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百里华清(上)
薛武安愣了好半天,才听到陈离用略微有些颤抖的声音问莫臼:“莫君,你为何在此?”
听到这句话,薛武安心中好歹放心了一些,总算不是仇人见面。要不然一个是自己的门客,一个是自己的客人,打起来不好劝。
“你们两个怎么认识的?”薛武安看着陈离和莫臼,实在是很难想象他们两个人能有什么关系。
陈离第一个反应过来,向薛武安一拱手,道:“中大夫恕罪,莫君……莫君是我一族的恩人,我本来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所以才……才如此失态。”
“恩人?”薛武安一愣,这却是没有想到。
莫臼看着陈离,眼神也透出了复杂的神情,过了会儿,他笑道:“武安,还记得我给你说过,公子手下那个锻造盔甲的陈烈吗?”
薛武安一愣,想起当初在临济的战场上战胜了百里斛的时候,莫臼被百里斛砍了一剑,却无大碍,当时莫臼给自己说过其身所穿的盔甲是一个叫做陈烈的人打造的,“你是说,陈烈和陈离是……”
“没错。”莫臼叹了口气,“当年,梁国三户中的陈氏被连根拔起,国中只剩下陈离兄弟三人。陈氏与公子有旧情,公子不忍,便派我前去梁国,和飞爵一起帮他们击退了各种刺杀和暗算。然后我劝陈离请求梁王派他出使薛国,再借用了公子在梁国的一点人脉,成功把他们三个保出来了。随后陈离就在晋阳做梁国常驻使节,和梁国通过副使张平联系,再也没回过丹阳,这一待就是八年。”
“是啊。”陈离听得恍惚,苦笑一声,对着莫臼一拱手,“在下还以为君已经死在了临济的大战当中,正自伤感。没想到君竟然也来了晋阳,还和薛将军在一起。”
“是啊。”莫臼的脸上出现了一丝阴霾,勉力笑道,“公子死之后,我就跟随武安来了。虽然知道你在晋阳,但是由于身份原因,实在没敢去拜访你,还望见谅。”
陈离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但是很快就消散了,也笑道:“哪里,莫君言重了。”
莫臼、陈离坐下来,相顾无言,气氛竟然变得有点尴尬。薛武安微微皱了皱眉头,看来莫臼对于陈离来说不仅仅是恩人。
“你们刚才说陈氏兄弟三人?”薛武安有意打破这种尴尬,笑道,“除了梁使和陈烈之外,不知还有谁?”
“那个人你也是认识的。”一旁的莫臼微微一笑,道,“便正是当时丙军的军主,陈殊。”
薛武安再度吃惊得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陈殊?
这么说起来,他好像记得陈殊的确说过他是陈氏的后人,当时没有注意,只是觉得陈殊和自己挺像的。后来在阳城战斗中看到陈殊的英勇,几乎已经忘了他是一个世家子弟。
“可是……为什么陈殊当时不认识你呢?”薛武安回想着当时的情景,问道。
“这个……定然是殊没看清楚,他这个人本来就容易忘事。”陈离连忙插话道,“而且……当年殊只有十岁,还没有记事。”
薛武安有点愕然地看着陈离,然后迅速地看了一眼莫臼的脸色,顿时知道自己不应该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下去了,忙道;“不知陈使来我这里,所为何事啊?”
“中大夫见谅,我是替殊来赔罪的。”陈离似乎松了一口气,凝神向薛武安拱手鞠躬。
薛武安却是一愣,“赔罪?陈殊何罪之有?”
陈离抬起头,脸色略显尴尬,道:“中大夫海涵,当然不记得。但是一个月前,我听说吕卿在朝堂上弹劾中大夫,其中有一条凭据便是殊的言辞……”
薛武安恍然大悟,当时吕肆的确说到他与陈殊喝酒,甚至也提到了陈离的名字,只不过自己完全没有注意,“陈使,陈殊他只是说了实话而已,没什么罪过。而且我也没有因为吕卿的那席话受到王上的处罚,司寇府也没有抓住我的罪证,你实在不必放在心上。”
陈离轻轻地叹了口气,拱手道:“中大夫实在是高义,在下感佩。殊还很稚嫩,别人让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做事从来不仔细思考,结果给中大夫带来诸多麻烦。我听殊说,此次出征,中大夫甚是照顾他,他这么做,几乎等同于恩将仇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