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江湖
七月多月之后,薛王平二十一年的最后一日子时过了之后,薛国改元,称为薛王武元年。
“公叔武安”的称号早就在薛国改元之前就已经传遍了天下,全天下人都惊讶地发现,这个原先叫做“薛武安”的天下第一将军,竟然是当年整个薛国刚建国时候最强的武将武成君的儿子!一时间,对薛武安的崇拜和尊奉,没有变得更少,而是变得更多。就连与薛武安有着深仇大恨的秦国,也派人来祝贺。似乎他们早就看出,薛武安能够走到今天这么高的地位,不是因为薛武安本身有多强,而是薛武安背后的高贵血统。
安西君被解除了相邦的职位,但是公叔武安并没有动他,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理由,一方面是因为不忍,他毕竟是安西君唯一的儿子。薛王武将公叔武安加为假相邦,但是并没有正式的相邦,相当于薛武安一个人兼任了薛国的将相,信平君,大将军,假相邦,再加上王族的血统,这一切都让薛武安的地位牢不可破。
薛王武虽然已经成年,但毕竟二十岁出头,在政事方面仍不熟悉,而且他能当王也是靠公叔武安的大力推动,离了公叔武安,他随时可能被推翻。所以公叔武安得到了一个破天荒的朝会座位,就在薛王王座的旁边,可以盘腿靠在上面。其他人却只能席地而坐。
薛国的政局并没有混乱,因为原本推动薛国向前的也是公叔武安本人,他现在只是加快了推进的力道和速度而已。望诸君、武襄君、丞相俞仲、内史林安以及大部分有权的朝臣都是薛武安的党羽或者盟友。
公叔武安在薛王平二十一年的下半年就一直在推动一件重要的事,这件事曾经是他的夙愿,但真正完成之后却又有种荒诞感,这就是为武成君平反。那些武成君的战友,以及文信君一党,还有包括高登、卢修和邵纹祖父和外祖父在内的七名将领……一切和武成君有关的人,都被恢复了名誉。
“多谢了,信平君。”宣布这件事的时候,望诸君卢绾叹了口气,对公叔武安道。
但是公叔武安没有感觉到轻松。
薛王武元年三月,公叔武安在邯阳召开了盛大的会议,邀请天下列国的国君参加,甚至就连秦王圭,都来到邯阳亲自参加,这还是公叔武安第一次看到秦王圭本人,他已经是一个胡子半百的老者了。
公叔武安仿效古时候的“弭兵大会”,主持了整场会议,他号召各国相互停战,共同发展,尽管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套话,可是薛国现在的国力无人能及,刚刚吞并庸国和丹阳的秦国也需要时间消化新占领的土地,所以就连秦王圭也在会上对薛国表达了敬意。也就是说,秦国承认了薛国的霸权。
通过这次弭兵大会,薛国成为了天下的霸主。
但是薛武安知道,这是暂时的。
秦国得到了那么广大的国土,困扰他们多年的人口问题终于可以得到解决,汉中、上庸、丹阳、方城都有大量荒地可供开发,还有庸国南方的荒僻之地,只要打通庸国与秦国本土的道路,庸国之地就会为秦国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和物资。到那时候,好不容易被压下势头的秦国将会成为一个恐怖的巨兽。
但是薛王武刚刚即位,人心不稳,各国的态度也有浮动,公叔武安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薛国的霸权,才能保证薛国有充足的发展时间。但这同样给了秦国一条生路。
他不知道以后会变得怎样,也不敢去想。
大会上,梁国一众对自己的眼神是最复杂的,他看着灵越,灵越也看着他,两个人都觉得陌生。
但是灵越还是拜见了自己,和他一起来的是陈离,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儿子:灵均和陈原。陈原已经二十余岁,但是灵均却只七岁。薛武安非常喜爱他们,因为他们让他想起了薛乔。
而陈离和灵越十分有默契,闭口不谈梁国当年的事情,只是说着现在梁国的发展,迁都陈邑之后,梁国也算扎稳了脚跟,稳定地控制住了自己的国土,也有了十余万军队,可以抵御秦国。薛武安也向他们保证,如果秦军进犯梁国,薛国会发动三晋合纵攻秦。
但公叔武安已经不知道,自己说的话还能有多少年的效力了。不管是陈离还是灵越,都已经开始变老了。
薛王武元年的新年,公叔武安和邵纹一杯一杯地喝着酒,笑着道:“你记得你说过,我可以超越我父亲吗?”
“记得。”
“你现在还相信那句话吗?”
“我相信。”
“谢谢。”公叔武安举起了酒樽,“但是我不信。”
“我看了你的变法计划。”邵纹漫不经心地岔开话题,“太激进了,你要在薛国推动墨政吗?你自己也说过,墨家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