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三山十六洞(上) - 玄门刺客 - 白下生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玄门刺客 >

第140章三山十六洞(上)

第140章三山十六洞(上)

众人在山顶草庐中宿了一宿。次日一早,晨曦才刚微露,玄青色的天幕上还依稀挂着昨夜的几点残星,乌赫骕一行便辞别了主人,启程下山去了。彼时罡风呼呼刮得正紧,却仍旧吹不走山顶的云岚。主人让老杜牵着那头瘦驴为他们引路,一直送到了阴阳界上。

临行前,诸葛云生对乌赫骕道:“阁下此行,乃承天命。这既是一项艰难重任,却也是一桩莫大的造化,故还望阁下坚定心志,勉力为之,早日成就一番事业!”

乌赫骕闻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略行一礼,便转身离去了。他的反应有些冷漠,却并非刻意无礼。只因,这一路走来风尘仆仆,早将这位原本桀骜的少年将军磨砺得深沉隐忍、宠辱不惊了。况且,他此行,打从一开始起,便不是为了什么济世救人,故而诸葛云生所谓的天命、造化、事业之类,于他而言,不过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之所以尚未放弃,无非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丝执念罢了——执念于,想看看这趟已经走了许久的荒诞旅程最终通向哪里!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趟旅程到了如今,却也并未全然没有头绪。因为,自从进了蜀地以后,原先一路上都很沉闷的五鬼,竟突然间活跃了起来,而且越发精神抖擞,仿佛“开窍”了一般。这一改变,自然引起了乌赫骕的注意:“莫非,这是五鬼与那救世的‘大人’有了感应?”

到了昨天,五鬼更是在无人指使的情况下,自作主张捉来那个林姓的少年。按说,五鬼纵使疯癫,却从不轻易出手,他们这么做,或许暗含着某种隐情。

“难道那少年,就是传说中的“大人”不成?”乌赫骕不免忖道。他并未当场将此事说破,却不免留意起林御风的一举一动来。当他得知,林御风也拥有一颗鬼目珠时,对于后者的兴趣便愈加强烈了。乌赫骕告诉自己,无论诸葛云生的锦囊当中写的是什么,他都要好好观察这个名叫林御风的少年——在他身上,或许就藏着一切问题的答案。

话分两头。

就在乌赫骕等人走后不久,曲凌尘也即将下山回「诛心堂」总坛复命去了。同行的林御风需医治金毒,遂还得在此间再住上一、两日,而治疗完毕后,需有人将他送回顾汉等人身边,故而嵇若离也留了下来。

曲凌尘出发前,诸葛云生将他唤到身边,吩咐道:“你回去后转告月长老,此番南行,须派人沿途留意,如有异动,立即飞书传报。相关机宜我已写明,尔等须好生处置,切莫敷衍懈怠,谨记,谨记!”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银丝锦囊,递给了对方。

曲凌尘立即双手接过,低头应道:“是。”

或许在旁人看来,曲凌尘的态度有些过于谦卑了。但其实,从昨日起,他在与诸葛云生相处时,就显得极不自然,常常刻意回避。究其原因,自然是阴阳界上他曾对后者“见死不救”,尽管那一幕实际上并没有真的发生过。

曲凌尘心道:“如果那阴阳界上的法阵真的是他布下的,那么我的所思所想,岂非尽数被他看透?而且,不光是这一次,还有之前的每一次!”一想到此节,曲凌尘的心中便惴惴不安,难以释怀。因而,此番他先行下山,说是回总坛复命,却也多少有些“逃离”的意味。

曲凌尘走后,诸葛草庐之中就只剩下林御风、嵇若离两位客人。主人命童子煎煮了草药,给林御风服下。少顷,他对二人提道:“我们散步去罢!”便当先起身,迈步走了出去。

林、嵇二人见状,也跟着来到了屋外。此时,天光已然放亮,照出了群山的姿颜,悠长的夏风吹拂着山巅的云雾,状如丝带,从西岭上空穿行而过。

这时,诸葛云生又提议道:“我们看云去罢!”说完,便率先向北而去。

林、嵇二人照例跟在了后面。

一路上,诸葛云生走得很快,有时甚至一步一跃,似乎心情很是不错。连绵的山风,将他的衣袍高高吹起,远远飘在身后,发出猎猎的声响。走着走着,诸葛云生突然张开双臂,作出了飞翔的姿态。只见他,足下稍稍一点,整个人便飞了起来,足有丈许之高,随后又缓缓落下,继而又再度跃起——其姿态,轻盈且优美,宛如一只凌波踏水的白鹤。

对于诸葛云生这般表现,嵇若离心中还是颇感意外。她不曾想到,眼前这位“蜀中第一权臣”,竟然又跑又跳,活像一个顽童。不过,更令她感到意外的,却还是另外那个人——林御风。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嵇若离早已看出,此人的举止一向是有些轻佻的;可如今,他走在自己身边,不仅毫不喧哗,脸上更是带着恬淡的笑意,目视着前方的诸葛云生,仿佛为人父母者正看着自家孩子在田野上玩耍嬉戏一般。

“他这是怎么了——”嵇若离不禁忖道,“似乎昨日还不是这样。还有,他说的那句‘好想你们’,究竟是何用意?为何一夜之间,便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她如此想着,不觉间已走到了观云台的尽头。

此时,另外两人早已站定,正面朝北方,一同眺望着无尽的云海。嵇若离看到,眼前的一切,比之当日在岷山所见,更加辽阔壮美,令人心潮澎湃。

突然,诸葛云生开口说道:“你们看,这脚下的云雾苍茫无垠,足以将大地掩埋、群山吞没,就好像世间的人心情欲,变化无方,汹涌无常;但须知,只要站定高峰,岿然以视,便可不畏遮蔽,将这一切云岚尽收眼底了!”

嵇若离不明白,为何诸葛云生会突发这样的感慨,不过出于礼貌,她还是颔首答了句:“是!”但与此同时,林御风却对这些话毫无表示,只是依旧面带微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不过——”少顷,诸葛云生又道,“你们此去的南方,比之眼前的云岚,恐怕更加神秘莫测!”

听见诸葛云生提及“南方”,嵇若离心中稍稍一紧,立即抱手说道:“还请大人明示!”

诸葛云生笑着回过身来,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你们可知,今早离去的那一男一女,还有那五个‘怪人’,他们为何而来,又将去往何处?”

“自是不知。”嵇若离答道。

林御风照例没有回答,仿佛依旧神游在外。

诸葛云生对此却并不介意,续道:“那一男一女,乃是带了一项使命而来——”随后,他便将乌赫骕与须卜幽荧此行的因缘大致上说了一遍。

待诸葛云生说完,嵇若离问道:“大人先说到南方,后又提及鬼神之事,是否意味着,如今那里已是鬼神猖獗?”

诸葛云生点了点头,答道:“你果然聪明,一点就透!”

“不敢!”嵇若离欠身道。

诸葛云生续道:“世人皆知,盘越国一向与我蜀地交厚,是我蜀地后方,与我蜀地唇齿相依。”

“是。”嵇若离应道。

“然而——“诸葛云生又续道,”近年来,盘越国内局势越发混乱,与我蜀地多有不合。究其原因,除了他本身政权不稳之外,便是那国中‘妖孽’横行,大肆蛊惑人心。故而,我才力劝靖王,尽早派兵南下戡乱,以稳固我后方大局。”

这时,嵇若离问道:“敢问大人,盘越国妖孽横行,可是与那三山十六洞有关?”

诸葛云生听她这话,顿时露出满意的笑容,答道:“你的消息不错!三山十六洞,居于蜀地与盘越国之间,不仅扼守关隘,时常阻挠双方交往,其异端势力更是早已深入盘越国全境。”

“唔。”

这二人正说着,一旁的林御风冷不防开口问道:“你们总提到‘三山十六洞’,可到底是哪三山、哪十六洞啊?”

他这一吱声,把嵇若离吓了一跳。

倒是诸葛云生,似乎并不意外。

“你回来了?”他问道,说的像林御风真的去哪了一样。

“嗯。”林御风点点头。

对于诸葛云生与林御风的对话,嵇若离纵是再聪明,却也一时摸不清路数;不过她知道,这二人之间一定“有事”!

诸葛云生笑道:“所谓‘三山’,便是指蜀地东南的「云巫山」、蜀地正南的「祝融山」以及蜀地西南的「泷月山」。至于‘十六洞’嘛——”他顿了顿,续道,“「云巫山」上有五洞,被称为‘东山五洞’——其一曰「乌戈洞」,洞主公羊兀突;其二曰「隐公洞」,洞主谷利昂赤;其三曰「丘明洞」,洞主左乌珠;其四曰「雾隐洞」,洞主华黑豹;其五曰「雷云洞」,洞主玉狐儿。”

“唔。”林御风点点头。

随后,诸葛云生接着说道:“「泷月山」上也有五洞,并称为‘西山五洞’——其一曰「巴纳洞」,洞主鹿力仙;其二曰「荼泷洞」,洞主智朵思;其三曰「琅嬛洞」,洞主张代山;其四曰「邛崃洞」,洞主昌西比卢;其五曰「星月洞」,洞主摩泸沽。”

“嗯。”林御风听着,又点了点头。

随即,诸葛云生又接着道:“「祝融山」上则有六洞,合称‘南山六洞’——其一曰「金楠洞」,洞主孟化虎;其二曰「祝融洞」,洞主炎夫人;其三曰「浣丝洞」,洞主金三环;其四曰「百花洞」,洞主一枝荼那;其五曰「三生洞」,洞主坤南摩氏;其六曰「长牙洞」,洞主苦无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