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合流(下)
宣平君长叹一声,仰头道:“虽然早就离开那里,可算起来殷王良还是我的子侄辈……他死得太惨了,还有被他杀掉的老殷王,我年轻的时候也被他照顾过……”
殷王良的诸多事迹现在也已经传到了天下各处,总的来说是谩骂比赞扬多,毕竟殷王良杀父逼兄,还是庶出,王位不正,而且残忍好杀,据说在睢阳城守城的最后关头他亲手杀死了所有王宫里的仆人、宫女和内侍,然后在寝宫中点火自焚,火势绵延了整整一日,几乎把整座王城都烧了个干净。有一些迷信阴阳之术的人说殷王良是殷纣(帝辛)转世,遭到天谴。还有一些儒生将殷王良称为“桀殷”,据说他即位的时候曾经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射箭大会,他亲手射穿了四个牛皮袋,袋子里装的都是猪血,袋子表面各写着“天”、“地”、“鬼”、“神”。而且殷王良在即位后的短短时间内强娶民女,作风淫乱,德行有亏,不施仁政,理当被诛。
但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在整个邦国都已经沦丧,自己手里只剩下一座睢阳孤城的时候,殷王良到底是怎么想的,薛武安实在难以揣测。可薛武安难以抑制自己对他的同情,虽然现在天下人都在指责殷王良,可是薛武安是亲眼看着殷王良逐渐被推向疯狂的边缘的。
死亡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对殷国也是一样。
当然,这些话在身为殷人的宣平君面前还是不说为好。
五月二十八日早上,孙桓、上官何率七万人马归队,中午的时候,太子资又率领二百余辆兵车与三万狄人步卒、两万铁军步卒、一万骑兵来到邯阳城外。莫臼部队也已经整顿好了马服城,开始向邯阳集结。
由此,集结在邯阳城外的军队数量上已经接近四十万。
看到遮天蔽日、一望无际的旗帜和营帐,邯阳城守将终于放弃了挣扎,在五月二十九日开城投降,邯阳城光复。
进驻邯阳城之后,司马陵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四十余万大军的补给实在过于惊人,他还要协调从晋阳、代城、幽山国通来的粮道,还要开始恢复郸平郡本地的商业贸易和生产,给军队的给养提供便利。但司马陵也的确是一个天才,没过几日,邯阳城外的商铺与民宅又挤满了人,来往的客商又开始绵延不绝地出入邯阳的大门,司马陵也与众多商队签订单,采购食盐、粮草等军需物资,还把价格压到了一个薛国可以承受的地步。
接着,只要等到随国和卫国的部队赶到,这场合纵就可以真正开始了。
进入邯阳城之后,薛武安举办了一场盛大的酒宴,宴请所有参战将领(除了仍在围攻的霍徽、毕清、黎玄、刘骜四人),在酒宴上薛武安尤其感谢了幽山国的太子资。
太子资虽然身材不壮,看起来瘦瘦高高的,但是眼神非常锐利,和他的目光对视,薛武安都能感觉到一种刺痛感。虽然太子资礼节到位,雅言流利,但是薛武安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太子资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夏人。
“如果没有太子相助,我薛国这次有亡国之虞。”薛武安站起来举着酒樽,“这次合纵,幽山国也可一扫多年耻辱,重振雄风,自此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望薛国和幽山情谊永久!”
众人齐声高声叫道:“望薛国与幽山国情谊永久!”
太子资笑吟吟地举起酒杯道:“薛将军真是客气,在下自然也希望两国情谊永久。只不过说到幽山国从此崛起,还是过誉了些。幽山与徐国之间的仇必须要报,但是徐国的花花世界,就算我幽人把他打下来,恐怕也没有什么实在的用处,不如继续在北方开疆,才是我幽人本色。”
这话说出来,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安静了下来。太子资的话,明显是对攻徐兴趣不大,在合纵即将展开的这个当口,明显是在拆合纵的台。而他刚才说在北方开疆拓土,幽山国的北边和东边都已经被彻底平定,要真的说开疆拓土,他唯一能继续的方向就是西边——
薛国的代地!
薛武安虽然心中波澜壮阔,但是表面却十分平定,只是道:“太子威武,只是徐国城池富庶,打下来毕竟有用,贵国国君现在就正在向南进攻,此战若是灭了徐国,幽山国继续开疆,岂不是更加方便?”
太子资脸色一变,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一旁的卢绾连忙道:“太子生长在北方,性情直来直去,诸位不要介意。”
“还是先生知我。”太子资虽然这么说着,但看向卢绾的眼色却并非如此。他轻轻地坐下,不再多说。
酒宴散了之后,卢绾专门找到薛武安,到邯阳城的城头一起吹着风,相互闲聊着。
“太子资……因为他不仅要继承王位,还要继承众多山狄部族的‘单于’。”闲聊了一通之后,卢绾忽然道,“所以王上把他从小就放到北方狄人部落里。那时候王上还是公子,要这么做还费了一番周折。”
“怪不得。”薛武安点了点头,听卢绾这么一说,许多事就可以解释了。
“虽然我后来当了他的先生,但是他只对兵法和武功感兴趣,和他父亲不一样,不喜欢读书。”卢绾苦笑道,“也许正是因为让他在狄人部落里生活的弊端吧。可是如果不这么做的话,等到王上驾崩,好不容易收归幽山国的长虞与山狄就必定又要脱离幽山国,幽山国的力量就会再次分裂,更加危险。万事终难两全。”
薛武安倒没有想到这一层,愣了一下,苦笑道:“想要消化那些文化和组织都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狄人,实在太难了。你现在能做到这一步,就已经非常了不起。等到合纵结束之后,我想拜托你效仿幽山国的做法,与薛国北方的狄人谈判,这样薛国北方强大的边军力量就可以南下,这是莫大的好事。”
“我会的。”卢绾点头道,“只要王上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