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 穿成庶女的庶子 - 明照万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她拿起小车翻来覆去的看,放在地上行驶,突然懂了朗月的意思,如果把这个小零件转移到梭子上,不就可以稳稳移动,毫不费力吗?

说干就干,她们两专门去找了木匠,让他拆解小车里的小部件。本来这个小部件也很简单,工匠只需要稍微一解开看过,就能完整复制,仿造轨道,然后运用到纺织机上。

看着一来一回轻巧穿梭毫不费力的梭子,宋朗月激动的拍手,妙啊!这下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别的丝线都是提前固定好的,唯有纬线需要移动,解决了这个问题,效率就提升了一大截。

李骄杨让梭子不停的来回穿梭测试顺滑度,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更改细节,反反复复的改了三回,终于能够让梭子自如活动。

看着灵活的梭子,她再三跟木匠强调保密的重要,木匠跟宋家来往颇多,慎重的点头承诺。

上次帮忙做自行车让木匠狠狠出了回风头,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飞来,也让木匠狠狠赚了一笔,并且好生在同行之间赚了名气出了风头。

他也自知事关重大,打算把嘴巴闭的比蚌壳还紧。

送走了木匠,两姑嫂看着被改装过的纺织机,竟一时不知道该拿这个东西怎么办。思来想去,还是李骄杨提议先把侧间关好,两人去正院的书房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

宋朗月虽然看着纺织机改造成功,更多的还是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兴奋,虽然隐约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但并没那么看重,对她来说,这跟写了一首好诗,写了一篇好文没什么区别,只是新鲜而已。

李骄杨却更明白其中的关窍,一旦梭子能够活动自如,不仅仅能提高纺织的速度,而且布匹的宽度也会随之拓展,不用费心裁剪计算布匹大小,为了美观拼凑图案,对于整个纺织行业会是一次全新的变革。

如果李骄杨狠心一点把这个技术隐瞒下来,作为家中秘藏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相信用不了几代,就能成为一代富豪,保几代人的富贵。

她捏紧了衣角,心神不定的想着,该如何选择才是最好呢?

正没有头绪时,外头李骄杨的贴身丫头喊了一声小姐,就要敲门进来。

“有事吗?”

丫头回答说:“小姐,到了每月清账的时候了,要不要奴婢把账本送进来?”

“就放在我的书桌上吧,我等会儿再去检查。”

丫头躬身应是,转身去抱账本了,可在她转身的瞬间,衣裙之下不经意露出一点被缝补过的裤脚。

丫头的手非常巧,把裂缝巧妙的补成了一支脆生生的竹子样式,但是仔细瞧,还是能看出痕迹的。

丫头的月例不低,每季度发两件衣裳,绕是如此,丫头对于衣裳也是缝缝补补,再三珍惜。

她们已经不算贫穷,也如此珍惜衣物,就更别说外头的人了,李骄杨想起曾经看过村中孩童的打赤脚和光着胳膊到处跑的样子,原本摇摆不定的心,终于稳定下来。

银子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赚,但衣食住行,衣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这样的钱不能赚。

想通此事后,李骄杨长长舒了一口气,又暗笑自己想太多,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都在筹谋钱怎么花了!

笑过之后,李骄杨拉着宋朗月进书房,低声说道:“东西才刚刚造出来,能不能用,好不好用都不可知,咱们两个先悄悄的干着,等到确定没问题后,再上报,可好?”

朗月一想也是这个道理,点头答应,并且开始认真翻看相关的纺织书,想要做到尽善尽美。

宋朗旭一回家就见着两姑嫂忙忙碌碌,连吃饭都是挤出时间的,也没去打扰她们,只让她们先安心做自己的。

大概过了十余天,李骄杨抱着自己亲手纺织的几匹棉布,绢来做对比后。她发现了许多东西。

首先,采用新式机器纺织的布匹,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其中图案越简单的布匹,省的时间越多,毕竟不需要来回换丝线。

但即使是复杂的图案,也会节省一定的时间,比原来强的得多。

其次,这样织出来的布匹,长度比原来宽了一尺多,做起衣服来更有余裕。

这个一尺的数据,只是在原来的纺织机上加装了轨道才改良的数据,如果把整个纺织机都全部改造一番,想必还能加长,到时候两尺三尺甚至更长,完全不是问题。

最后,这样织出来的布匹,并不会跟原先的布匹质量产生任何差异,这次的改造是完全成功的。

宋朗旭做了很多提醒和暗示,但在二人面前,还是要装出惊讶的样子:“这是你们两人的成果?乖乖,厉害啊!”

两人相视一笑,宋朗月表示,全靠嫂子脑筋转得快,竟然能够想到这样的法子。

李骄杨也不肯居功,只说是朗月送来的小车给了她灵感,不然她也想不到可以改造轨道。

“你们两都是功臣,就不要你推我让,互相谦虚了。”宋朗旭一锤定音,“我先问一个问题,保密,做好了吗?”

李骄杨先点头:“那当然,应该说除了我跟朗月,只有做活的木匠知道此事。”

“那就好,事不密则不成,最要紧的就是保密。”他又强调了一遍,“骄杨,你在庄子上专门种了一批棉花对吧?”

李骄杨不明所以的点头。

“上报的事情,先不要急,等到秋收棉花丰收时,才是新式纺织机亮相的最佳时刻。”宋朗旭的手摸过纺织机上的纹路,“我有一种预感,它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李骄杨也深信这点。为了等候这个时候来临,她愿意先做好完全准备。

在这段蛰伏的时间里,她也没闲着,一边测试机器的耐久度,一边考虑用纺织机做出点新式图案来,纯色布料固然牢固耐看,但有图案的布料肯定更美观大方,更受欢迎。

她耗费心思,终于研制出一种带着暗纹的布料,既不用额外费心思编织,又显的好看美观,于是把这种布料特特织了好几匹,以作他用。

李骄杨还暗戳戳的给自己缝了一身衣裙,得意的穿出门去显摆。

而宋朗旭这边,京城的这股流行风,终于吹到了江南。

江南本为鱼米之乡,不论首饰还是衣裳都别有一股柔婉清新的风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江南的商人都会运送一批新鲜的衣饰来京城,赚上一笔大钱。

客商们自有自己的骄傲,觉得江南的事物样样都好都新鲜,可是今儿打眼一看,嘿?街道上这些怪模怪样的东西,到底是怎么回事?居然不用牲力,也能移动?商人多瞧了几眼,虽然不懂为什么能够移动,但却能看出它的价值。江南道路平坦,处处都是平原,正需要这样的东西来代替马车。

而且,光是够新奇这点,已经够了。

察觉到商机的商人也不迟疑,转头问自己的合作伙伴那是什么东西,合作伙伴乐呵呵的说,正是大江一厂造出来的自行车,如果想要订购的话,请早!一厂的订单都快要排到半个月后了。

两人嘀嘀咕咕说话的时候,陆陆续续有好几辆同样款式,同样招牌的马车路过,上头满登登的坐着人,车夫还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马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