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东方先生
第143章东方先生
次日,三山十六洞与「诛心堂」如期会面。前者自然是以「祝融山」的炎夫人为首,而后者则派出了足智多谋的「风煞」头领赫瓦里泽姆·霍拉桑作为代表。双方几经磋商,终于大致谈妥了此次南行的计划,并决定于三日后的七月初五正式启程。
关于此行路上即将发生的故事,本书稍后便要揭开。不过,在此之前,且让我们将视线暂时拉回北方的乌桑城。因为,在那里,还有另一场不为人知的会面,值得我们稍许留意——
话说,进入夏季以后,乌桑城就变得火热而繁忙起来,「温泉」「精河」两条官道将源源不断的商旅、使节送往这里,使得城中的人口仿佛一夜之间便暴涨了数倍。
尤其是长安大街以南的区域,各国的商贩和旅行者们汇聚于此,带来了千奇百怪的货品以及千差万别的风俗。操着不同口音的外来人与当地人混杂在一起,汗水、香料,还有某些不可言说的味道,充斥着这里的每一条街巷。
白天里,半座城池仿佛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集市,熙熙攘攘,尘土弥漫;而到了夜晚,这里则又化作了一张无形的温床,无数颗情与欲的种子在此恣意地生长着——
男人们开始辗转难眠。因为自家隔壁,或许就住着几位来自异国的佳丽,激烈的喘息声轻易便可穿透墙板,引诱着他们跃跃欲试。
女人们也不敢入睡。她们要时刻警惕,以防自家男人半夜里溜出屋外。有时候,她们不得不扯开嗓子吼上一句,以便震慑那些越发放肆的寻欢者们。
面对这充满诱惑的景象,渴慕者们纷至沓来,不少身份显赫的之人,甚至不惜乔装改扮,也要混入这个平日里他们嗤之以鼻的地方,找寻那份难以启齿的欢愉,以满足锦袍之下的另外一个自己!
闲话少提。
这一日午间,位于南城的中都客栈内生意正是兴隆,打尖、住店的客人络绎不绝,堂上的伙计们左右招呼,恨不得一个人劈作两半,却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位于客栈三楼东侧的一间屋子里,一场私人的谈话正在进行——
这是一次事先约定的会面。为了不被旁人打扰,抑或偷听,谈话者将左右两侧的客房也一并租了下来。
交谈的双方,皆是男子。其中一位,身着青色绸衫,大约三十岁年纪,身材高挺,容貌俊秀,白皙如玉的脸上,一双淡褐色的眸子神采奕奕;另一位,则身着灰色布衫,年纪约有四十岁上下,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胡须略显凌乱。
此时,屋内点着香,小炉上烹着茶水,气氛颇显恬静。二人相向而坐,一边饮茶,一边闲适地漫谈着。
且听青衫男子道:“在下自与先生相识以来,每与先生交谈,都获益良多。前次先生所讲的典故,在下回去之后说与家父听,家父也是啧啧称奇——”
对方笑着,轻咳了两声,答道:“某不才,不过是年少时放浪不羁,多走了一些地方,见过一些人,听说过一些陈年往事罢了。你若是不嫌老汉啰嗦,老汉慢慢说与你听便是。”
青衫男子闻言,连忙行了一礼,答道:“如此,日后便有劳东方先生了。”
少顷,青衫男子续道:“近日,在下家中出了一件事,想请先生出个主意,不知先生可愿赐教?”
“唔,你且说来听听。”名为东方先生的男子答道。
“是。”青衫男子道,“是这样,在下家中有一位远房亲戚姓魏,论辈分在下应称他为‘叔公’——”
“唔,魏叔公。”
“是。”青衫男子点头道,“在下的这位魏叔公,三年前得了重病,绵延至今,每况愈下。近来,他有意安排自己的后事。其余诸般,皆已准备停当,只是尚有一事难下决断——”
“何事?”
“他不知,该将万贯家财传与何人。”青衫男子答道。
“他没有子嗣么?”东方先生问道。
“有,他有两个儿子。”
“那他便将家产一分为二,传与这两个儿子便是,这有何难?”东方先生对这个问题似乎感到不屑。
不料,青衫男子却道:“先生有所不知。在魏叔公的家乡,分割祖产乃是大忌。如若定要分割,需拿出三成交给族里——”
“竟有此事?”
“是。所以,一户人家无论多少子嗣,只能将全部家产传给其中一人,这便是新任的家长了。”
“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若是无法自立门户,便要依附于新任家长,凡事听他差遣。”
“唔——”东方先生抹了一把凌乱的胡须,答道,“那这位魏叔公,便将家产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就是了。”
然而,青衫男子却道:“难就难在,他不太愿意这么做!”
“唔,这是为何?”东方先生问道。
“是这样——”青衫男子答道,“魏叔公的长子,确是其正妻所生,也就是先生所说的嫡长子。但一直以来,魏叔公对这个儿子都不太待见,反而对那个庶出的次子亲爱有加。”
“这么说来,他打算让次子继承家业?”
“嗯,魏叔公确有此意。只不过,他也知道此事不合常理,所以迟迟未下——”
青衫男子尚未说完,便已被东方先生掐断了话头。对方正色道:“你该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才是!切莫一时糊涂,令全家陷入窘境。”
“唔,此话怎讲?”青衫男子有些始料不及。
东方先生解释道:“嫡子继业,乃是古制。若无嫡子,便立年长者。若年纪相同,便立有德者。若德行也相同,便要问卜方能决断。如今,魏叔公的嫡长子健在,不将家业传他而传庶子,此风气一开,牵一发而动全身,魏家今后恐将不为乡邻所容。再者——”他顿了顿,确认周遭并无动静,方才续道,“众所周知,黑水国之所以出现‘二君分立’的局面,正是由于‘狂王’时期的那场庶子叛乱。故而,自那以后,无论是大君朝廷,还是小君朝廷,对于长幼之序都极为看重,并极力维系,为的就是不再发生类似的庶子夺嫡的乱象。如今,魏叔公若是废嫡子而立庶子,此事一旦传扬出去,定会被当地府衙视为异类而记录在案。试想如此一来,整个魏家岂还有前景可言?”
东方先生这一番话说得很重,但不知为何,青衫男子听完后,嘴角边竟闪过了一丝笑意。
“那我改日再劝一劝叔公。”他说道。
其后,二人喝了一会茶,又说了几句闲话。
也不知谈到了何处,青衫男子似乎不经意间说道:“先生方才所说的‘嫡长子继业’一事,在下也极为认同。就拿当今我朝而言,小君便颇为看重长子昆山的——”
东方先生闻言笑了笑,答道:“昆山继位,应在预料之中。只不过,他继位之后能否不被掣肘,便又另当别论了。”
此言一出,青衫男子脸上一惊,连忙示意对方打住。随后,他仔细聆听了周遭动静,待确认无事后,方才说道:“先生此言非同小可。你我今日只是闲叙,还是不论国事为妙啊。”
“也好!”东方先生答道,随后便兀自喝茶,不再说下去了。
不料,过了一阵,青衫男子自己却又忍不住问道:“不知先生所谓的‘掣肘’,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