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1 - 超能力义警 - 林天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超能力义警 >

第244章:“普罗米修斯”与“潘多拉”1

千百年来,人类最大的天敌不是洪水猛兽,亦不是天灾人祸,而是那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致命病毒——它们的存在对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系统构成了旷日持久的巨大威胁。那些没有发展出“高等文明”的动植物只能默默忍受病毒为他们送上的“死亡之礼”,“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有限而短暂的生命,在不断地“抗争”中慢慢在死亡中寻找生的契机。

然而,聪明且自负的人类却始终相信自己拥有“逆天改命”的“超能力”,通过无数精英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一次又一次与病毒的战役中险象环生,确保了同胞们能够继续健康地生活在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之上。

可惜的是,人类总是对自己的科技能力过度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战胜自然的规律与生命的限度,殊不知,有些时候,挣扎是无用的,而那些所谓的“奇迹”也并非由人类自身所创造。

奇迹就是奇迹,从来都不会由某一个物种的集体意志或实际行动而及时出现或彻底消亡——奇迹本身便是一种“超能力”。

在“辰星”苏醒的那个海滩上,除了“辰星”、孙怡博士与伯蒂之外再无其他生物体于附近活动。他们用来记录时间与空间方位的各种仪器全部失灵,通讯设备也完全损坏,无法正常使用。一时间,“辰星”等人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当中——刚从狼口逃出来,莫非此刻又进入到另一个虎穴之中?

“这是什么地方?博士,你和伯蒂能感知到吗?”“辰星”焦急地问道。

博士远眺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目前我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只知道,我们必须立即离开这片区域,不然我们很有可能会在黄昏之后遇到无法事先预测的危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罗莎’海伦娜与‘巫师’亚历山大双双消失,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坏事,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走吧!”说罢,博士示意“辰星”与伯蒂跟随他的脚步,一起离开此地。

伯蒂急忙跟了上去,他回头瞥了“辰星”一眼:“博士的意思是,我们至少在一个离赤道不是很近的海岸线,因为理论上来说,赤道附近是没有冬天的。当然,如果你想找到‘暗影’与你姐姐瑟琳娜,不如跟着我们吧!或许比你单独行动要更有效率一些。”说着,伯蒂加快脚步跟上了博士的步伐,而“辰星”却呆呆地站在原地,凝望着博士与伯蒂的背影,又转而望向那深邃的海洋。

两人一猫在礁石与沙地组成的地面上赶路,“辰星”此刻开始想念亚德里安,每次,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亚德里安能陪伴在她的身边,“辰星”就会无所畏惧。那个拥有操控黑暗之力的“黑暗王子”却实实在在地给予了“辰星”无限的“温暖”与关怀。

“辰星”暗自嘲笑着自己:就在一个月前,她居然还因为“那件事”而与亚德里安闹到分手,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有些滑稽可笑。

自从上一次通过“庇护者”夫人的意念世界看到了那则预言,“辰星”的心情就始终如现在这般异常沉重——她是救世之星,是光与热的化身,是“星辉之力”的传承人。可是,作为救世者,“辰星”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使命,才能拯救世人,那则预言实质上也只不过是一段模糊不清的只言片语——

“星辉之力,传承亿年,辰星女神,继往开来,于黑暗中重拾希望之薪火,于死亡中对抗生命之极限。在至暗的明天,以光御光,以暗噬暗,愿星光不灭,仁爱永存。”

事实上,“辰星”从未想过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那些与她素不相识者的性命。

为何千百年来,那些只活在人们心中或是神话故事中的传奇英雄,就一定要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以此来拯救世人呢?

倘若自己最终消亡,自己身边的那些亲友难道就不会感到悲痛欲绝了吗?

为什么不先考虑身边人的感受,而要去选择救助陌生人,成为他们所谓的“英雄”?

拥有超能力就一定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吗?

这究竟是谁最初制定的游戏规则?

也许只是因为怀有身孕,“辰星”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古怪,越来越不像是一位货真价实的超能力义警。

但凡是一位超能力义警,都拥有身先士卒,“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辰星”却认为:孕育一个新生命,与拯救生命同等重要,人由生到死,没有生,何来死亡?

或许在几年前,初出茅庐的“辰星”还会固执地赞同“守卫者”组织的“洗脑”学说——拯救天下苍生是一名超能力义警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必须达成这样的终极目标。

然而,多少年以来,却从未有人向“辰星”提过自己的父母当年真正的死因。即便直到现在,“辰星”也只是凭借自己的猜测,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父母可能与自己和亚德里安一样,都是超能力者,而且很有可能也是超能力义警。

父母当年的真实死因成了“辰星”心底永恒的疑团,也成为了她心中难以抚平的创伤,没有人能够告诉她真相,就连平日里那些“道貌岸然”的“战友们”都对此一无所知,或者有人了解当年的内情,但却因为种种神秘的原因而不愿对“辰星”良心发现,袒露实情。

“辰星”唯一可以相信的是,如果“暗影”亚德里安知道事情的真相,定会与自己诉说,基于这一点,“辰星”断定亚德里安对此应该是毫不知情的,不然两人相恋七年,亚德里安早就应该对“辰星”露西亚和盘托出了。

可惜的是,“辰星”并不知道,为了“保护”“辰星”,亚德里安其实一直对“辰星”隐瞒了最为关键的“真相”——当年,“辰星”的父母“星波”威廉·杨与“星炎”克里斯蒂娜·怀特·杨正是因为救助小亚德里安与他的父亲“疾影”乔治·布莱克而惨遭“治愈者”内维尔·亨特的毒手,不幸中了“治愈者”最初研制的“黑洞病毒”,最终在“辰星”四岁那年因多处器官组织坏死而痛苦地死去。当然,这是“辰星”长大后后从“守卫者”组织的档案库中了解到的真相。

从他们初次感染该病毒,直至最终死亡,这期间的过程足足经过了四年之久。夫妇二人也因此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与精神煎熬。

可悲的是,在他们惨死之后,组织高层却下令封锁一切与他们的死亡有关的消息,仿佛顷刻之间,杨氏夫妇的死亡成为了一种“禁忌”,而“守卫者”组织对于此事的处理态度及方式最终导致了“权杖老人”、“疾影”和一众义警的负气出走,这也令“守卫者”组织大伤元气。

同时,“治愈者”等一直与“守卫者”组织为敌的个人及组织亦因此变相地削弱了“守卫者”的实力,从而获得了这场“存亡游戏”的主动权。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技发明既可以造福于民,也可以令天下苍生深陷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亿万年来,人类并没有因为曾经失败的教训而停止对病毒的研究,或者说,人类研制病毒的“热情”远比研究如何消灭病毒的“热情”要更加强烈。

好奇心与创造力使得人类的文明在千百年的岁月中得以迅猛发展,可是在超速发展的过程中,那些原本被藏在“潘多拉魔盒”中的不祥之物与唯一的“解药”在名誉与利益的驱使下,成为了一件又一件商品,被世人展示在他们各自的“成就陈列室”中供世人观瞻。

成者,受万代敬仰,而败者,遭世人遗忘。

“辰星”与博士和伯蒂在眼前的空旷之地寻找着出路,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方圆五百里的视野范围之内,除了毫无生机的岩石与砂砾之外,那些依然可以在冬日里存活的枯黄的野草竟也全都不见了踪影,就好像所有的生灵都突然遁形,整个视野中竟无半点生命的迹象。

这实在是一件极为诡异的事情。莫非此刻他们不在地球之上?

博士蹲在地上,用手捧起一小撮沙子,细软的沙子冰冷异常,顺着博士的指缝快速地流逝,亦如时间。

博士站起来遥望着远方那惨淡的愁云,伯蒂不停地发出凄凉的猫叫声,令“辰星”感到甚是心烦:“求你了,伯蒂,能别再叫了吗?谢谢!”

伯蒂愣了一下,他停止了自己的叫声,转而望着满脸怒气的“辰星”,“辰星”气冲冲地朝左侧走去,博士看到了刚才的一幕,却什么也没有说,而是继续观察着周围的环境,他总觉得此地好像不太对劲,但就是说不出哪里有问题。

这时,一种奇怪的声响从远处传来,声音异常缥缈,难以分辨,引得两人一猫顿时感到格外紧张,他们不知道来者究竟是敌是友。

“‘辰星’、‘灵媒’,做好战斗的准备,这里的环境不正常。”孙怡博士对其余两人说道。

“辰星”做好了招架的姿态,将双手微微抬高至面前;伯蒂的眼睛里也充盈着银白色的微光,全身的毛发倒竖;孙怡博士自己则率先进入到战斗状态——他将自己完全隐形。

“辰星”听到了博士微弱的脚步声,博士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向来袭者靠近。

只听得一声巨响,博士在不远处突然显出原形,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高耸的抛物线,最后重重地摔倒在“辰星”与伯蒂面前的砂砾上。伯蒂立即跑了过去:“博士,你还好吗?”

幸好博士的身体素质比较过硬,即便浑身上下都感到了剧烈的疼痛,但他依然意识清醒,只是暂时无法移动自己的肢体。“辰星”也早已跑到了博士身旁,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将博士向海边转移。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威力?”“辰星”忍不住问道。

“是,是人类,但,但又,又不像是普通人。”博士艰难地吐出了这几个字。

“难道是,超能力者?还是克隆体超能力者?”伯蒂问道。

博士轻轻地摇了摇头。

两人一猫再次回到他们刚刚苏醒时待过的那片沙滩。

很快,“辰星”也听到了异常的声响:沉重的脚步声通过坚硬的砂石之地得到了空前的强化,铿锵有力而又杂乱无章的噪音仿佛要划破天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