷爷和陈大哥希望我去送,那我是肯定很愿意的,但这次不一样,他们愿意接受我送,更多是因为萧姑娘。”
“那就一起吧,我可以勉勉强强护送你们一程。”萧莼道。
“为什么?”
萧莼笑道:“人多热闹些,清秋书院在凤尾郡隔壁听雪郡最边上的暮雨城,我算了一下,按照架牛车的速度或者马车,从小镇出发到那里,至少两个多月。”
李长生忙道:“然后呢?”萧莼白了他一眼,继续道:“菩提寺中有一种非常罕见的莲花,还有三个多月才能开花,我要替师兄求一枚莲子。”
李长生笑道:“原来是顺路啊。”
萧莼冷笑道:“那你以为是什么?以为我大发慈悲当烂好人收拾烂摊子是吧?”
李长生尴尬的道:“不是…姑娘你也太能想了。”萧莼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懒懒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她去到李长生身边坐下,没好气道:“我发现只要有你在的地方,就是麻烦多,我这来来回回都折腾三次了,每次遇到的事多少都跟你有关系,师父说修行一世不能一味看实力,人世间的七情六欲若能体会更多,那也将是自己修为的重要部分。”
李长生听得云里雾里,萧莼也不在意,接着道:“你们那位学墅先生,江道长,陈老头这三人我敢肯定,都是实实在在的高手,但奇怪的是,就是这样的三个高手,却能齐聚在小镇,看似巧合其实多是草线伏灰罢了,他们每个人对你,都或多或少跟其他人不一样,我不知道你年少时究竟遭遇了什么,遇到了什么,还是你祖上有什么不可告知的秘密,但我得提醒你,有些时候小小的一步,可能就会进入一个局,虽然我不是术士,不擅谋划与布局,但也好歹师承道门高人,这点眼力见还是有的,我看你很顺眼,所以才提醒你,做什么事都要慎之又慎,最好是干脆利落些。”
李长生吞了口口水,小心翼翼道:“草线伏灰…是啥意思?”
萧莼狠狠瞪了他一眼,最终无奈摇了摇头,道:“意思是做事有些漏洞可被人观察得出,对了上次江道长送你的那本书可以给我看看吗?”
“哦好,萧姑娘你等着啊!”李长生连忙回到屋子,在一处极隐蔽地的盒子里拿出那本书,出去递给萧莼。
萧莼翻开,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翻看了一遍,最终合上书本,笑意盈盈道:“你走运了。”
李长生讶然道:“啥?这上面讲的是什么呀?”
萧莼道:“你知道当今修真界哪些教派术法造诣最高吗?”
李长生茫然道:“这我哪儿知道?”
萧莼认真道:“在上古时代,这个世界其实不属于人族统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妖族主宰,后面人族崛起,经过漫长岁月锻炼出了武道雏形,研究出了各种兵器,还有能够自由运用的气功,一步步抵抗妖禽猛兽。
在一代代先贤努力下,窥探天机,逐渐诞生出各种各样的修炼体系与关于人性和世界的学问以及抗妖的法宝。
方今天下,佛道儒三教最为鼎盛,所有术法经文都是源自这三教,你所知的西昆仑、麒麟谷还有云霞宗这种,都源于道教,至于佛教教徒就是那些武僧和尚之类的,你们大部分人诵读的圣贤书都是属于儒家思想,三教之外还有百家,比如教会人们制造机关暗器与城防布局的墨家,治病救人的医家,以及通晓推演之术的阴阳家,以杀伐证道,无畏无惧的兵家。
学问与教派虽多,但归根结底,修行方式却大致分为六种,一种是以运用气功为基础的,被称为练气士,以道门居多。
第二种和第三种有些类似,就是佛家与儒家,许多人遇事不决,或遭遇磨难,会选择烧香拜佛,发大宏愿,别以为这只是一种忽悠人的,实际上对于修为高深的高僧来说,香火供奉会滋生一种若有若有的类似灵气的气运,时常有人说立地成佛四字,这四个字分量很种,一些选择立地成佛的高僧,都会是在香火鼎盛之处,以便他们汲取宏愿气运来参禅悟道,以靠香火供奉的气运修行者,叫做禅师。
第三种,儒家的儒士,儒家广修浩然正气,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这话不仅是让学子领会其中意思,更是真真正正的儒士修出浩然气的关键,学问与文字,是人族不可或缺的宝物,任何人都逃不过后天教化,只是看深浅罢了,学子到了一定境界,品行高尚雅洁的很多人叫君子,君子之上,有立德树人,纯良大义者则为贤者,贤者若能在万书丛中领悟浩然气,那才是真正的儒士。
另外一种是以捶打体魄,熬炼身体,真元并修的,叫做武夫,最后一种,是企图通过自然之力来浇灌自身的方术,用降神仪式和咒语来实施,炼这种的,被称为巫师。
如今天下间,巫师数量最少,而且并不在中土神洲,而是在相隔不知几百万里之外的南疆大陆,而且很多年前爆发内乱,更加稀少了,儒士与禅师非道行高深者不可,也是很少很少。
论繁盛程度,道门居第一,也造就了练气士最多的局面,但盛极必衰的道理从来不假,而且练气士重根骨与天赋,能够真正入门的非常少,三教为了避免仙凡混乱的局面,定出了规矩,修士大多居于世外灵山,普通人则落于山下,随着中土神洲越来越昌盛,便有了如今多国林立,各自为王的局面,但实际上真正发生什么灵异大事,还得是山上的修士做主。
而山下各国之间,多由武夫统治江湖,一般的武夫,在很多人看来,那是练气士的弃子,没有机会或者天赋踏上修行之路时,才会选择去练武,但实际上武夫也分很多种,高手自然不能小觑。”
一连说了这么一大堆话,萧莼顿了一下,站起来往前走几步,看着很认真听讲但又有些茫然的李长生道:“记不住就算了。”
李长生立刻挺直了身子,似有些紧张的道:“没有,我记性很好的,虽然姑娘说的有些话不懂具体什么意思,但大致还是记住了。”
萧莼怒道:“你不要觉得我是在怪你,我是认真的在跟你说,反正你也只是个半吊子,听不懂我又不会砍你。”
李长生眼神清澈道:“我也是认真的在跟姑娘说,真的记住了,真的!”萧莼翻了个白眼,忍住砍人的冲动,李长生虽然不知道萧姑娘在想些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要是不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可能小命不保,他急忙道:“姑娘跟我说的这些,跟江道长送我的书有什么关系吗?”
萧莼气呼呼道:“这是一本武道秘籍,名叫《神照九阳经》。”
李长生张大了嘴巴,久久不曾合拢,萧莼看着他这副傻样,正准备说话,李长生抢先道:“那这秘籍厉害吗?”
萧莼点点头:“厉害的,欲练此功必须是阳年阳月阳日出生,再锤炼体魄,练拳走桩,同时练就武道前五境,致使肌肤细腻精密的铜皮境、骨骼硬朗如精铁的铁骨境、血液浓稠如蜂蜜的凝血境、经脉真气流转如水流的真元境、气沉丹田不动如山的石雕境,至于下五境之上还有中二境,再往上就是上三境了,达到中二境的,已经算得上江湖高手了,独自游历江湖很少有个敢主动挑衅。
你的这本武道秘籍还有一个颇为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走纯阳路子,将书上的拳谱练完,努力跻身中二境,调动体内真元神念坐照人体九大经脉,在同境之中便没什么对手了。”
李长生心中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复,万千言语都未能说出口,萧莼笑了笑,不合时宜的泼出冷水:“我可告诉你,我不会摸骨算命看人资质根骨,不知道中二境究竟是哪种光景,我自己都才武道第五境,是个正经练气士,在这方面虽然能占据学问优势,但真正能帮你的其实没多少,而且据我所知,武道一途必须不怕吃苦,听师兄们说起曾经下山遇到的好多武夫都过得很惨,主动挨揍喂拳,主动对敌,时常置身于危险中,尽管如此,也不一定能跻身第五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