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第73章将军
第73章
孙氏一点都没瞒着,三言两语的把事情都给说了一遍,又说,做生意都是一样的,自家这边肯定不会阻止,也不会说闲话就是了。
只不过当初跟张大锤之间发生的一二事,不会瞒着人,还得叫人知道。
这边李瑶柱捧着小守粮官上了牛车,孙氏架了牛车往回走,才到半路上,那边就有人追了来,其中一个正是养守粮官的人家,另外一个看着眼生,不过穿着体面,面色瞧着也富态。
“咋回事这是?”孙氏赶忙停了牛车。
两个人直喘气,歇了一会子这才说明白来由。
原来另外一个不相熟的正是要嫁闺女的那户人家,亲闺女出嫁,嫁妆要准备顶顶好的,再加上手头有些银钱,这就是不差钱的。
原本张大锤找上门,给看了个家具花样,瞧着确实是好看,当时就看上了,只是先前孙氏跟养守粮官的人家说,那家妇人跟嫁闺女的人家是通家之好,知道这个事儿便赶忙叫自家丈夫去说道说道。
“成亲是大喜事,就是这插手打家具,不说要找四角俱全的木匠,好歹也得是不奸不邪的。”那说话的老父亲拍着大腿道,“先前我也只问了家中还有什么人,当时便满意,谁知道是个见钱眼开的。”
张大锤家里爹娘俱在,媳妇柳氏娘家也子嗣繁茂,下面张木宝已经成人,眼瞅着要说亲,下面还有一个小子,两个闺女,这家庭是顶顶好的。
人口是很好,可谁知道人品是不好的。
“我这就去把生意退了。”老父亲是个果断的,“柱哥,这生意你接不接?你就是不接,我也不能找那样的木匠。”
“接!”李瑶柱赶忙道。
凭什么不接。
自家人丁旺盛,虽然没有女娃,但是李老太是有干闺女的,只不过不在一个村子,平时极少走动,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走动。
直接请人上了牛车,李瑶柱便解释道:“现在有三个木匠,我大嫂娘家那边孙木匠,打小就玩木头,家中都是好的,也是一大家子人。钱木匠那边……在外面见过世面,现在跟爹娘过活。还有个梁头子……”
“梁头子是有名的,家中子嗣多,徒弟也多。”
明显看中梁头子。
李瑶柱立刻从善如流,“回头咱们一块去一趟,正好再去送木料。那图纸上的花样再找我家老大看看,要是知道宅子大小就更好了,花样还能改,再是成亲用的,得雕上喜庆的字样和喜鹊什么的,这些都可以商量。”
“我那闺女夫家是体面的,有些银钱,嫁妆这儿给了不少,我手头也攒了些,只管叫闺女顺心就是。”
银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顺心。
“那这就再好不过了。”李瑶柱等牛车进了村子,正巧又瞅着驴蛋胡同口露头,跟好几个小子玩泥巴,弄得灰头土脸的,赶忙喊了,叫他去喊里正和族老。
等回了家,里正和族老也到了。
这事儿不可能瞒着村里人,李瑶柱直接一五一十的说了,“是做嫁妆,得要喜庆的。我去聘守粮官,正巧遇上了,就说起那边……”
张大锤做下的事儿,也不可能给他瞒着,肯定得说出来,这么一说,人家就知道张大锤是个见钱眼开,掉进钱眼的主儿,当即就不乐意了。
小守粮官来到陌生的地儿,就熟悉李瑶柱身上的味儿,趴在他身上不肯离开,只瞪着圆圆的眼睛好奇的左看右看。
李瑶柱也愿意抱,都不撒手,福哥儿凑过来看,想摸,小猫崽儿不让摸,‘嗖’一下缩回去。
“以前瞧着好好的人,现在……”里正就叹气。
“叫钱迷了心窍。”
“这事儿怨不得旁人,张大锤能做出那种事,就别怕叫人知道。走吧,咱们一块去说道说道……”
打嫁妆这种大事,对于家境殷实的人家来说,再怎么讲究都不为过,这要是大户人家,几抬嫁妆几抬嫁妆的,那都得有礼单,讲究就更多了。
正巧张大锤在家里,正在处理木头,实在是村里大部分人家有木料的都给李瑶柱送来了,张大锤能收上来的木料,要么就是有伤疤的,要么就是不顺溜的,再不然就是没处理的鲜木头,像是三腿子那样的,直接把自家门板拆了给送来。
门板木料好,是能用,可得处理。
张大锤正巧在处理三腿子送来的门板,这叫人家老父亲一看,做嫁妆用的木料,竟然是不知道哪里来的门板,又不是穷的拿不出银钱,只能凑活,人家不差钱,给的价钱也不低,何至于这样凑活。
这下行了,用不着其他人开口,老父亲上去就是一顿喷,完了直接说:“你还要我一两银子的定钱,就是用来买破门板的?哪家落魄户自家门板都不要了,也拿来卖钱,知道这是要打我闺女的嫁妆不?咱也是体面人家,万万做不出这样的事。”
“我看你这木料都还没弄出形状,也不影响别的,那一两银子的定钱还我,我不在你这里做了。你也别觉得我做得不对,就这扇门板,叫谁来看看都不会愿意!”
一通话砸下来,不亚于炸了个平地响雷。
反正张大锤再是巧舌如簧也没理,更何况他也不是巧舌如簧的人,这会子只能涨红了脸,恶狠狠地看向李瑶柱,认定是李瑶柱坏了他的好事。
张木宝腿脚还不能动,这会子坐在墙根,也是对着李瑶柱怒目而视。
柳氏没在家,去村里到处说道,吹嘘张大锤有生意了,也是为了多买点木料。
张大锤爹娘倒是在家,可这会子里正和族老都在,他们要是敢出来,肯定也得挨骂。
“你自己要是堂堂正正的,旁人便是天天盯着也不见得能找到机会。”李瑶柱声音淡淡的,“你拿钱的时候怎么不想那么多?”
“这人都知道有好处往自己怀里划拉,可有不好的了,也别怕叫人知道,做人得敞亮。”
张大锤不占理,村里这么些长辈都来了,他也没法子赖账,只能拿银钱。
眼瞅着他把定钱还给人家老父亲,里正还说:“老八不追究你是看在咱们都一个村的份上,你也不去打听打听,要是那几个木匠敢像你这样耍滑头,他能拿一文钱银子不?”
要不是张大锤就是村里人,且李瑶柱故意放了他一马,便是村里人也不会放过他,平日里找他打骂还是轻的,家里宅子晚上也别想安生,泼粪泼尿的也不是不能做。
早些年村里光景不好的时候,有户人家全家惯偷,偷了村里富户的粮食,后来怎么着?直接把宅子给推平了,住都住不下去,撵走了!
不想跟你讲道理的时候,哪来的机会讲道理,直接撵走!
从张大锤这边回来,正好老大也回来了,都进了正房,商量家具的事儿。
最后盖了几个地方,大小也改了,花样更好看,也更合适做嫁妆,木料还是梨花木,只定金得要二两银子,人家二话不说直接拿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