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死地奇策
诸子百家当中有一门派是为道家,在道家最著名的典籍《老子》当中,有这么一句话:“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当年幼的薛武安读到这句话时,他还不能完全理解。墨家行走天下,佩剑几乎是必须的。就算不论一路上的虎豹豺狼,也难保遇到一些打家劫舍的盗匪,若在紧急时刻身上没有一把剑,岂非任人宰割。
但是现在想来,却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薛武安的身后,是一支如饥似渴的军队,他们手里拿着秦国最好的武器,身上穿着秦国最好的盔甲,他们的眼神像狼。
秦军普通征召部队的战斗力便已不弱,更勿论常备军了,过往秦帝国在称帝之前国内的常备军以“锐士”之名称绝天下。现今看到周傲所率领的这支部队,才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恐怖。
在周傲亲自率领锐士击穿随军阵线之后,整个随军的阵列便片片崩裂,康景、钟华奋力指挥,也是于事无补。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命令步卒全面回撤,但是很快就被锐士身后的数万秦卒追上,一番砍杀。
薛武安不敢往回看,他只能往前跑,随军已经完了,七万大军,不知此战过后还能剩下多少。兵车之上的屈铨脸色更是难看,这毕竟都是他的军队。
周傲的那队锐士距离他们不过百余步,所幸的是锐士装备精良,但身上铁甲却太重,不然以他们的体力,只怕薛武安和屈铨附近的这几百步卒和数千骑军早就被追上斩杀了。
萧阳留下的那名骑军校尉孙桓却帮了他们的大忙。这名年轻的校尉率领着萧阳留下的三千骑军,分成两部分,在亲卫队的左右侧后方为屈铨断后。他们骑在马上,拿出弓弩,拉弓,然后回身放箭,用以阻挡秦军的追击势头。
“上将军,上将军!”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屈铨心神大振,忙叫道:“康将军,你没事吧?”
薛武安回身看去,一名浑身鲜血的骑兵靠了上来,穿着青铜片甲,仔细一看,正是在秦军兵车冲击时不知死活的康虔。
“上将军,康虔该死,没能挡住周傲!”康虔叫道。
屈铨却只是摇了摇头,“别说这些了,屈班、屈乐他们情况怎样?”
由于手下全是骑军,因而康虔的消息往往是诸将之中最灵通的,康虔脸色却又是一黯,叫道:“上将军,聂平的兵车队已经迂回到了我们的西北方向,估计很快就可以和我军会合。但是公子班和公子乐虽然救出了卫军,却也被秦军挡住,一时间难以回来。”
屈铨咬紧了牙关,薛武安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如果他们继续这样逃跑,丢人现眼不说,随国还会落下一个抛弃友军的骂名。
这场仗其实已经败了,而且败得比上一次还要彻底。
但是屈班和屈乐的四万主力仍在,随军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就算康景、钟华、屈朋的军队被全部打散,随军的损失也是有限的。毕竟钟华和屈朋的部队本来就没有满编。
可是如果回身与周傲死战,他们能有胜算吗?
屈铨应该也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回身与周傲大战实在太过冒险,如果他自己战死此处,会让三秦联军的处境更加尴尬。可如果没不是他,还能有谁能堪当此任呢?
薛武安看着满身鲜血的康虔,脚下奔跑的步伐越来越轻,几乎没有感觉,“康将军,你还有多少人?”
康虔有些奇怪地看了薛武安一眼,“留在我身边的有三千,其他的都分兵四处了。”
康虔的语气里没有多少尊敬的意味,这也是难怪,他不像钟华和萧阳那样看到了自己做的事情。只怕在他的心里,自己只是一个卖弄嘴皮子的墨家混混而已。
“康将军有三千骑军,孙校尉也有三千。”薛武安大声喊道,“护送上将军之事,交给胡壁。你们一起合兵回身突袭秦军,将周傲杀死。”
说这句话的声音大了一些,似乎吓到了康虔和屈铨,他们都愣在了原地,满脸难以置信的样子。
周傲怎么做的,就怎么还给他,薛武安相信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和百里清斗剑的时候,也是生死一瞬间,虽然他看出百里清剑法的破绽,却还是被她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