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陌府宣旨
张公公很快便拿着圣旨,乘坐马车,带着一百卫林军赶了三天三夜的路,终于浩浩荡荡地到达了姑苏。
一到姑苏也来不及在驿站休息片刻,就直奔陌府而去。
此刻,陌府大院内,一身着白色衣裙,体态轻盈,模样冷艳的姑娘,正手持长剑,于院中肆意挥舞。
她便是陌凝。
不远处,陌凝的贴身丫鬟小莲正抱着剑鞘静静侍立在一旁。
小莲紧紧盯着陌凝手中的冷剑如蛟龙般四处游走,一会儿随意,一会儿凌厉,一颗心死死提在了嗓子眼处。
想到自己今年刚满十六,才到可以出嫁的年纪,还没找到一个如意郎君呢。所以就怕陌凝一个不小心长剑脱手,将自己一剑刺死。
于是小莲抱着剑鞘的手不免又紧了紧。
陌韶华则携同夫人殷氏坐在梨树之下,夫妻二人你说我笑吃着茶点,梨花被风一吹落了他们满身,他们却不为所扰,而是依旧满脸宠溺地看着不远处舞剑的陌凝。
一套剑招结束,陌凝随手一丢,那长剑不偏不倚,正好直直插入了小莲怀中的剑鞘之中。
随着陌凝拿出丝巾擦汗,小莲则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手中已经被插入剑鞘的长剑,惊掉了下巴。回想着刚刚陌凝看也不看就将剑丢过来的场景,她目瞪口呆,心有余悸,一颗心跳的飞快。
“爹,娘。”陌凝调皮地跑到陌韶华夫妇二人跟前,旋即看中一块糕点就直接伸手抓起塞进了嘴里。
“你呀,都十八岁了,一个姑娘家家的,行为举止怎么还跟个男子似的?”陌韶华嘴上虽然在责备着,可眼睛看着陌凝,反而笑容不减,“女孩子吃东西,就应该细嚼慢咽,你是我陌韶华的女儿,是大家闺秀。若是被旁人瞧了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来的山野丫头呢。”
陌凝一边吃着糕点,一边抓起茶水就往嘴里灌,她对陌韶华笑道:“爹,我可是你女儿,你竟然说你的女儿是山野丫头,那你……你不就是山野丫头她爹咯?”
陌韶华闻言眉头一皱,作势要去打陌凝。陌凝也是反应快,急急忙忙躲到殷氏身后去。见殷氏护着自己,又才大着胆子对陌韶华继续说道:“爹莫不是后悔送女儿去学武功了?现在倒觉得女儿是野丫头了。”
殷氏则轻轻抚摸着陌凝的手道:“明明是你自小便吵着闹着要学武功,要当大侠,怎么现在还怪起你爹来了?不过娘倒觉得,女孩子学武功也没什么不好,既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保护自己。只是没想到,学了武功后,你的性格也变得大大咧咧了起来,整日不是上房揭瓦,就是寻下人打架,娘看将来还有谁敢娶你。”
陌凝脸颊泛红,于是赌气说道:“既然如此,女儿倒不如不嫁了,明日便去找个中意的姑娘带回家中侍奉双亲。”
殷氏一愣,旋即无奈地摇头笑道:“你呀你呀,亏你想得出这种事来,真是古灵精怪。”
小莲也开口道:“小姐要是真带个姑娘回来,那小莲不就有两个小姐伺候了么?不对不对,一个叫小姐,那另一个叫什么呢。”
陌韶华被这三人逗乐,于是一家人坐在梨树之下其乐融融地笑作了一团。
可欢乐来的快去的也快,就在陌凝同小莲打趣带回来的姑娘该被小莲叫作什么的时候,张公公已经带着一百身着银白铠甲的卫林军闯进了陌府。
陌韶华认出了张公公乃陛下心腹,忙止住笑声,领着妻女和家中下人来张公公面前拱手行礼道:“不知张公公驾到,下官有失远迎。”
虽然疑惑张公公为什么带了这么多卫林军来到姑苏,并来到了自己的家中,但该尽的礼数他还是恭恭敬敬地尽到。
张公公眼疾手快地扶起了陌韶华想要作揖的手,接着从身后卫林军手中拿过圣旨,皮笑肉不笑地对陌韶华说道:“咱家千里迢迢从长安赶来姑苏,可是有大喜事要告知知府大人呐。这好事要是成了,您老的身份可就不同了,咱家可不敢受你如此大礼呀。”
说着不等陌韶华询问,张公公那一双眼睛便滴溜溜地在陌凝的身上流转了起来,一边打量着陌凝,一边忍不住捻着兰花指出声赞叹,“美,真美,不愧是号称‘姑苏一绝’的美人儿,真人可比那冰冷冷的画像还要美上数倍。”
正当陌凝疑惑张公公为什么说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时,只见张公公打开圣旨道:“陌韶华接旨。”
一见是圣旨来了,陌韶华一家人急忙跪在了地上伏首听旨。
张公公则提着嗓子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陌韶华之女陌凝,国色天香,蕙质兰心,甚得朕心,特宣其入宫常伴君侧,钦此。”
陌韶华猛的将头抬起,一瞬间只觉得五脏六腑犹如五雷轰顶,一时之间他不敢相信,甚至难以接受女儿将被带入宫中,成为嫔妃这一事实。
邬延迟已经五十好几了,年龄比陌韶华还要大上十多岁!他不敢相信邬延迟身为堂堂一国之君,会做出此等丧心病狂的事来!
不光是他,陌凝本人和殷氏还有陌府上下,都是一脸震惊地看着宣旨张公公。
张公公像是见惯了这样的反应,于是出声喊道:“知府大人,知府大人,还不接旨?”
见陌韶华好不容易回过神来,神情呆滞地接过圣旨,张公公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陌韶华展颜笑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令爱此等容颜,若是入了宫去,假以时日定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那时大人升官发财,可谓是指日可待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陌韶华此刻终于反应了过来,圣旨从他手中掉落,他拼命地摇头,“不,不,张公公,你莫非是搞错了?我女儿她才刚满十八啊,况且她尚未去过长安,尚未入过皇宫,又怎会见过陛下,被陛下看中?你肯定是搞错了,肯定是搞错了。”
陌凝也是慌了神,急忙问道:“对啊,这位公公,你是不是搞错了?”
“没有搞错,”张公公手中拂尘一挥,神色依旧不惊,“这桩好事能成,可多亏了知府大人那朝中的同窗挚友,王中臣,王大人呐。”
言已至此,张公公也懒得再同陌韶华口舌纠缠下去,“五日后咱家便来接陌姑娘启程出发,期间这些卫林军们,可就都留在陌府保护诸位的安全了,咱家告辞。”
随着张公公大步离开,以及那一百卫林军将陌府上下团团围住,陌韶华就知大事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