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心结(上) - 西烽烈 - 真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西烽烈 >

第七百三十六章:心结(上)

“天剑”张犁和安西君手下的农家高手们是在二月初六的晚上赶到高平的,安西君率领的十万援军紧随其后,在二月初九这一日通过了百里石长城上最代的隘口故关,进入了高平。

一下子涌入这么多军队,薛武安原本建设的营寨几乎都要不够用了,薛武安只好把一部分增援部队插到前方的卫王山和摩天岭去。那里的营寨虽然也十分坚固,但是逼近前线,如果秦军要发动进攻的话,首先要打的就是卫王山与摩天岭。

孙桓和薛武安和关系自是不用多说,有了他的三万精锐骑兵,薛武安总算也有了一点底气,武襄君卢盛也终于重新回到了九原军中,各军主都十分开心。但是对这支数量庞大的增援部队,九原军全军上下却十分紧张,首先是因为出乎预料的数量,薛武安这几年一直在向薛王申请援军,薛王一直不给,现在为何如此大方?十万人,几乎是薛国最后的人力了,薛王平竟然一股脑地全部押了进来。

这十万人的主将,恐怕才是薛王平真正的用意所在。

初九午时,十万援军的主将安西君正式宣布,接管包括九原军、北成军、宁秦军、中阳军、邯阳兵、卫国之兵、西境征卒、边境屯卒、代地骑兵在内的所有前线部队,并出示了王诏和将印。而他的将印,是大将军印。

安西君成为了薛王平一朝第一位大将军。

薛武安的上将军之位虽然在之前已经是薛国的最高武官职位,但是名分上毕竟不是最高。现在,安西君手持大将军印,身负君侯高爵,还有王诏在身,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薛武安都无法与之抗衡。除非薛武安现在率兵攻打安西君,否则根本无法夺回前线的指挥权。但是这样做,就形同叛逆了。

“安西君,王上到底为何如此?”

在宣读完王诏之后,薛武安皱着眉头冷冷地问道。

安西君微微一笑,“上将军,你不必生气。我在王上面前也提起过,上将军能够守住高平三年,力保太行山不失,已经十分不易。而且上将军的方略的确没有太大的问题,不管是望诸君,还是梁国的宁平君,亦或是当年的麟武,都曾指出秦国的最大弱点在于其财政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军队。我也十分认同上将军的做法。奈何,国中实在无粮,杜明章的商队也已经濒临破产。上将军,我薛军只有出战一条路可走。”

薛武安长长地叹了口气,摇头道:“安西君,你又为何如此呢。”

“上将军,这不是你我的个人恩怨。”

薛武安沉默了半晌,最后苦笑道:“王上有没有说过要怎么处置我?”

“你仍然是薛国的上将军。”安西君拱了拱手,“只是……你必须卸下将印,离开高平战场。这里将由我全盘接手,你的所有手下,不管是军队当中的,还是江湖当中的,我都要接管。”

聚拢在一起的诸位将校没有一个人敢大口呼吸,在安西君说完话之后,只有一片死寂,整个现场的氛围就像葬礼。事实上,这也许也真的是一种葬礼。

薛武安,一个鲜活的人,一个仕途本来无可挑剔的武将,现在竟然转眼就走到了末途。不管安西君在主帅的位置上能不能获胜,现在这场战争的胜负,都和薛武安没有任何关系了。

薛武安把目光从安西君的脸上挪开,放在了地面上。他的手微微颤着,但最后还是颇为平稳地把将印从腰上解了下来,递给了走过来接将印的农家菽主沈权。

“菽主,拿好了。”薛武安轻轻地道。

沈权微微一笑,双手接过将印,拱了拱手。

“恭送上将军!”安西君大喊一声,身后的数十名亲卫一同大喝起来,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事先排练过,竟然气势惊人,就连远处卫王山上的一些士卒都能听得到这阵惊天动地的喊声。

薛武安的嘴角微微一抽,什么都没说。

薛军换帅的消息很快就随着那一阵齐声高喝传遍了整个薛军阵地,很显然这是安西君有意安排的。不到一天的时间,所有薛卒都已经知道薛武安已经离开了高平战争,现在指挥着他们的,是小安西君。

当然,这个消息很快就也传到了丹水对岸的秦军耳中。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秦军的统帅蒲真就激动地跑到了南障城东二十里外的一座小城当中,那座城叫做光狼城,在薛军手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用处,但是在秦军手里,这里是实质上的指挥所。

蒲真来到了光狼城东的一座小宅门口,在门口对门卫出示了自己的将印,然后才得以进入其中。进入正厅,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地上读书,看到蒲真,微微地抬起头来。午后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把那张平淡却又肃杀的脸照亮。

蒲真拱手躬身,脸上激动的表情再也掩饰不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