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谋局布阵
原本以为是惊天动地,但却寂静得吓人,因为实在太远,除了马嘶声依稀可闻,薛武安能听见的只是城下那万人方阵的脚步声。
那两支骑兵撞在一起的时候,双方队伍里冲在最前面的骑兵都被巨大的冲击力撞下马来,重重地摔在地上,一瞬间就被后来涌上的骑兵给淹没了,连一声惨叫都来不及发出。
由于骑兵骑具的限制,骑兵无法拿长兵器,只能拿短普通的铜剑冲锋,其实际的杀伤作用远不及马匹的冲击力。
但是两支骑兵冲撞在一起的时候,不管他们两队各自的冲击力有多强,一次冲击之后总会带来一段时间的停顿,锥形的阵型肯定会在撞击之后散开来,那时候便是马背上的短兵相接。骑兵在这种情况下便和步卒没什么区别。
但骑兵实在是太珍贵了,随军骑兵的将领也定是不愿意与秦军死拼,拼命用手挥舞,嘴里也大声叫喊着,指挥骑兵们撤出短兵战线,回身后撤,慢慢集结。秦军的骑兵也有着同样的想法,所以只是斗了几个回合,双方的骑兵便一齐后撤了。
但就拿刚才一瞬间的撞击,就有数十近百人丧命,他们的尸体还停留在刚才双方骑兵队相撞的地方,无人理会。
薛武安已经看出了神。
“康虔真是好样的。”
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薛武安回头看去,一个身材高大,穿着白色狐皮裘的男子站在自己身后,正是随王无咎。
“大王。”薛武安与众人忙行了一礼,随王皱着眉头摆摆手,便把目光放在了远方。
薛武安仔细看了看随王一眼,想了想,最后还是道:“大王,此处危险,还请——”
“我站在这里是有觉悟的,少侠。”随王忽然打断了薛武安的话,笑了一笑,“你不用担心我,一旦秦军开始攻城,我便会下城墙,毕竟那时候我也只是个累赘。”
薛武安听他说得真诚,心中对随王的钦佩又深了几分,随王虽然年龄不大,但不仅勇于承担,也有自知之明,虽然薛武安这辈子也没见过别的国君,可随王的气度依然让他十分心折。
“那支骑兵的将领。”随王忽道,指着远方的骑兵,“叫做康虔,今天是第一次上战场,你知道他是谁吗?”
薛武安没想到随王会问自己,愣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
“十七年前,安西君假传诏书,偷拿兵符前去随薛边境,当时随国派去薛国的八万人由老将康怀率领。”随王苦笑了一声,“康怀非常熟悉先王,所以对安西君的假诏书产生了怀疑,安西君无奈之下,只得将康怀格杀,率领随军北上晋阳……而那康虔,就是康怀老将军的幼子。”
薛武安倒是不知道安西君所杀的康怀还有儿子,听到这段往事,不禁想多看那康虔几眼,但是康虔穿得并不显眼,现在已经被骑兵的人群埋没,看不真切。
“寡人这次要重提安西君的‘三秦不灭’口号,最担心的便是康虔。”随王道,“没想到的是,康虔公私分明,对这个口号并无异议,还大力弹压军中反对的将领,实在省了寡人不少事……”
听到这句话,薛武安也不得不对康虔敬佩起来。那毕竟是杀父之仇,并不是可以容易忘却的。十七年的时间虽长,却并不能真正抚平一个人心中的伤痕。
城下的一阵震耳欲聋的大喊把薛武安拉回现实,屈铨率领的万人阵已经走出数百步,漫漫地分散成数个较小的方阵,为了振奋士气,一齐发出了一声呐喊。
而远处的秦军也已经逼近了,黑压压的一片军队,迈着整齐的步伐,薛武安甚至已经可以看见领头那人的面庞……
“是周傲本人吗?”看到那张脸的绝不止他一个人,身后的朱会也发出了疑问,随王听到,沉吟半晌,摇头道:“寡人年纪尚幼,这位‘秦虎’却是无缘相见。”
“是周傲没错。”焦回蓦地道,“我曾经在咸阳见过周傲一面。”
此话一出,整个城墙上的气氛瞬间紧张了许多。
这几日薛武安也向屈铨请教过,才知这周傲是秦国的老将,成名已有三十多年,是秦帝国崩溃后踊跃的第一批大将,论辈份比武元君孟阙都还要高。原本也是一名百战百胜的名将,后来却屡屡败在薛国武成君萧岳的手下,在秦国朝堂上销声匿迹了好一阵子。