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旧事(二)
“我知道了。”薛武安轻叹一声,“可是……入秋之后给列国的时间都不会太多,这场战争也肯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难道要在冬季出兵?”
“我看不会。”卢绾轻轻地摇摇头,“合纵最大的好处,就是各国派出的军队仅为各国兵员总额的一部分,这样一来,长年累月的战争就可以维持。各国出兵约在十万左右,四五十万大军的军费由各国分摊,至少可以维持两三年,这段时间内,秦国的财政一定会崩溃的。”
薛武安这才想起,自己在梁国的时候,宁平君庄夭向梁王解释合纵对秦国的杀伤力时,卢闲在庄夭说完之后指出,庄夭说得与他父亲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说得比他父亲都好。
险些忘了,自己面前的卢绾,已经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父亲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开春再开战?”薛武安看着卢绾,沉吟道。
“不错。”卢绾轻轻地点点头,“我相信麟武也会同意这个判断,我们在今年秋季举办合纵结盟大典,孤立秦国,让秦国的国民恐慌,让在秦国经商的商贾离国。与秦国接壤的四国也应关闭往来通道,切断商业贸易。将秦国孤立一个冬季之后,不等他们开春播种,就大军压境。”
“可是现在秦国已经有了河西之地,恐怕想要攻打秦国,除了薛国西境之外,就只有一个地方了。”薛武安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秦国的地图,忽然蹙眉道。
卢绾点点头,“只要五十万大军能够攻破秦关,秦国必亡。”
但是薛武安却沉默了,攻破秦关?在薛武安的记忆里,历史上秦关几乎没有被攻破,在秦国崛起乃至称帝的过程中,秦关一直都是一道坚固的屏障,它北临河水,南有高山,山谷狭窄,易守难攻,并非人多就可以随意攻下。
“还有一件事,就是私事了。”卢绾忽然又笑道,“我的小儿子一直吵着要参军,等到开战,我想让他加入你的麾下历练。”
“等会……”薛武安一怔,“你的小儿子?你还有一个儿子?”
卢绾的脸微微一红,笑道:“没错,我有两个儿子,长子卢闲,现在梁国做常驻使者。次子卢盛,这次跟我一起来了晋阳。”
“和你一起来了晋阳?”薛武安瞪大了眼睛,“我怎么没看到?”
“你见过的,就是那个给我驾车的驭手。”
薛武安顿时哑然,苦笑一声道:“堂堂幽山国上将军的儿子,竟然当了一个驭手?相邦,你可真让我刮目相看。”
“这是犬子的个人喜好,可不是我教他的。”卢绾笑道,“有时间我会把他带到你府上去的。”
薛武安却有点迟疑,“你确定要把他塞给我?别忘了合纵很快就要开始,在战场上我很难保证你儿子的安全。”
“没事,你就让他待在后方,又不用真的去前线。”卢绾轻轻地一笑,“再说了,不管是谁,只要是在战场上都有死亡的危险,我和犬子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你这两个儿子还真是厉害。”薛武安不禁啧啧称奇,“我在丹阳的时候也看上了你的大儿子卢闲,我还劝他来薛国当将军,他说要来征求你的意见。”
卢绾怔了一下,然后苦笑摇头,“闲就是有点一板一眼,不过盛就要好很多了。你我都清楚,我是不可能长年累月地待在薛国的,不论合纵是胜还是败,三五年之后相位是谁的就真不好说了。我的确挺想在薛国留一个人继承我的事业,这也是我为什么请你帮我历练盛的原因。”
薛武安笑着点点头,“卢盛多大?如果他能够有你的天分,日后对薛国肯定是一份大的助力。”
“他今年才十三。”卢绾的笑容多了一份恍惚,“三五年后,等我卸任的时候,他差不多也快成人了,足堪重任。这也算是……我对薛国的一点心意吧。”
卢绾不说这最后一句话,薛武安险些就要忘了,卢绾本来就是薛臣,他的父亲卢修还是父亲武成君的重要副将。听岳晖说,二十七年前卢修还曾担当过三秦联军的主帅与梁国战斗,柳发当时就是卢修的副将。
而现在,卢修的儿子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他的孙子也都十几岁了。
薛武安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希望你父亲和我父亲他们……都能在天上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