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崔子(下)
“失礼了。”钟华听后松了一口气,连忙对崔子施了一礼。
“钟将军,还请你把这件事告诉老朽。”崔子和声道,“辛苦了。”
接下来的三刻,钟华便将此事从头到尾一五一十地给崔子讲了个清楚。讲述过程当中崔子一直静静地听着,但放在案几上的手却慢慢地握成了拳头。
全部讲完之后,崔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轻声道:“钟将军,老夫代公子谢过将军。”
崔子跪直身子,拱手向钟华深深一躬。
钟华吓了一跳,连忙从自己的位置上跳起来,道:“崔子千万不要如此,在下只是仰慕安西君风采,不忍他被随国奸人所害罢了。更何况我现在已经逃了出来,生死无虑,杨益却还深陷其中,比我勇敢百倍,崔子这样谢我,实在让在下无地自容。”
崔子直起腰,重又跽坐下去,笑道:“钟将军绝对当得起老夫一拜,无需在意。只不过杨益的确身处险境,不知可有办法帮他?”
薛武安沉吟片刻,然后道:“听说杨益带领二十万大军正在随西与周傲打得如火如荼,眼下正是随国最有兵权的人。”
“正因如此,才觉心寒。”崔子摇头道,“随王应该已经疑心杨益,但还是给他重兵,唯一的原因是想要和秦国作战缺不了杨益。但也正因如此,杨益是否倾没,就在随王的一念之间。”
薛武安皱着眉头点点头,“福祸相依,长短相形,崔子所说的确有道理。这样吧,薛王令我回薛国的使者应该很快就要到了,回去的途中必然会经过随国,我绕一下路,看能不能经过随西,争取和他见一面,看有什么我能帮忙的。”
崔子沉吟片刻,道:“不错,薛国的部队与杨益接触还表示出极大的善意,随王就算想要动手,也不得不考虑邦交影响。”
说完之后,他忽然笑了笑,看着薛武安。薛武安被他看得有点发毛,不禁苦笑道:“崔子,有什么事吗。”
崔子暧昧地一笑,“我只是觉得惊讶。”
“惊讶?”
“薛将军,我自以为从没看错过人。”崔子微笑道,“可是我从没想到,能够继承公子意志的人竟然是你。”
薛武安一愕,苦笑道:“在下还不敢自称已经继承到了公子的意志。”
“不。”崔子轻声一笑,“我已经看到了。”
薛武安顿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沉默了半晌,崔子忽然又问道:“薛将军回到薛国,要做何事?”
薛武安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道:“在下要为公子平争得太子之位。身处权力的漩涡,在下实在不能免俗。”
“我原以为薛将军身为墨家弟子,会过于理想化,看来是我想多了。”崔子笑着点头道,“那如果公子平能够成为下一代薛王,薛将军又会怎么做呢?”
这是薛武安的心中一直在思考着的问题,现在由崔子问出来,正中他的内心。他思索了片刻,然后道:“在下虽然已经离开墨家,但是墨道之中的诸多教义依旧不敢忘。子墨子言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都是可以放在治国之中的,晚辈想建立一个不需要掠夺他国土地和人口也可以自强的邦国。”
崔子的眼神中闪烁出精光,“好想法,可就算你强国定邦,战争依旧不会消失,薛国在自强之后,焉能不走上侵犯他国的道路呢?”
薛武安沉默了许久,然后摇头道:“我只觉得战争是不理智的行为,我不喜欢战争。但是如何减少战争对于百姓的伤害,我仍然没有想好。”
“那薛将军如何治民?”崔子再度发问。
“民不需治之,民需自治。”薛武安沉声道,“以上治下,民只得受制于肉食者,肉食者大多鄙陋,只贪图小利,难以使民大治。民困顿,则国困顿,民富强,则国富强,而非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