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出兵(下)
公输起的笑容中开始夹杂着一丝诡异的尴尬,似乎他的衣服被宣平君全部撕了下来一般,但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沉稳,“宣平君,你也知道,你的这些问题是不会有答案的。我只是一个捭阖策士,顺势而为,风往哪边吹,我就往哪边倒。你实在没必要这么忌惮我。”
宣平君看了公输起很久,最后轻声道:“总有一天,我会从你的嘴里撬出答案的。”
公输起笑了笑,对这句话不置可否。
九月十五,从丹阳来的飞鸽传书终于到了薛王的手里,计谋的车轮也随之一点点地开始运转。
九月十五的晚上,薛王召开了朝会,公开了拥立梁国新主的计划。
薛王还没有等坐在大殿两边的群臣议论完,就高声道:“令将军薛武安为使梁特使,护送公子舂归国,即位成王!”
公子拱和吕肆的脸色如同死灰一般,正要起身说些什么,薛王却又一挥袖子,道:“加薛武安为卿,加梁国驻我国使者陈离为中大夫爵,一起归国。起晋暨军一万五,外加三万征卒,一并南下,护送公子舂!”
说完,薛王不给群臣反应的时间,便起身宣布散朝。
薛武安在拱手领命的时候,内心也惊奇不已,这一定是公输起的手笔,薛王对公输起的信任实在是可怕。薛武安原本觉得薛王可能会给这个计划打些折扣,没想到竟然准许了司马陵跟自己提到过的所有条件,而这些条件是司马陵和公输起一起商定的。
给薛武安的感觉是,似乎现在的薛王已经成为了公输起和司马陵的傀儡一般。
薛王的命令在晋阳城掀起了轩然大波,薛王竟然要插手梁国内政?这可是薛王一生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薛国原本声明不错,这么做会不会影响名誉?更重要的是,梁、随、卫会如何应对?
但与薛王同时开展行动的,还有随王和卫王。随国和卫国不仅集中了南境的边军,还将常备军也派了出去,两国各出三万大军,共合六万,进逼梁国北方的长城。
梁国北方没有险峻的山岭可以充当国门,只有一些连绵的丘陵,所以修建了千里长城前来抵挡随、卫大军,将地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但即便如此,应对六万大军也已经超出了梁北驻军的极限。
梁北驻军守将唐侪连忙向丹阳发信,请求王都的王族军尽快增援,这也是九月十五丹阳能够接到这种急报的原因。
随、卫的动作如此迅速,必然是经过了长期的预谋。但是当令尹吴阳和上柱国岳晖想一起解决外患的时候,却发现丹阳城中公子胥和公子雄的争斗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控制。
九月十六,在即将离开晋阳的时候,薛武安去拜访了卧病在床的大将军萧阳。
经过了小半年的调理,萧阳的身体好了一些,但还是经常卧床不起。看到薛武安进来,萧阳也露出了真诚的笑容,在这种笑容面前薛武安反而有点不自在,因为他已经很久没来看过萧阳了。
“大将军。”薛武安看到萧阳想从榻上起身,连忙冲上前按住了他,“不必起来,武安要去丹阳了,此次是来告别的。”
“丹阳?”萧阳只好重新躺好,“是不是拥立公子舂的事情?”
“是。”薛武安跽坐在萧阳床榻边,点头道。
“这一来一去,至少也有好几个月了吧?”萧阳微微蹙起眉头,然后又舒展开来,“不知道等你回来的时候,还能不能见到我。”
“大将军!”薛武安连忙制止了萧阳的丧气话。
“不必忌讳。”萧阳笑了一声,“我这一生也算活够了,除了五兄之外,我再没别的憾事了。现在想起来,过往的这几年我一直在跟七弟闹别扭,还真是幼稚啊。不就是一个朝将的位置吗……边将和朝将又有什么区别呢……”
越说,萧阳的话就离原本的话题越远,但是薛武安还是静静地听着。尽管制止了萧阳的丧气话,但他还是能看出来,自己的六叔的确活不了几年了。从北成要塞回来之后,萧阳咯血的症状虽然好了一点,但一直没有痊愈。
听萧阳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薛武安知道时间不能再拖了,便握住萧阳的手,道:“大将军,我该走了。”
“哦。”萧阳愣了一下,似乎需要一定时间来反应,“好……好……你赶快去吧,公务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