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利刃(上) - 西烽烈 - 真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西烽烈 >

第六百七十章:利刃(上)

两日后的五月十二,叶周快马加鞭带着几名卫兵赶到了巨鹿城,这座薛国东部最大的堡垒现在是昭信君的指挥部。虽然这场仗几乎都是自己打的,但是昭信君毕竟是徐帝的宠臣,功劳最后只怕多半还是只能归给昭信君。

但叶周已经过了和别人争夺功名的年龄,更何况这场仗如果有什么闪失,不仅自己的家族罹难,恐怕整个徐国也不会好过。

见到昭信君的时候,他正在饮酒,这倒不是什么稀奇事。昭信君的荒唐叶周这几年早就有所耳闻,幸好昭信君虽然无能,但还算知人善任,他对自己的才能也有着绝对的信任,这比另一些无能还自负的人要好太多了。

“叶老,你怎么来这儿了?”见到风尘仆仆赶过来的叶周,昭信君不由得有些疑惑,“是为了幽山国的事情?”

叶周强行压下内心的不满,拱手道:“没错,那封情报还是昭信君你给我的,为何昭信君现在还无动于衷?”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昭信君叹道,“我已经向帝尊发去了飞鸽传书,希望帝尊和公输子能尽快拿一个主意。”

“昭信君,幽山国进军神速,已经收复了幽山故土,即将攻破河水,染指河间。如果我们不回军驰援,恐怕国都有危!”叶周急道。

现在驻扎在薛国境内的徐军有二十四万,几乎已经把徐国北方的军事力量全部动员起来了,北境除了边军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力量,十分空虚。南方灭殷战场已经陷进去二十万人,虽然殷王已经被杀,但是秦国的周傲又带领十五万大军逼近殷土,那二十万人不能动。现在可以支援北境的,也就只剩下昭信君手下的二十四万军队了。

“叶老,这件事必须让帝尊拿主意。”昭信君淡淡地道,“我好心劝你一句,如果你回去,延误了在薛国的战机,就算你救国有功,帝尊也会把你斩了的。”

叶周愣了一下,呆呆地看着昭信君。

“难道这还不清楚?”昭信君苦笑道,“咱们的帝尊可是一位只看亲疏不认对错的主君,称帝之后就越发如此,只要让他觉得你是忠诚的,就算最后事实证明这件事错了,我们也不会有事,因为我们坚持了他的命令。现在也是一样,这件事必须帝尊亲自拍板,否则我们绝不能回国。”

“可是这一来二去,幽山国很可能会攻破河间,南下攻破东武城,断绝我们的退路和补给线,到那时我们就被困死在这里了!”叶周忍不住叫道,“就算事后帝尊要清算,但现在邦国毕竟在危难之时,我在临稷城还有妻儿,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吧?”

“你可别忘了,王上还有最后一支力量,临稷城和秦周城可还有大量的三神卫。”昭信君安抚道,“再说了,王上还可以征召临稷城和临稷周边的平民,国都附近的人从来没被征发过,现在也该有点表现了。”

“昭信君,徐国不是中原其他邦国,更不是秦国。”叶周简直觉得眼前的这人不可理喻,“徐人——尤其是徐国的‘国人’数百年来从未经历过战阵,徐国对外战争一直靠的是募兵而来的‘技击士’和边境附近的平民征召兵。一旦战火引到国土核心区域,会引发国人动荡!”

“叶老,你到底想怎么办?”昭信君也有点烦了,皱眉道,“你要是这么想回国找死,我可不拦着你。只是你想好了,就算这仗你能打赢,帝尊也不会放过你,而且我为了自保,肯定会对你落井下石,说你是强行违背了我的命令。你可想好。”

“我会承担一切责任。”叶周不想再和昭信君啰嗦了,“就算帝尊最后要斩我,只要别殃及我的家人就行。”

昭信君长叹一声,“好吧,叶老,到时候如果帝尊动怒,我会向帝尊求情的。”

叶周愣了一下,看着这个自己一直看不起的徐帝宠臣,拱手道:“多谢了,昭信君。”

昭信君苦笑着摆摆手,“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因为我和你们不一样,不是真正的战将。可是君王需要我这样的人,要不然叶老你为什么会赋闲二十年,章怀又为什么会死,吕肆为什么会去国,上官衍为什么会逃到幽山国去……还有吕勋……唉……我害的人不少,可只有吕勋是最让我痛心的。”

叶周从他的儿子叶闻书那里听到过,吕勋是一员非常强大的年轻武将,在易水的战场上甚至可以让卢绾吃一个大亏。后来伐梁的时候吕勋也是昭信君的副将,可以说昭信君的军功绝大部分都是吕勋挣下来的。但是在伐梁之战后吕勋作为直接的负责人被革去爵位废成庶人,仅仅是因为他的宗亲身份才没有被杀。是前徐相上官衍提拔吕勋进入军队的,朝中众人都把吕勋看作上官衍一党,竟然没一个人愿意为他说话。

看着昭信君的表情,叶周很难相信他现在在伪装,更何况他也没有对自己伪装的必要。叹了一声,叶周道:“大家都身不由己,我们也没办法。但我是一名武将,我只希望能在我的力量范围内把事做好。昭信君,我走之后,拜托了。”

“放心,叶老,我也有几个能干的副将,交给他们即可。”昭信君笑道,“就算进取不足,自保还是有余。叶老你这次回国防守,需要多少人?”

叶周默默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给我八万人,至少我能保住济水和漯水。”

济水是临稷西北的一条水,漯水要更西北一些,这两条水路都是徐国国都的重要屏障。如果能够把这两条水路拱卫住,也就不怕王都会失陷了。

昭信君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点头道:“好吧,我就给你八万,十六万人守住郸平郡并不算太难。但是我听说薛国和秦国正在不断增派援军,如果有什么危机的话,恐怕我也只能抗命了,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