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剑拔弩张(下) - 西烽烈 - 真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西烽烈 >

第二百一十七章:剑拔弩张(下)

“这绝不可能。”萧平立即予以否定,“且不说晋阳南部就是随、卫之地,需要大量部队拱卫。就算事实上确实可以抽调出一军,以王上的脾性,你觉得他会同意吗?就算整个东蔑郡丢了,王上也不会心疼的!”

这话已经说的有点重了,如果这里有旁人的话,这话便是萧平对王父不尊的铁证。但是萧弭只是看了萧平一眼,向他投出钦佩的眼光,然后就只当没听见。

萧平常年居住在晋阳城,比萧弭更加熟悉晋阳,也比萧弭更加熟悉薛王。虽然有很多事情他自己也没有经历过,但也非常清楚。十七年前,定阳惨败,薛国西境被秦国攻破的时候,晋阳王都附近还有数万常备。被孟阙攻灭的二十余万其实大多都是征召士卒而已。武成君与孟阙在定阳对峙的时候,参战的常备军只有宁秦军,北成君早就向薛王上书,表示要带领北成边军参战,薛王却执意不准,并放话说:“武成君是我国栋梁,他若是连个定阳都守不住,那才是天大的笑话!”结果武成君身死之后,薛王又大呼武成君为“叛徒”,并执意戮没其家。接着便轮到了北成君,北成君带领两万守军死守北成要塞,不断上书请求薛王救援,薛王却置若罔闻,只是一个劲地递书与秦,割地请和。结果北成要塞被孟阙攻破,北成君吃了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守城败仗,狼狈东逃,再度构建第二、第三道防线,全部崩溃,萧弭之父萧洛,也殁于是役。

直到最后晋阳城被围,薛王还没有完全清醒,指望能与秦国和谈。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萧平的年纪还小,但也已经开始记事。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被围之后的晋阳城是怎样的一片鬼域。

所以现在,在四面受困的情况下,指望薛王调兵驰援千里之外的东蔑郡,只能是痴心妄想。

萧弭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无奈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要是真打,我也未必会输给那个昭信君。”

传说昭信君在易南打败了幽山国的上将军卢绾,也有传言说卢绾根本没有参与那场战斗。对于曾经和卢绾交过手的萧弭,他更加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在萧弭的心中,虽然惧怕,但还是对这场战争有所期待。如果能够击败昭信君,也许就可以挽回自己在阳城被卢绾围困的屈辱了。

忽然,屋门被轻轻推开了,萧弭回头一望,却是自己的副将罗宽。罗宽的性格虽然和自己不合,但是擅长大仗硬仗,是一个非常得力的帮手。

“将军。”罗宽虽然暴躁,但是在萧弭面前还是比较恭敬的,“特使来了。”

“特使?”萧弭一愣,与萧平对视一眼,“哪门子的特使?”

“是那个策士公输起,据说已经被王上拜为相邦,要去徐国议和。”

仗还没打就要议和,这明显不符合常理。萧弭知道罗宽的表述能力很成问题,所以也不去管它。但是对于罗宽话中的另一个要素,他却很是在意。

“相邦?”他下意识地与萧平再度相视一眼,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是萧平与他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合作起来很是顺手,“你的意思是,相邦换人了?”

罗宽愣了一下,语气也有点不耐烦起来,“将军,我也不知道详情。总之他们的卫队是这么说的,那个公输起还说,要与将军面谈。”

萧弭点点头,站了起来,“你赶快把他请进来。”

罗宽点点头,关上门走了。

屋内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最后被萧平的声音打破:“这个公输起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哦?”正在沉思的萧弭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萧平,显然是想不到萧平与公输起还打过交道。

其实他想错了,萧平之所以知道公输起不是一个普通人,信息来源恰恰是现在还身处晋阳的薛武安。

公输起在於安的出现,在河东与薛武安的攀谈,对天下大势的精细把握,对出征幽山的热心……这些事情全部都是从薛武安那里知道的。萧平对薛武安是极度信任的,爱屋及乌,未免也和薛武安一样,把公输起当作了阴险毒辣、工于心计的人。

但是这些话,实在是不好对萧弭这个“外人”讲。虽然萧平对萧弭已经产生了拉拢的意向,但是萧弭的内心却仍然没有向他敞开大门。所以萧平只是微微一笑,便再不说话,默默等待公输起的到来。

只一刻左右,公输起便推开门进来。公输起的确不一样了,不仅仅是身份的变化,如果薛武安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奇怪公输起的面色为什么会突然变好这么多。

萧弭和萧平都往公输起的腰上看了一眼,他们看到了相印,这不会有错,因为这枚相印与北成君腰上的一模一样。除非相印有两枚,否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但是在文信君之案后,薛王收缴了文信君的左相相印,将其销毁,再度恢复独相制度,这是人所共知的。

“参见相邦。”萧弭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与萧平一起拱手躬身。公输起既没有阻止,也没有说话,而是等待萧弭和萧平行完礼之后,才开了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