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人人皆可行商,那还有我们什么事 - 造反,也是你们逼的 - 想吃天鹅肉的蜗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4章人人皆可行商,那还有我们什么事

樱岛国改名东澜州,以及朝廷鼓励百姓移民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泷国大街小巷。

一众百姓得知后,聚在一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一名百姓脸上带着一丝向往之色:

“朝廷正在鼓励百姓移民去樱岛......不,是移民东澜州,说去了之后免费发放农具、种子,且半年之内家中所有吃穿用度皆有保障”

“听是听说了。”另一名百姓接过话来:

“只是如今在泷国,这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突然背井离乡,这心里终究有一些不舍。”

“这倒是!”又一位百姓点了点头,接过话来:

“不过,我还听说朝廷正在招募去东澜州务工的百姓,除了食宿全包外,一天只需劳作四个半时辰,便可每月拿到一两银子。”

“一年以后可自主选择去留,若选择留下,便有一月的假期可回泷国探亲。”

“而且,探亲结束后,回到东澜州,朝廷会将那一个月的假期仍按正常劳作补发一两银子。”

“若选择离去,朝廷届时也会将人送回国内。”

一名百姓一听,眼中满是不可置信,问道:

“你这么说,那岂不是白白得了一两银子?”

“还有,你确定朝廷食宿全包,还每月发放一两银子?”

在他认为,如此一来,在东阑州岂不是一文钱都不用花,这一年下来,不得有十几两银子。

至于那人所言一天需劳作四个半时辰,他丝毫没有在意。

在泷国,哪一个百姓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开天气实在恶劣,哪一天不劳作四五个时辰。

而且,有时还远远不止四五个时辰。

“我诓你有何意义?”那人有些不满地回道:

“你如果不信,可去县衙门口那公告栏看看,那公告上说,从踏上帆船的那一天开始,便食宿全包,上面白纸黑字可写得清清楚楚。”

周围的一众百姓听着几人的谈话,心中皆是思绪万千。

有人想着东澜州如今地广人稀,想带着家人一同移民,届时必能分得不少肥沃土地,从此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也有人想着回去是否跟家人商量一下,独自前往东澜州劳作一年先看看,之后再作打算。

毕竟,一年可有着十几两银两的丰厚报酬。

这对于平日里辛苦劳作,一年却攒不下二两银子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当然,也有一些人担忧这东澜州,处在茫茫大海深处,路上会不会遭遇狂风巨浪,性命堪忧?心中一直犹豫不决。

与此同时,在一家茶楼,几名商人围坐在一起,也在闲聊着朝廷鼓励百姓移民东澜州一事。

一位身着锦袍的富商,轻抿一口茶后缓缓开口:

“诸位如何看东澜州移民之事?”

话落,另一富商立马接过话来:

“自然是有利可图。”

“移民初至东澜岛,虽有朝廷基本生活保障,但也只有半年时间。”

“半年后,所需物资定然繁多,从日常所需的柴米油布,到各类工具器物,皆有广阔市场。〞

“若能把握此机遇,提前筹备物资,存于东澜州,半年后定能在这移民潮中获利颇丰。”

“可是。〞这时,又一位商人接过话来:

“我听说有好多百姓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东澜州务工。”

“而这些人朝廷又全程负责食宿,何来商机可言?”

“此言差矣。”一位中年商人微微摇了摇头,随即接过话来:

“这些务工人员,虽有朝廷负责食宿,但他们在东澜州务工,每月可有着一两银子。”

“这时间一长,你觉得他们会仅仅满足于基本的吃住吗?”

“不会!”那中年商人顿了顿,一副肯定的语气,继续说道:

“他们一日只有四个半时辰在务工,那这劳作之余,他们也会有一些其他需求。”

“比如,他们手中有了月俸,很有可能会购买一些能改善生活品质的物品,如柔软的被褥、精致的茶具等物件。”

“再者,随着他们在东澜州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可能会有交友聚会的需求,那么一些适合聚会物品,乃至场所皆会成为商机。”

那中年商人顿了顿,继续说道:

“退一步来讲,东澜州总会有一些特产吧,我们可从移民手中收购这些特产,运回泷国,再加价卖出,从中赚取丰厚的利润。”

“我敢断定,那些在东澜州务工人员,回泷国之时,定会大包小包的为家人带回东澜州的一些特产。”

“反之,他们在东澜州务工,会不会想念家乡的味道?”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泷国的特色物品运往东澜州售卖?勾起他们的思乡之情,从中赚取利润?”

众人一听,皆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