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郑芝龙 - 铁器时代 - 骁骑校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 >

6-20郑芝龙

接过总兵袍服纱帽的郑芝龙表现的很镇静脸上看不出喜色和不屑似乎对他来说大明朝福建水师总兵署都督同知的头衔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玩意不值一提。

封赏之后按理说要举行宴会一来为了给督师大人接风而来为了庆贺郑家军招安可是郑芝龙却推辞说身体有恙不参加宴会了。

看着郑芝龙的人马远去熊文灿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他认为郑芝龙不敢参加宴会是心虚的表现这位新来的督师大人居然能让浑身都是胆的郑芝龙如此忌惮看来朝廷这回真是派对了人。

熊文灿和郑芝龙打交道的时间不是一年两年了郑芝龙被朝廷招安也不是第一次了若干年前朝廷许给大海盗郑芝龙游击将军的官衔期望他能剪除夷寇、剿平诸盗可是郑芝龙以及部下积习难改自行其是不听上官号令所以熊文灿密谋擒之事败双方一场激战从此埋下互不信任的种子。

郑芝龙不愿意参加宴会这丝毫没有败坏南征舰队诸将的心情因为再次踏上6地的踏实感觉让他们很是兴奋酒席上和福建同僚们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

这一切只是表象而以其实泉州城内的气氛非常紧张官兵和郑军都保持了相当高的警觉生怕对方吃掉自己就是初来乍到的南征军也不例外文戈涛率领一支水鬼部队在舰队驻泊地附近警戒着生怕有什么突状况登岸的红衫团6军也非常戒备火枪都是实弹上膛的。

酒宴过后毫无醉意的刘子光回到熊文灿给他安排的宅子点起蜡烛拿出了郑芝龙的卷宗看了起来东厂档案库里关于郑氏一族的文字不是太多而且前后矛盾语焉不详现在拿在刘子光手里的是福建官方提供的卷宗熊文灿是个能员他对老对手郑芝龙的研究相当的下功夫细致到了极点。

刘子光拿起一支中华牌卷烟就着蜡烛的火苗点燃沉浸在一个乱世英雄的传奇故事当中……万历三十二年郑芝龙出生在南安石井一个小吏家庭原名一官字飞黄后改芝龙。

后来他还有一个曰本名字叫做平户老一官一个荷兰名字叫尼古拉-一官(ninetbsp;石井为闽南渔村郑一官

“少落魄”从小习海事。父老乡亲说他

“性情逸荡不喜读书有膂力好拳棒”跅弛放纵渐流荡逸。郑一官十七岁时因家庭生计艰难偕其弟芝虎、芝豹赴当时中外贸易中心地点之一的广东香山澳依舅父黄程。

黄程是个海商在澳门从事海外贸易。他留下郑一官在身边做帮手协助商务。

郑一官在商业竞争和利益角逐中施展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学会经商贸易到过巴达维并学会了卢西塔语和葡萄牙文。

在与葡萄牙人打交道中受其影响接受天主教洗礼取教名贾斯帕另名尼古拉外国人称他尼古拉-一官。

黄程营商置舶兴贩东洋见郑一官能干谴其附曰本平户华侨李旦(泉州人)之舶押送一批白糖、奇楠、麝香、鹿皮等货物从香山澳放洋远赴曰本侨居长崎。

人地生疏始以

“卖履”为业或兼

“为人缝纫以糊其口”。后转经商为其舅黄程贩卖白糖、奇楠、麝香等物。

郑一官从事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后寄身李旦门下帮助李旦做生意成为当时最有势力的海商李旦的部下并

“以父事之”。李旦资本雄厚拥有一支船队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是当地华侨的领。

李旦觉得一官能干可靠

“抚为义子”交给一部分资产和船只让他到越南做生意获大利。不数年郑一官成为巨贾常往来中国、曰本间居日华侨咸推重之。

郑一官还热心学习剑术认识了

“为邑主锻刀剑”起家的

“泉州冶工翁姓者。”郑一官以领袖华侨之资格晋谒曰本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於骏府献药品家康亲问以中国事大喜命招待于长崎宾馆赐赉优渥。

郑一官受幕府召见曰本人视为光荣显赫人物自是地方豪贵常从交游称为

“老一官”。平户岛为当时曰本对外贸易中心各国商船云集。由于郑一官熟悉海外事情又善外交为曰本zf所重视初召后

“屡访藩士家”。后迁肥前国平户受到松浦侯优遇松浦侯为在长崎附近平户的河内浦千里滨赐宅地建新居并介绍平户侯之家臣田川昱皇之女田川松缔婚。

田川昱皇即翁昱皇是中国迁平户的侨民在曰本为田川氏。田川松曰本人系翁昱皇养女故又称翁氏。

田川氏年方十七性端淑。成婚翌年甲子古历七月十四日辰时田川氏出游千里滨拾文贝俄将分娩未及回家乃依滨内巨石以诞是为长子郑森。

郑一官并没有在曰本看着老婆孩子过平静的生活他在义父李旦的指派下去给西班牙人做了通事主要负责联络明国海盗共同对付朝廷水师劫掠商船。

郑一官并不习惯在气焰嚣张的西班牙贵族手下干活终于有一天他开始了第一次反水行动带着七八个兄弟干了一票大买卖把西班牙人的航班时间表出卖给了西班牙的死敌荷兰人从此站到了海洋新秀荷兰人一边。

郑一官和荷兰人、英格兰人结成了松散的同盟共同打击西班牙人顺便兼做海商和海盗垄断了福建广东往旅宋、倭国方向的贸易一时间财源广进。

两个月后身为倭国长崎、平户侨领的李旦在平户去世了。李旦死后他的产业和事业都归郑一官所有骤然得到大批财富和帮手的郑一官自信心爆棚居然联络了一帮好汉意图推翻德川幕府!

这批从事海外冒险的闽南人还没有正式举事就被人告了郑一官率众仓惶分乘十三艘船出逃。

驶至九洲西海岸的外岛洲仔尾部属陈衷纪建言:“吾闻台湾为海上荒岛势控东南地肥饶可霸今当先取其地然后侵略四方则扶余之业可成也。”郑一官深以为然率队抵达台湾伐木辟土构筑寮寨。

与此同时派人率船队赴漳、泉故里招募移民前后计三千余众。垦民分成十寨给银两和耕牛、农具等开始了台湾最早的大规模拓垦活动。

同时组织海上捕鱼和岛上捕猎展山海经济以解决移民生产和生活的物质需要。

郑一官自立门户后从福建招徕了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部将。

下设参谋、总监军、督运监守、左右谋士等代统一寨众目建立了初具规模的郑氏地方统治政权。

他将部下分为十八先锋结为

“十八芝”并从此改名为

“芝龙”而不再称

“一官”。郑芝龙继续拓垦大业势力不断壮大成为当时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

“凡我内地之虚实了然于胸。加以岁月招徕金钱所诱饵聚艇数百聚徒数万……礼贤而尚士劫富而施贫来者不拒而去者不追。”此时隔海相望的福建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

郑芝龙利用此机会自率船队袭击福建、广东各地。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於奔命莫可奈何。

奔袭中郑芝龙等还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

这一仗郑芝龙打败官兵了使厦门从此成为郑氏的地盘势力日益强盛官兵不能敌明朝官方从海洋退缩海商和海盗成为海上的统治者。

郑芝龙海上势力的日益扩张强盛引起朝廷的恐惧多次派兵追剿但均失败。

朝廷既无力剿灭郑芝龙又为了利用这支海上势力与西夷抗衡镇压其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