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心寒,朝廷的忽视
傅天岳见孟凌霄家有贤妻,又有如此可爱伶俐的小女,语气羡慕地开口。
“孟将军可真是好福气!家有贤妻,女有才貌。”
孟凌霄听闻谦虚地抱拳,“傅将军过誉了。”
傅天岳随即提议道:“孟将军,顾军师,我已在府上备下薄酒,为诸位接风洗尘,也借此商讨往后几日的交接事宜。”
孟凌霄微微颔首,“有劳傅将军!”
一行人随后在傅天岳的带领下,前往将军府。
城中的百姓见此,纷纷投来好奇与敬畏的目光。
到了将军府后,孟凌霄一行人跟随傅天岳进入府中。
府中的院子虽宽敞简洁,但依旧与城中破败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厅内,几位将领已在此等候。
傅天岳一一为孟凌霄介绍,彼此间交换了军中的问候与礼节。
柳琴心与孟书瑶被安排到侧厅,已有两位将领的家眷在此迎接她们。
有了孟书瑶的花式夸赞,双方很快便熟络起来。
酉时,傅天岳在正厅中摆下了简单的酒宴,为孟凌霄一行人接风洗尘。
宴席上的吃食极为简单,主食是一些粗粮饼子与粗粮馍馍,再加一些咸菜。
唯一的一道荤菜是野菜炒鸡蛋。
饼子又干又硬,馍馍也卡嗓子,鸡蛋毫无油水。
孟书瑶瞧见周围的将领以及家眷,似乎都吃得很香,她也只能象征性地吃了两口。
酒宴过后,傅天岳带着孟凌霄熟悉了各处的院子。
两人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傅天岳低声开口。
“孟将军,你年轻有为,我本不应多言,但惜才之情让我不得不言。”
“赤渊关,并非施展才华之地。朝廷对此地的态度冷淡,此地的百姓,大多数是各地逃难来的难民,朝廷也并未派其他官员管理此地。”
面对孟凌霄,傅天岳毫不掩饰目前的困境。
“赤渊关常年干旱,又无法种植粮食,生意人极少前往,我们这些年几乎是靠山吃山。
往日的一万士兵,如今这些年只余下五千人,大伙生存都极其困难,更别提能帮助城中的难民,因此偶尔也会有难民闹事。”
孟凌霄闻言,面色闪过一丝惊异,眉头紧蹙。
“朝廷未曾定期安排补给物资?余下的五千士兵又去了何处?”
傅天岳望向远处的夜色,长吁了一口气,才娓娓道来。
“四年前,雪影国内斗不断的消息传出后,朝廷再也未曾安排物资,每年都有士兵饿死,或去山中打猎再也未曾回来。”
孟凌霄虽说知晓赤渊关条件艰苦,但未曾想到竟到了如此境地。
军中的士兵竟饿死了一半人数,这是他从未想到过的。
只怕这消息,可能是被朝廷压了下来。
一时间,他莫名地为朝廷的做法,感到心寒与惆怅。
傅天岳极其了解,赤渊关往后的困境只会更多。
他心怀愧疚地开口道:“如今我也是毫无办法,留下了这一堆烂摊子交于你。”
孟凌霄闻言,心中虽较为忧虑,但他也知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多谢傅将军告知。”
“孟将军,待五日后我即将启程回京!”
五日?竟如此之急?
但孟凌霄转念一想,傅天岳在赤渊关待了十年,怕是早已归心似箭。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军务,见天色不早,便各自分开,回院中歇息。
深夜,孟凌霄一家三口躺在一起,气氛莫名地有些沉重。
孟书瑶见状,试图打破沉默。
“爹爹,我们往后会一直住在将军府吗?”
孟凌霄的声音从夜色中传来。
“瑶瑶,等傅将军离开后,我们会一直住在这府中,瑶瑶可喜欢这将军府?”
“喜欢,这里院子很大,但有一样瑶瑶不习惯。”
“何处不习惯?”
“那饼子瑶瑶咬不动,卡嗓子!”
孟凌霄与柳琴心听后,不约而同地轻声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